一月
1月1日:日本發生地震
新年當天,日本西海岸地區發生7.6級地震,引發海嘯。至少475人遇難。

1月2日:哈佛大學校長辭職
這所常春藤盟校的校長克勞丁・蓋伊(Claudine Gay)辭職,先前她因對校園反猶太主義的回應方式以及被指控剽竊其他研究人員的成果而面臨批評。
1月2日:哈瑪斯高級領導人被殺
以色列方面疑似發動襲擊,在貝魯特殺死一名哈瑪斯高級領導人,這是多年來巴勒斯坦激進組織領導層遭受的最大打擊。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1月2日和5日:死裡逃生
日本航空公司(Japan Airlines)一架噴射機在與日本海上保安廳(Japanese coast guard)一架飛機相撞後起火,機上乘客和機組人員在起火幾分鐘後逃生。海上保安廳飛機上的六人中有五人遇難。三天後,阿拉斯加航空公司(Alaska Airlines)一架噴射機在1.6萬英尺高空發生艙門板脫落事故,機上乘客和機組人員倖免於難。
1月10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批准比特幣ETF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投票決定允許主流投資者像買賣股票和共同基金一樣買賣比特幣。第二天,10支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高調推出。
1月19日:標普500指數創下紀錄
科技股年初上漲推動標普500指數升至創紀錄高點,是該指數兩年來首次。
1月26日:川普被判支付賠償金
美國聯邦陪審團裁定,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因誹謗作家卡洛爾(E. Jean Carroll)應支付逾8,300萬美元的賠償金。川普曾表示,卡洛爾編造性侵犯是為了宣傳她的新書。

1月28日:美軍在以哈戰爭中喪生
官員們表示,在伊朗支持的民兵對約旦一處基地發動的無人機襲擊中,三名美軍士兵喪生,40多人受傷。這是以色列與哈瑪斯戰爭爆發以來,美軍首次在敵對行動中喪生。

1月29日:聯合國工作人員與哈瑪斯襲擊有關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看到的情報顯示,至少有12名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機構的工作人員與哈瑪斯2023年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的襲擊有關,該機構在加薩地帶約10%的工作人員與武裝組織有聯繫。
二月
2月2日:美國作出回應
針對1月份發生的無人機襲擊事件,美國對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的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進行了報復性空襲。幾天後,美國國防部表示,美軍在巴格達發動無人機襲擊,擊斃一名被控對襲擊事件負責的指揮官。
2月6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加強對交易員的監管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擴大了對證券「交易商」的定義,之後加強對數十家公司的監管,包括高頻交易公司和對沖基金。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 本田與日產合併談判背後:中國衝擊正重塑全球汽車業 | 更多文章 )
2月7日:美國消費者依然情緒低落
美國各地的採訪顯示,雖然經濟表現強勁,但美國人的情緒依然低落。

2月8日:富達投資管理層重組
這家共同基金巨頭任命了一批新高管擔任高級職位,包括財務長,這是阿比蓋爾・強生(Abigail Johnson)擔任執行長近十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管理層重組。
2月8日:一份關於拜登的報告稱他為「老人」
在一份關於拜登如何處理機密資料的特別檢察官報告稱,拜登將自己描述為「記憶力差的老人」,此後拜登的年齡和領導能力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
2月11日:酋長隊再次贏得超級盃
堪薩斯市酋長隊(Kansas City Chiefs)在五年內第三次贏得超級盃(Super Bowl),他們在延長賽中以25比22逆轉戰勝舊金山49人隊(San Francisco 49ers)。
2月13日:內閣部長被彈劾
美國國土安全部長馬約卡斯(Alejandro Mayorkas)成為首位被眾議院彈劾的在任內閣部長,不過共和黨人以邊境政策為由試圖將他免職的行動很快在參議院遭到挫敗。
2月14日:堪薩斯市遊行發生槍擊事件
在慶祝堪薩斯市酋長隊贏得超級盃的遊行中發生了一起槍擊事件,造成一人死亡,22人受傷,其中許多是兒童。兩名成年人和兩名青少年被指控。
2月16日:川普詐欺案
紐約州一名法官裁定,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及其公司應支付逾3.5億美元賠償金,原因是他們在財務狀況方面存在虛假陳述以獲取經濟利益。川普抨擊此案是出於政治動機。
2月16日:普京批評者去世,終年47歲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反腐敗鬥士納瓦尼(Alexei Navalny)在西伯利亞一處監獄中死亡。
2月19日:信用卡公司合併
Capital One表示,將以逾35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Discover Financial Services,這筆交易將使美國最大的兩家信用卡公司聯姻。
2月21日:日經指數重回紀錄高點
在經歷了34年的等待後,日本基準股指日經指數重回紀錄高點。
2月23日:瓦倫西亞發生火災
西班牙城市瓦倫西亞發生火災,兩棟住宅樓被毀,造成至少10人死亡。
2月23日:輝達市值達到2兆美元
由於在推動人工智慧革命中發揮的作用,這家晶片製造商的市值達到2兆美元。
2月28日:共和黨參議院領袖辭職
美國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參議院政黨領導人、參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康奈(Mitch McConnell)表示將辭去領導職務。
三月
3月1日:北加州暴風雪
一場強烈的暴風雪襲擊內華達山脈部分地區,降雪量超過60英寸(約1.52公尺)。
3月7日:瑞典加入北約
瑞典正式加入北約,成為第32個成員國,這是北約為應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進行的歷史性擴張。
3月12日:大學申請亂象
聯邦助學金申請的變化、考試要求以及最高法院對平權法案的裁決,使大學申請者和學校陷入不確定性。
3月13日:封殺TikTok?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 本田與日產合併談判背後:中國衝擊正重塑全球汽車業 | 更多文章 )
美國眾議院和參議院投票支持禁止這家中國公司旗下的應用程式在美國營運,或是迫使其出售,總統拜登在4月份簽署了這項禁令。今年晚些時候,一家聯邦上訴法院裁定,出於國家安全方面的擔憂可以在美國禁用TikTok。

