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動植物 文章列表
#
動植物
約 3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即時
一不小心100萬就沒了!桃機提醒春節連假出國「回台別做這1事」 很多人都會忘記
不少民眾都趁著春節連假期間出國旅遊,如今假期進入尾聲,桃園機場預估,今(31)日起連3天旅運量均超過14萬人次,呼籲民眾注意隨身及託運行李特徵,也提醒回國旅客勿帶動植物及相關產品,以及海關入境申報規定。
古靜兒
2025-01-31 17:05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高雄
消費
12歲以下不得進入!生態園遭破壞「碎石砸玻璃、尿布丟餐桌」 家長竟嗆:他只是個孩子
位於高雄大寮區的「肉肉栽培研究所」除了是多肉植物生態園區,內部也提供餐飲,週末常常會吸引三五好友、一家大小前去用餐,享受天倫日常。不料,「肉肉栽培研究所」日前宣佈,將從6月15日起不再開放1歲至12歲的孩童入內參觀,而園區公開做出此決定的緣由後,也吸引大批民眾點讚力挺。
古靜兒
2024-05-05 12:57
地方新聞
雲林
東勢鄉土雞場發生H5N1禽流感疫情
113年迄今雲林縣確診及撲殺禽流感禽場案例計12例(陸禽7場、鴨3場、鵝2場),本(7)日東勢鄉1土雞場(主動通報)確診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依標準作業程序,執行撲殺銷毀5,375隻家禽,並督導業者完成場區清潔及消毒作業。
夏和宣
2024-03-07 15:39
地方新聞
嘉義
陸配攜帶肉包入境遭罰 體諒孤老寬緩分期繳清
遠嫁來臺灣之王姓陸籍婦女(69歲)於108年3月間自中國搭船入境臺中港時,因攜帶豬肉包未申請檢疫,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臺中分局(現改制為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臺中分署)裁罰新臺幣20萬元,並於108年5月間移送行政執行署嘉義分署執行。
陳逸群
2024-03-06 14:52
風生活
財經
新知
世界
出國玩買伴手禮要注意!帶「這甜點」回國20萬飛了,防檢署:很多人遭開罰
出國旅遊吃到美味的食物,就會想買回家和家人、同事分享。不過,千萬要注意,這些國外的伴手禮能不能通過檢疫入境台灣。近日,動植物防疫檢疫署於臉書公告,要大家不要再帶「肉鬆蛋捲」回台灣了。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12-04 12:02
地方新聞
台北
防檢署推心理測驗 「你是哪種旅行人格?」提醒回國勿攜帶動植物產品
隨著疫情趨緩國門解封,在家悶了三年的國人終於能夠出國啦!依據交通部觀光署統計,今年1月到7月累計出國人數已超過600萬人次。為了提醒民眾回國時要遵守動植物檢疫規範,防檢署推出「你的旅行人格」心理測驗(https://www.cool-style.com.tw/events/APHIA/),只需三分鐘的時間就可以測出自己所屬的旅行人格,更有實用的入境動植物檢疫小提醒!
陳逸群
2023-10-11 19:12
風生活
新知
世界
風歷史
熊貓不只是可愛的吉祥物!3原因成為中國外交王牌,躺著就能左右國際局勢
上野動物園的歡迎群眾內,也加入了日本政界的菁英,包括東京市長與內閣官房長官二階堂進。紅毛猩猩美代子拉開了綵球,掉出來的布匾上寫著「歡迎大熊貓康康與蘭蘭」。背後的布簾打開,出現的便是兩頭看起來很好抱的明星動物。
衛城出版
2023-09-03 10:32
地方新聞
花蓮
推動鹽寮及石梯坪動植物繁殖區 維護海洋生態共創美好未來
在花蓮縣長徐榛蔚重視下,友善漁業及動植物繁殖保育是花蓮縣政府施政重點,縣府農業處向中央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爭取「112年花蓮縣鹽寮水產動植物繁殖區保育經營管理計畫」及「112年花蓮縣石梯坪水產動植物繁殖區保育經營管理計畫」,共計新台幣416萬元,縣府積極推動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包括龍蝦、九孔及許多魚類族群顯著增加,未來縣府將持續宣導生態教育,廣邀全民共同響應生態復育工作。
溫佳身
2023-07-11 20:00
地方新聞
台北
在地深耕 共護食安 全力推動植物醫師客製化輔導制度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29及30日2天在國立臺灣大學霖澤館舉辦「112年儲備植物醫師案例分享會」,杜文珍副主任委員親自到現場勉勵所有的儲備植物醫師,會中由目前服務於基層農會、公所、農委會試驗改良場所及四校植物教學醫院之儲備植物醫師專題報告,並分享輔導農友的實際成果以及甘苦談,也邀請曾經與儲備植物醫師合作的農友一同分享自身經驗,展現農委會積極推動「植物醫師制度」的重要政策成果。
翁一如
2023-06-29 23:30
國際
國內
國際獵豹日》幼獸遭走私買賣、全球剩約7000隻 台灣攜手NGO在索馬利蘭保育獵豹
陸地上速度最快的動物獵豹,因為幼崽遭人類捕捉走私,野外數量僅剩7000隻左右。為了提升大眾保育獵豹的認知,獵豹保育基金會創辦人瑪克把每年12月4日定為國際獵豹日,而再2022年這天,我國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與該基金會簽訂《志工派遣協定》,協助其在索馬利蘭的獵豹保育工作。
簡恒宇
2022-12-05 06:21
新聞
地方新聞
台中
台中「蜂」華正茂 國產龍眼蜜評鑑36位蜂農獲獎
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輔導太平區農會15日舉辦「111年度台中市國產龍眼蜂蜜品質評鑑」,鼓勵台中市養蜂產銷班蜂農踴躍參加,透過各項安全品質儀器檢驗及嚴謹的感官品評程序,評選出最優良的蜂蜜產品。農業局表示,這次共有11位獲特等獎、21位獲頭等獎、4位獲優良獎,共36位蜂農獲獎,並以「台中蜂華」做為品牌推廣行銷,期能增加產品附加價值,獲得消費者青睞,增加農民收益。
王秀禾
2022-06-16 00:13
風生活
科學
為何東西方會不約而同發明出一樣音階?音樂為何能影響動植物生長?專家道破秘密
音樂的美是全人類公認的,沒有一個民族或正常人和音樂無緣。音樂是心靈的描寫和伴奏,音樂是情感的表現和昇華。人間的悲歡離合,有了音樂的神韻才能淒美動人,內心的喜怒哀樂,唯有音樂才能盡情揮灑。音樂也是人類的共同語言,世界各地的人們能夠透過音樂彼此溝通和理解。
清文華泉
2020-07-02 18:09
風影音
國際
剛斷奶就被裝箱賣到中國!被爆帶頭賣小象 辛巴威政府辯稱:氣候乾旱, 販售收入可以救大象!