3月15日:房地產經紀人達成和解
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就有關該行業合謀維持高額佣金的指控達成全國性和解,該協議將在未來幾十年裡對美國人買賣房屋的方式帶來最大的改變。
3月18日:冰島火山噴發
今年全年將發生多次火山噴發,給冰島帶來困擾。科學家表示,預計未來幾十年雷克雅內斯半島還會發生更多火山噴發。
3月21日:蘋果公司反壟斷案
美國在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反壟斷訴訟中指控蘋果公司壟斷智慧型手機市場,這可能顛覆這家科技巨頭的商業模式以及數百萬消費者使用iPhone的方式。
3月22日:俄羅斯發生恐怖襲擊
莫斯科郊區一個音樂廳發生恐怖襲擊,造成至少145人死亡。「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宣稱對此負責。
3月26日:巴爾的摩大橋坍塌
巴爾的摩的凱伊橋(Francis Scott Key Bridge)被一艘大型貨櫃船撞擊後坍塌,墜入帕塔普斯科河(Patapsco River),造成6人死亡。

3月28日:加密貨幣之王被判刑
FTX創始人班克曼-佛里特(Sam Bankman-Fried)被判處25年監禁,檢方稱,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金融詐欺案之一,這位曾經的加密貨幣之王就此隕落。
3月28日:股市飆升至紀錄高點
市場結束了強勁的第一季度,主要股指處於或接近紀錄高點。標普500指數創下2019年以來最好的第一季度表現。
四月
4月3日:迪士尼勝訴
華特迪士尼公司(Walt Disney Co.)股東投票選舉公司提名的董事會成員,令執行長艾格(Bob Iger)戰勝了激進投資者佩爾茲(Nelson Peltz)。佩爾茲自發起代理權爭奪戰以來已從迪士尼投資中獲利約3億美元。
4月7日:女子大學籃球賽成為焦點
在愛荷華州球星凱特琳・克拉克(Caitlin Clark)使女子大學籃球賽備受關注後,她的球隊被南卡羅來納州隊擊敗,後者以不敗戰績奪得NCAA冠軍。在這次比賽中黯然失色的男籃方面,康乃狄克大學(Connecticut)擊敗普渡大學(Purdue),連續第二次獲得NCAA冠軍。
4月8日:月亮遮蔽太陽
北美各地超過3,000萬人目睹了罕見的日食。


4月13日:以色列挫敗伊朗襲擊
在伊朗有史以來首次對以色列的直接襲擊中,超過300枚巡弋飛彈、彈道飛彈和無人機向以色列發射,但以色列、美國和其他盟國攔截了幾乎所有飛彈和無人機。
4月15日:川普封口費案開審
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接受刑事審判的前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被控在2016年大選前掩蓋向成人電影女演員「暴風女丹妮絲」(Stormy Daniels)支付封口費。
4月17日:杜拜洪災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 本田與日產合併談判背後:中國衝擊正重塑全球汽車業 | 更多文章 )
幾十年來最嚴重的洪災導致杜拜國際機場(Dubai International Airport)航班大規模取消和延誤,促使這家全球第二繁忙的航空樞紐(僅次於亞特蘭大)警告乘客,除非絕對必要,不要前往該機場。
4月7日:撒哈拉沙塵暴
來自非洲西北部的沙塵雲席捲歐洲。
4月20日:援助烏克蘭
在眾議院議長邁克・強生(Mike Johnson)力排眾議,推動該法案克服共和黨同僚的反對後,眾議院通過了一項950億美元的對外援助計劃,其中包括長期擱置的對烏克蘭的資金和武器援助。
4月24日:對麥肯錫展開刑事調查
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過去在為鴉片類藥物製造商提供如何提高銷售額的建議中所扮演的角色。12月,麥肯錫達成了一項6.5億美元的和解協議。
4月28日:通膨揮之不去
在數據顯示通膨壓力一直存在後,美國國債收益率觸及2024年新高,引發人們對股市下一步走勢的擔憂。
4月29日:校園抗議
美國大學中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活動難以平息。哥倫比亞大學開始對在校園紮營的學生進行休學處理。第二天,數百名抗議者在多個校園被捕。