辛巴威西部的萬基國家公園是非洲大陸上觀賞龐大象群的絕佳景點,近期卻傳出辛巴威政府帶頭將小象賣到中國。儘管《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今年的會議決議禁止辛巴威再將非洲象賣到中國及其他不是非洲象自然生存的地區,但這可能讓辛巴威失去重要的收入來源,而動物保育主義者也擔心此舉會讓大象交易地下化。
邱舒恬
2019-11-26 09:00
新聞
國際
跑再快也躲不過人類獵捕!獵豹淪為阿拉伯富豪炫富工具 非法網路交易加速瀕臨絕種
獵豹是陸地上速度最快的動物,卻也無法逃脫盜獵者的追捕。獵豹保育基金會日前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指出,全球野外獵豹剩不到7500隻,罪魁禍首就是把獵豹當成寵物和炫富象徵「網購」的波斯灣富豪。據統計,每年至少有300多隻幼豹從東非地區索馬利蘭偷渡出去,基金會創辦人馬克爾強調,若盜獵現象不改善,獵豹將在數年內絕種。
邱舒恬
2019-09-04 09:00
新聞
國際
每年逾2億鯊魚被殺害》海洋生物納入瀕危物種名單 中國、日本等漁業大國抨擊「管太多」
鯊魚雖然是海洋生態鏈頂端的獵食者,卻經常成為捕漁業和魚翅湯饕客的網下冤魂。《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25日在超過三分之二的締約國同意下,將尖吻鯖鯊、龍紋鱝科和琵琶鱝科等18項物種納入保護名單。儘管此決議獲得許多國家認同,但以中國和日本為首的漁業國家相當反對,他們除了抨擊這些新規定越權,也批評尖吻鯖鯊的數量根本多到不需要保育。
邱舒恬
2019-08-26 21:01
風生活
Ig掀起一股「水獺熱」、名人超愛抱牠們自拍…保育專家搖頭:恐造成水獺整個物種滅絕
自然環境保護主義人士警告,社群媒體用戶對飼養野生水獺和其他瀕危動物為寵物的興趣愈來愈濃厚,而這樣的趨勢恐將這些物種推向滅絕之路。
中央社
2019-08-23 16:18
新聞
國內
移民官踹護國神犬道歉 動保團體要求嚴懲
防疫非洲豬瘟當下,9日卻發生被網友譽為「護國神犬」的檢疫犬遭移民官腳踹事件。防檢局下午安排當事人道歉,並予以行政處份;動保團體更是憤怒,要求嚴懲。
中央社
2019-02-13 19:30
新聞
國內
疫情延燒全面防堵!罰鍰加碼防非洲豬瘟 19天開罰近千萬
因應中國8月爆發非洲豬瘟,政府為防堵疫情侵台,數次提高旅客違規帶疫區肉品入境的罰鍰,2018年12月14日總統府公告修法後新裁罰上路,將原先最高罰鍰1.5萬元調至5萬元,18日再次調高基準至20萬元,不過2018年12月14日截至2019年1月1日,違規件數共152件,累計罰鍰高達997萬元台幣。
吳秉蕙
2019-01-02 20:00
新聞
國內
財經
英國豬首次開放進口台灣 5年預估20億商機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今(11)日表示,已在本月6日開放英國豬肉進口,這也是我國首度開放英國進口豬肉。英國政府日前也在政府網站表示,台灣正準備開放英國豬肉的進口,這項協議預計在未來5年能帶來超過5000萬英鎊的收益。
吳秉蕙
2018-08-11 15:30
新聞
國際
絕種的北白犀牛有救了!德國動物學家成功培育出白犀牛胚胎
柏林的動物學家通過先前保存的北白犀牛精液成功培育出犀牛胚胎,為挽救該種瀕臨絕種動物帶來希望。今年三月,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在肯尼亞去世。這一曾廣泛分布在中非和東非地區的亞種目前僅剩兩頭雌性犀牛,皆為「蘇丹」的後代,但不具生育能力。不過,現在有個好消息是,這種瀕臨絕種的哺乳動物將能繼續繁衍下去。
德國之聲
2018-07-15 20:0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