五月
5月7日: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有毒文化
由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 簡稱FDIC)委託撰寫的一份措辭嚴厲的報告發現,性騷擾、霸凌和歧視現象長期存在於該機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先前曾對此進行過調查。當月晚些時候,FDIC主席葛倫柏格(Martin Gruenberg)迫於壓力辭職。
5月9日:康乃爾大學校長辭職
在各高校如何處理反猶主義和針對以色列的抗議活動持續面臨壓力之際,執掌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七年的校長瑪莎・波拉克(Martha Pollack)宣布辭職。
5月11日:北極光
一場大規模的太陽風暴為北半球多個國家的夜空帶來五顏六色的極光。

5月13日:沃爾瑪裁員
美國最大的僱主沃爾瑪(Walmart)正在裁減數百個企業職位,並要求大多數遠距辦公員工到辦公室上班。這家零售商是眾多減少新冠疫情時期遠距辦公靈活性的公司之一。
5月16日:投資者獲利頗豐
儘管整體經濟不景氣,但幾乎所有投資都在上漲,包括住宅、道瓊指數成份股、成長更快的科技股、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甚至黃金和其他貴金屬。
5月17日:道瓊指數突破40000點
道瓊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在試探40000點大關的第二天便收於該點位上方,為歷史首次。市場上漲反映出投資者對今年晚些時候降息的希望。
5月19日:伊朗總統在直升機墜毀事件中喪生
伊朗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的去世令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失去一位長期盟友,目前德黑蘭方面正試圖在該地區佔據主導地位。


5月20日:Red Lobster申請破產(後重生)
這家美國最大的海鮮連鎖餐廳未能從疫情期間客流量下降中恢復過來;一項無限量供應蝦的促銷活動也造成損失。9月,該連鎖餐廳在新管理層和所有權結構下走出破產。
5月21日:美國公司CEO薪酬創紀錄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 本田與日產合併談判背後:中國衝擊正重塑全球汽車業 | 更多文章 )
2023年,美國大公司CEO薪酬再創新高,原因是股票獎勵推高薪酬總額。《華爾街日報》對一份年度調查的分析顯示,一半高管的薪酬至少達到1,570萬美元(約合台幣5億1232萬),創下CEO薪酬中值的新紀錄。
5月23日:為比賽付費
NCAA和五個最知名的大學體育聯盟就一項集體訴訟達成28億美元的和解,開啟了校方可以直接向運動員支付報酬的新時代。
5月30日:川普在紐約被判有罪
紐約一個陪審團認定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在封口費案中的所有34項罪名成立,使他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被判犯有罪行的前總統。這項判決勢必會讓他在11月的總統大選中更有底氣地發出戰鬥口號。
六月
6月3日:墨西哥迎來首位女總統
克勞迪婭・薛恩鮑姆(Claudia Sheinbaum)以壓倒性優勢贏得選舉,成為墨西哥首位女總統,她接手的是一個安全危機四伏、政府資金緊張的國家。

6月5日:輝達市值突破3兆美元
輝達市值超過3兆美元,略高於蘋果公司(Apple Inc.),僅次於微軟(Microsoft Corp.)。
6月8日:在加薩地帶解救人質
以色列在一場複雜的行動中解救了四名在加薩地帶被扣為人質的人員,此舉讓戰爭局勢、停火談判和以色列政壇都為之一振。

6月11日:杭特・拜登在特拉華州被判有罪
杭特・拜登(Hunter Biden)因在2018年購買手槍時謊報吸毒史被判有罪,這加劇了他家族的個人困境,因為他的父親、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正在競選連任。
6月12日:聯準會靜觀其變
在錯估通膨形勢三年後,這一次謹慎的聯準會(Federal Reserve)在利率上並不急於行動。
6月14日:最高法院推翻撞火槍托禁令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川普時代的一項撞火槍托禁令,在2017年拉斯維加斯發生槍擊事件後,撞火槍托被歸類為機關槍。
6月16日:巴西洪災
在巴西,持續數周的降雨造成175人死亡,65萬人流離失所,數十個城鎮無法居住。

6月17日:波士頓塞爾蒂克隊奪得NBA總冠軍
塞爾蒂克隊(Celtics)以4比1擊敗達拉斯獨行俠隊(Dallas Mavericks),奪得隊史第18個總冠軍,創下聯盟紀錄。
6月18日:威利・梅斯去世
綽號The Say Hey Kid、被許多人視為史上最偉大的全能棒球運動員的威利・梅斯去世,享年93歲。
6月18日:輝達成為美國市值最高的公司
輝達股價上漲,市值達到3.34兆美元,超過微軟和蘋果成為當時美國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突顯出市場對其AI晶片的巨大需求。
6月21日:超過1,170名朝聖者死於高溫
沙烏地阿拉伯一年一度的朝覲吸引近200萬穆斯林參加,由於氣溫一度飆升至125華氏度(約攝氏51度)以上,今年的朝覲遭遇了2015年以來最嚴重的傷亡。
6月21日:禁止家庭施暴者持槍
美國最高法院維持一項禁止家庭施暴者持有槍支的法律,對保守派多數在槍支權利問題上的立場構成重大考驗。
6月24日:歐盟指控蘋果公司
歐盟指控蘋果公司(Apple Inc.)未能遵守一項新的數位競爭法,這是根據其《數位市場法》(Digital Markets Act)提出的首批指控。
6月24日:維基解密創始人亞桑傑達成認罪協議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 本田與日產合併談判背後:中國衝擊正重塑全球汽車業 | 更多文章 )
維基解密(WikiLeaks)創始人朱利安・亞桑傑(Julian Assange)承認合謀獲取和傳播機密資訊,這將使他在倫敦被困和監禁十多年後獲釋。
6月24日:佛羅里達美洲豹隊首次贏得史坦利盃
佛羅里達美洲豹隊(Florida Panthers)在以3比0領先的情況下連輸三場,在與愛德蒙頓油人隊(Edmonton Oilers)的比賽中瀕臨歷史性崩潰的邊緣。但他們在第七場比賽中全力以赴,奪得球隊史上第一個NHL總冠軍。
6月27日:最高法院限制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權力
美國最高法院限制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和其他聯邦機構通過專門的內部法庭實施罰款的權力。
6月27日:拜登在辯論中表現糟糕
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和喬・拜登(Joe Biden)就經濟、墮胎和移民問題互相攻擊。但對公眾影響最大的是,拜登難以消除人們對他精神狀態的擔憂。不到一個月後,他退出了競選。

6月28日:美國股市上半年上漲
人工智慧熱潮推動主要股指在上半年強勁上漲,其中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18.1%。
七月
7月1日:最高法院就總統豁免權作出裁決
最高法院表示,前總統在任期間的行為享有廣泛豁免權,這對起訴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試圖顛覆2020年大選是一個打擊。
7月7日:法國左翼獲勝
在法國議會選舉中,左翼政黨聯盟在一次驚人逆襲中贏得最多席位。
7月7日:波音將在737 MAX案中認罪
波音公司(Boeing)同意就兩起致命的737 MAX墜機事件發生前誤導航空安全監管機構認罪,這一讓步將使該公司背負重罪指控。(12月,德克薩斯州一名聯邦法官駁回認罪協議,批評該協議的多樣性目標。)
7月13日:川普躲過暗殺
前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在賓夕法尼亞州巴特勒市的一次競選集會上躲過了一次暗殺。川普臉上沾著血從講台上被匆忙帶走,這一景象震驚了處於緊張狀態的美國公眾,但也激勵了他的支持者。集會參與者寇利・孔佩拉托雷(Corey Comperatore)遇害,另有兩人重傷。這名20歲的槍手被特勤局擊斃。

7月14日:法官駁回川普文件案
一名聯邦法官支持唐納德・川普的論點,即特別檢察官傑克・史密斯(Jack Smith)的任命不合法,因此駁回了機密文件案的起訴。
7月15日:川普選擇范斯(JD Vance)為競選夥伴
唐納德・川普選擇參議員范斯作為他的競選夥伴,身為千禧世代的范斯將提高他的保守派民粹主義運動的知名度。川普出席了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的開幕之夜,他的右耳上纏著繃帶,這是他在暗殺事件之後的首次重要公開露面。

7月16日:參議員梅南德茲(Bob Menendez)腐敗罪名成立
紐約一個聯邦陪審團裁定,這名紐澤西州民主黨人犯有利用職權收受金條、現金和一輛敞篷車等賄賂。他於一周後辭職。
7月18日:川普在大會上接受提名
唐納德・川普在密爾瓦基發表接受共和黨提名的演講,開場白扣人心弦,他在演講中回顧了暗殺事件,然後談到經濟、移民和犯罪等熟悉的領域。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 本田與日產合併談判背後:中國衝擊正重塑全球汽車業 | 更多文章 )

7月19日:《華爾街日報》記者在俄羅斯被判刑
被誣告從事間諜活動的《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記者埃文・格什科維奇(Evan Gershkovich)被判處在戒備森嚴的流放地服刑16年。世界各國領導人譴責這一判決。
7月19日:大型科技公司服務中斷
網路安全軟體公司CrowdStrike的一次更新導致數百萬台微軟Windows設備出現大規模當機,致使航班停飛、銀行業務受阻,暴露出全球數位技術的脆弱性。
7月21日:拜登退出競選
總統拜登在災難性的辯論表現後未能平息民主黨內亂,結束了他的總統競選。他支持賀錦麗(Kamala Harris)接替他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7月23日:特勤局局長辭職
在川普集會上的安全漏洞及其應對措施引發兩黨憤怒後,特勤局局長金伯利・奇鐸(Kimberly Cheatle)辭職。
7月25日:西南航空取消開放式座位政策
作為商業模式全面改革的一部分,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表示將很快在航班上指定座位。自50多年前成立以來,開放式座位一直是西南航空的標誌。
7月28日:馬杜洛勝選引發爭議
強人尼古拉斯・馬杜洛(Nicolás Maduro)在委內瑞拉總統選舉中意外獲勝。反對派領導人指責政府偽造計票結果。抗議活動遭政府鎮壓。

7月31日:哈瑪斯和真主黨官員遭襲擊
哈瑪斯政治領導人在伊朗的一次針對性攻擊中喪生。而在這幾小時前,以色列表示在貝魯特擊斃一名真主黨高級領導人。 8月1日,以色列表示在7月的一次空襲中擊斃哈瑪斯最高軍事指揮官穆罕默德・戴夫(Mohammed Deif)。
八月
8月1日:與俄羅斯之間的歷史性換囚
《華爾街日報》記者埃文・格什科維奇、前海軍陸戰隊員保羅・惠蘭(Paul Whelan)和另外12人在涉及24名囚犯和至少六個國家的一項全面協議中被俄羅斯政府釋放。這是冷戰以來最大的東西方換囚行動。

8月2-5日:夏季股市暴跌
一份弱於預期的美國就業報告引發投資者不安,隨後日本股市也出現下跌。在8月5日全球股市暴跌最嚴重的一天,道瓊指數下跌1,033.99點,跌幅2.6%。
8月5日:Google反壟斷案敗訴
美國一名聯邦法官裁定Alphabet Inc.子公司Google(用非法手段維持其搜尋引擎的壟斷地位,這是美國司法部在反壟斷方面取得的重大勝利。
8月6日:賀錦麗選擇競選夥伴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在費城舉行的一次喧鬧的集會上介紹了她的競選夥伴,明尼蘇達州州長蒂姆・ 華茲(Tim Walz)。

8月11日:巴黎奧運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 本田與日產合併談判背後:中國衝擊正重塑全球汽車業 | 更多文章 )
法國巴黎奧運會落下帷幕。這是法國第六次舉辦奧運會,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因烏克蘭戰爭被禁止參加團體賽。美國男女籃球隊再次雙雙獲得金牌,斯蒂芬・柯瑞(Stephen Curry)的連續三分球為男籃奪金立下功勞;超級巨星體操運動員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獲得三金一銀;美國短跑運動員諾亞・萊爾斯(Noah Lyles)摘取男子,獲「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稱號。游泳健將凱蒂・雷德基(Katie Ledecky)再添四枚獎牌,其中包括兩塊金牌,成為有史以來獲獎牌最多的美國女奧運選手。

8月13日:星巴克更換CEO
在激進投資者的壓力下,這家咖啡巨頭用Chipotle的布萊恩・尼柯爾(Brian Niccol)取代了拉克斯曼・納拉辛漢(Laxman Narasimhan)。
8月14日:另一位常春藤盟校校長辭職
哥倫比亞大學的米努什・夏費克(Minouche Shafik)辭職,結束了艱難的13個月的任期,成為過去一年中第五位辭職的常春藤盟校校長。在此期間,哥倫比亞大學發生了有時摻雜暴力的抗議活動和支持巴勒斯坦人的紮營活動。
8月19日:一艘超級遊艇沉沒
一艘豪華遊艇在遭遇突如其來的雷暴襲擊後在西西里島海岸沉沒,這艘遊艇在建造時是全球最高的遊艇,桅杆高近240英尺(約73公尺)。船上22人中包括英國科技億萬富翁、船主邁克・林奇(Mike Lynch)。
8月21日:福特汽車縮減電動汽車計劃
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取消了一款大型電動運動型多用途車(SUV)的計劃,預計將計入19億美元的相關特殊支出和減記,其他汽車製造商也因需求低於預期而紛紛調整電動汽車計劃。
8月22日:賀錦麗在大會上接受提名
賀錦麗在芝加哥正式接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她承諾如果當選將團結美國,同時抨擊了唐納德・川普。
8月23日:「降息時機已到」
聯準會主席傑羅姆・ 鮑爾(Jerome Powell)發出迄今為止最強烈的降息即將到來的信號,幾乎為聯準會歷史性的抗擊通膨行動畫上句號。
8月23日:小羅勃甘迺迪退出競選,支持川普
美國前民主黨人、獨立總統候選人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表示將暫停競選,轉而支持唐納德・川普。
8月25日:以色列和真主黨交火
在發現真主黨正準備對以色列發動飛彈和火箭彈襲擊後,以色列先發制人地對這一武裝團體實施了打擊。真主黨向以色列發射了數百枚火箭彈和無人機。之後雙方都表示要緩和局勢。
8月26日:長新冠的影響
長新冠已導致約100萬美國人退出勞動力市場,使正處於職業生涯巔峰的工作者偏離規劃。
8月26日:Facebook執行長指責白宮向其施壓
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 Inc.的執行長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表示,拜登政府在2021年迫使Facebook審查與新冠疫情相關的內容的做法是不合適的,他還表示,Facebook將拒絕未來任何此類舉動。
8月31日:哈瑪斯殺害六名人質
以色列軍方在加薩找回六名人質的屍體,有兩名婦女和四名男子遇害,其中包括擁有美國和以色列雙重國籍的高德柏格-波林(Hersh Goldberg-Polin)。

九月
9月3日:紐約的一名中國特工
紐約州州長凱西・侯可(Kathy Hochul)的前助手Linda Sun被捕,她被指控利用州政府職位在美國推動北京議程。
9月4日:亞特蘭大高中槍擊案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 本田與日產合併談判背後:中國衝擊正重塑全球汽車業 | 更多文章 )
亞特蘭大郊外一所高中發生槍擊案,造成兩名學生和兩名教師死亡,多人受傷。一名14歲學生被捕,他的父親也被指控在明知兒子有危險的情況下讓他持有武器。
9月10日:賀錦麗與川普辯論
一場以握手開始的辯論很快演變成相互指責,賀錦麗和唐納德・川普在政策問題上激烈交鋒,互相攻擊。賀錦麗成功地讓她的對手處於守勢。

9月12日:SpaceX太空漫步
乘坐SpaceX太空旅行的私人太空人完成首次商業太空漫步,為伊隆・馬斯克領導的這家公司開拓了新疆域。
9月15日:川普遭遇第二次暗殺企圖
美國特勤局特工在佛羅里達州西棕櫚灘的唐納德・川普高爾夫俱樂部向一名持槍歹徒開火,當時這位前總統正在幾洞外打高爾夫球。川普沒有受傷,嫌疑人逃跑後不久被捕。
9月16日:俄烏戰爭傷亡人數達到100萬
在這場持續了兩年半的殘酷戰爭中,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的死傷人數已達到100萬左右。這兩個戰前人口不斷萎縮的國家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為此付出代價。

9月17日:真主黨爆炸裝置
在以色列當局聲稱造成數千人受傷並在黎巴嫩各地造成數人死亡的一次大膽的行動中,數千名真主黨特工攜帶的呼叫器同時爆炸,也暴露了真主黨的卧底成員。在一天後的第二波襲擊中,真主黨使用的對講機發生爆炸。
9月18日:聯準會降息
聯準會投票決定將利率大幅下調0.5個百分點,期待已久的利率轉向由此開始。這是聯準會自2020年以來的首次降息。
9月18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支持股票報價單位採用半美分
一項市場規則的改變將導致許多股票的價格以0.005美元的增量報價,這可能通過縮小叫買價與叫賣價之差來降低投資者成本。
9月25日:紐約市市長被起訴
紐約市市長埃里克・亞當斯(Eric Adams)被控聯邦刑事罪,他受到一系列調查的困擾,這些調查圍繞這位民主黨人的一些助手展開。
9月26日:貨幣市場基金規模創紀錄
在聯準會大幅降息後,投資者紛紛湧向貨幣市場基金,推動這類基金的資產規模達到創紀錄的6.76兆美元。從某種程度上說,美國人可能只是將他們的儲蓄從傳統銀行帳戶轉移到收益率更高的貨幣市場。
9月27日:毀滅性颶風「海倫」(Helene)
「海倫」席捲美國東南部六個州,造成廣泛破壞,數百萬人斷電,河流和房屋被淹,農作物被摧毀,降雨引發山體滑坡。截至12月中旬,已確認至少有230人死亡。

9月27日:以色列擊斃真主黨領導人
哈桑・納斯拉勒(Hassan Nasrallah)在針對貝魯特南部郊區的一次大規模空襲中喪生。他的死不僅是對美國認定的恐怖組織真主黨的打擊,也是對真主黨的主要支持者伊朗的打擊。以色列軍方表示,這次襲擊還炸死了真主黨指揮官阿里・卡拉基(Ali Karaki)。
十月
10月1日:伊朗用飛彈襲擊以色列
伊朗向以色列發射數十枚飛彈,其中大部分被擊落或偏離目標,這加劇了對中東地區戰爭升級的擔憂。
10月1日:碼頭工人罷工
美國碼頭工人在幾十個港口舉行罷工,這些港口的進出口貨物吞吐量佔到美國進出口量的一半以上。在港口營運商提高合約出價後,碼頭工人同意結束罷工。
10月1日:副總統辯論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 本田與日產合併談判背後:中國衝擊正重塑全球汽車業 | 更多文章 )
美國副總統候選人范斯和蒂姆・華茲在辯論中花了大量時間為自己的競選夥伴辯護,但辯論的總基調仍是文明的,並側重於政策分歧。
10月10日:道明銀行達成30億美元和解
監管機構和檢察官指控道明銀行未能妥善監控販毒集團和其他犯罪集團的洗錢行為,根據雙方達成的和解,道明銀行(TD Bank)同意支付超過30億美元罰款,並接受對其美國業務成長的限制。
10月10日:颶風「密爾頓」(Milton)
在颶風「海倫」來襲兩周後,歷史性風暴「密爾頓」攜強風、龍捲風和暴雨襲擊了佛羅里達州。風暴最嚴重時,超過300萬居民斷電。
10月11日:諾貝爾和平獎揭曉
一個由日本原子彈倖存者組成的草根組織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他們為消除世界核武器所做的努力。
10月13日:捕捉「星艦」
SpaceX在德克薩斯州南部的發射台上捕捉到一枚高聳的火箭推進器,對伊隆・馬斯克深空探索計劃的核心「星艦」飛行器來說,這是一個工程方面的里程碑。
10月17日:哈瑪斯領導人辛瓦被殺
以色列軍隊擊斃哈瑪斯領導人葉海亞・辛瓦(Yahya Sinwar),對哈瑪斯構成重大打擊。辛瓦被美國認定為恐怖分子,是2023年10月7日襲擊以色列事件的策劃者。他的死實現了以色列在這場戰爭中的首要目標之一。
10月21日:迪士尼新CEO
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表示,將在2026年初任命執行長羅伯特・艾格(Bob Iger)的繼任者,前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執行長高聞(James Gorman)將擔任董事長,這是華特迪士尼首次正式給出任命艾格繼任者的時間表。
10月26日:以色列襲擊伊朗
在10月初遭受伊朗的飛彈襲擊並屢次威脅做出回應後,以色列對伊朗實施了報復性打擊,進一步擴大了因加薩戰爭而升級的敵對行動。
10月31日:道奇隊贏得世界大賽
洛杉磯道奇(Los Angeles Dodgers)在第五場比賽中逆轉戰勝紐約洋基隊(New York Yankees),獲得球隊史上第八個冠軍。

十一月
11月1日:輝達加入道瓊指數
從11月8日開始,AI晶片寵兒輝達(Nvidia)取代英特爾(Intel)進入由30隻股票組成的道瓊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這一調整反映出這兩家公司命運的逆轉。美國宣偉塗料(Sherwin-Williams)則取代陶氏公司(Dow Inc.)。
11月5日:川普擊敗賀錦麗,再次當選美國總統
唐納德・川普擊敗賀錦麗贏得大選,成為一個多世紀以來首位贏得第二個非連續任期的前總統。共和黨人控制了參議院,並保住了對眾議院的控制權。分析人士表示,賀錦麗的競選團隊誤讀了選民心態,選民更關心通貨膨脹和移民問題,而不是川普的品格。

11月7日:聯準會再次降息
聯準會將目標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在會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聯準會主席傑羅姆・重申,他打算在聯準會任職至2026年5月,即四年主席任期屆滿。
11月8日:美國股市在大選後大漲
在川普取得決定性勝利且聯準會降息後,美國股市創下2024年以來最大單周漲幅,美股市值在大選後首個交易日中增加了1.62兆美元。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 本田與日產合併談判背後:中國衝擊正重塑全球汽車業 | 更多文章 )
11月9日:伊朗暗殺計劃
美國司法部表示,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挫敗了伊朗在唐納德・川普再次當選前暗殺他的一次陰謀。
11月9-17日:西班牙洪災後續
西班牙東南部突發災難性山洪,造成200多人死亡,該國在評估損失並試圖清理災後現場。
11月15日:T-Mobile遭中國駭客入侵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多家美國和國際電信公司遭破壞的中國網路間諜入侵事件中,T-Mobile的網路也未能倖免。
11月17日:美國批准使用遠程武器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
美國總統拜登首次授權烏克蘭軍隊使用西方製造的遠程武器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
11月18日:Spirit Airlines申請破產保護
在與Frontier Airlines的合併談判破裂後,Spirit Airlines申請破產保護。
11月20日:康卡斯特(Comcast)將分拆網路業務
康卡斯特將推進分拆NBCUniversal有線電視網路的計劃,承認如果沒有這項曾是其王牌的業務,公司狀況會更好。該有線電視網路包括MSNBC、CNBC、USA、Oxygen、E!、Syfy和Golf Channel等頻道。
11月26日:以色列與黎巴嫩停火
以色列批准了與黎巴嫩的停火協議,該協議旨在結束與真主黨民兵組織長達一年多的戰鬥,並可能有助於化解一場更廣泛的地區危機。

11月29日:美國股市上漲
在晶片股的推動下,美國股市11月份創下今年以來的最大月度漲幅。道瓊指數和標普500指數均收於歷史高點。
11月30日:敘利亞官方政府遭遇慘敗
反對派發動突襲,在短短幾天內就奪回了阿勒坡市。敘利亞政權及其支持者——伊朗、俄羅斯和真主黨——先前花了四年多時間才將反對派趕出該市。
十二月
12月1日:公認的暢銷書:《聖經》(The Bible)
出版商將今年《聖經》銷量成長22%歸因於焦慮情緒的加劇、對希望的尋求,或者高度集中的行銷和設計。
12月2日:杭特・拜登(Hunter Biden)最終獲得赦免
美國總統拜登赦免了他的兒子杭特,免除了他在稅務和槍支指控方面的刑事定罪,儘管拜登先前表示不會這樣做。兩黨領導人都對這項赦免提出了批評。
12月3日:韓國進入戒嚴狀態,然後又恢復正常
韓國總統尹錫悅(Yoon Suk Yeol)迫於政治壓力採取了孤注一擲的措施。但僅在六小時內,戒嚴令就先後經歷了被宣布、頒布、廢除和解除的過程。韓國議員彈劾了尹錫悅。

12月4日:UnitedHealthcare執行長遇害
布萊恩・湯普森(Brian Thompson)在紐約市街頭的一家酒店外被槍殺,當時該酒店正準備舉行UnitedHealth Group的年會,警方稱這是一起有針對性的襲擊。一周後,紐約檢察官指控路易吉・曼吉昂(Luigi Mangione)犯有謀殺罪。

12月7日: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 Cathedral)重新開放
巴黎聖母院的修復工作完成,五年前一場大火席捲了這座哥德式建築的傑作,幾乎將其摧毀。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 本田與日產合併談判背後:中國衝擊正重塑全球汽車業 | 更多文章 )
12月8日:阿塞德(Assad)在敘利亞垮台
隨著敘利亞反對派佔領大馬士革,巴沙爾・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權被推翻,結束了其家族50年的統治。阿塞德逃往俄羅斯。在中東的格局重組中,土耳其因此獲益,俄羅斯和伊朗則蒙受損失。
12月8日:泰勒絲(Taylor Swift),喘口氣吧
21世紀以來規模最大的演唱會——泰勒絲的「時代」(Eras)巡迴演唱會——終於在溫哥華的一場演出後落下帷幕。此次巡演橫跨五大洲,售出約1,000萬張門票,收入可能在20億美元(約合台幣653億)左右。

12月11日:神秘無人機
最近幾周,數十架神秘無人機出現在紐澤西州、賓夕法尼亞州和紐約州的上空,包括軍事設施上空,令州和聯邦政府官員感到困惑,也讓居民感到不安。拜登政府表示,這些無人機不會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12月12日:提名和減刑
隨著年底臨近,川普的內閣提名人選正在接受審查,其中包括小羅勃甘迺迪擔任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的提名。與此同時,拜登總統宣布,他將對大約1,500人減刑,並赦免另外39人,這是現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單日赦免行動。
12月16日:威斯康辛州校園槍擊案
在威斯康辛州麥迪遜市一所私立K-12學校發生的槍擊事件中,一名教師和一名十幾歲的學生喪生,另有多人受傷。嫌疑槍手是一名15歲的女學生,她死於自殺性槍傷。
12月17日:莫斯科發生一起大膽的襲擊事件
烏克蘭表示,烏方用一枚安放在一輛滑板車上的炸彈在莫斯科炸死了一名俄羅斯高級將領。伊戈爾・基里洛夫(Igor Kirillov)中將是俄烏戰爭開始以來在俄羅斯首都中心被殺害的最高級別指揮官。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 本田與日產合併談判背後:中國衝擊正重塑全球汽車業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李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