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城市規劃 文章列表
#
城市規劃
約 2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社子島的未來,我們不能再等
我是社子島的一名教師,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多年。每一天,我都能深切感受到這個地方的問題與困境,尤其是在基礎設施不足、環境污染與生活品質惡化的狀況下,社子島的居民長期生活在不安與無力改變的環境中。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常常思考,這樣的環境如何影響我們的孩子,如何影響整個社區的未來。然而,當我看到目前關於社子島開發的爭議與反對聲音時,我的內心充滿了焦慮和無奈。
張之又
2025-05-09 05:30
地方新聞
新竹
竹市府團隊參訪星國景點 邱臣遠:汲取城市規劃成功經驗 擘劃永續藍圖
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18日率團赴新加坡展開為期5天市政考察,今(19)日前往參訪新加坡城市展覽館及濱海灣花園,深入了解新加坡在城市規劃與永續發展方面的成功經驗。市府表示,此次參訪旨在借鏡新加坡的城市發展藍圖,結合竹市國土計畫及中長期成長管理規劃,並落實城市綠化,將竹市打造為「小而美」的永續科技城市。
方詠騰
2025-02-19 19:27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大國博弈
幕後》只待習近平一聲令下?北京心目中對台「出手」的時間節點曝光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8月5日刊出一份文件,不只震動台海兩岸,更震動太平洋兩岸。這份名為《儘快啟動台灣接管準備》的文件,作者署名為「廈門大學海峽兩岸城市規劃研究所」,內容極其直白給出兩大建議:儘快成立中央台灣工作委員會,以及儘快建立台灣治理試驗區,結論則是「統一只是開始,治理才是檢驗統一是否成功的標準」。
張鈞凱
2024-09-18 09:00
新聞
國際
政治
拚市政外交!蔣萬安抵紐約展開10天訪美行 聚焦城市規劃、交通建設
台北市長蔣萬安與議會訪問團於美國時間4日晚間抵達紐約,展開紐約、波士頓、費城等地訪問行程。
中央社
2024-09-05 13:29
地方新聞
屏東
高鐵屏東站34年來首次大規模都市規劃 屏東迎接未來城市新願景
高鐵屏東車站特定區計畫(主要計畫)(第一階段)於今(113)年8月27日正式發布實施,這標誌著屏東縣34年來首次大規模的都市計畫新訂。屏東縣長周春米表示,此次計畫藉由高鐵南延的重大交通建設契機,為屏東打造未來城市的藍圖,這將成為屏東下一代的發展基石。
溫佳身
2024-08-28 15:32
地方新聞
台中
與城市對話激盪建設設計多元想像 中市建設局邀國際景觀設計師分享實際案例
打造台中成為幸福宜居的美好城市,一直是市長盧秀燕致力實踐的政策願景與目標之一。在面對氣候變化以及城市快速發展的挑戰下,思考如何讓城市更宜居,並在發展與生態環境中取得平衡,是現今城市發展的一大課題,市府建設局為增進同仁於城市設計與景觀美學方面的知識,2日下午舉辦「城市規劃建設經驗分享交流會」,特別邀請Hassell建築事務所蕭宇昂設計師,就景觀工程相關實績案例分享說明。
王秀禾
2024-05-02 18:33
風生活
國內
日籍網紅列17點怒批台灣交通!挨轟「滾回日本」…他曝繼續留台原因
日籍網紅「Iku老師」已來台發展13年,也在台灣娶妻生女,經常拍攝影片分享日本與台灣文化差異。日前,Iku老師發布影片,砲轟最受不了台灣「交通」,希望大家重視這個台灣的重病,更直言若不改善「台灣會繼續爛下去喔」,卻遭網友批評製造台灣動盪,要他滾回去。Iku老師昨(16)日再發文點出17項他認為的台灣交通問題,並表示自己會繼續留在台灣。
王若桐
2023-08-17 12:06
新聞
地方新聞
新新聞
雲林
張麗善率團赴星馬 參訪新加坡建設加速雲林升級
雲林縣今(112)年主打「永續低碳行動年」,縣長張麗善要帶著雲林加速前進,24日帶著縣府團隊,到新加坡參觀城市規劃展覽館,講解新加坡從古至今的發展。
夏和宣
2023-04-25 05:19
風生活
國內
高雄
台灣哪個城市規劃最好?網一面倒喊1縣市:不管怎麼走都不會迷路
城市的道路規劃、設計與城市發展相輔相成,而好的道路設計也能大大提升當地居民的居住品質。近日就有網友貼出一張高雄市的空拍圖,表示高雄道路格局方正,「是不是台灣規劃最好的城市?」貼文一出,意外引發網友討論,更有人大讚「高雄的規劃對路痴很友善」。
黃子瑄
2023-04-13 22:12
新聞
政治
暗諷林為洲炒地皮!柯文哲站台竹北市長候選人 「塗鴉」助陣城市規劃師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周末赴基隆、竹北輔選,今(10)日上午到黨內竹北市長候選人林冠年的競選總部「城市規劃所」揭幕。柯文哲還在總部的「城市塗鴉牆」寫上「KP」,肯定以塗鴉來傳達真實、自由精神的藝術形式。
潘維庭
2022-09-10 23:32
新聞
地方新聞
南投
提升縣府公員相關專業 投縣府在員工月會邀法政教授專題演講
南投縣府20日下午在文化局圖書館7樓舉行111年度第1次員工月會,副縣長陳正昇主持,會中陳正昇副縣長也頒發本縣111年度模範公務員等獎項,並邀請國立中興大學法政學院院長李長晏教授,以「轉型城鎮與地方創生」為題做專題演講,縣府及所屬機關務務人員70多人與會,一同學習精進。
王秀禾
2022-04-21 02:23
新聞
國際
國內
藝文
歷史
文化
高雄捷運中央公園站、桃園國際機場T3航廈都是他的傑作!英國後現代建築大師羅傑斯逝世
英國建築大師理查・羅傑斯18日逝世,享壽88歲。羅傑斯的設計改變了當代城市的建築風景,他的代表作是巴黎「龐畢度中心」,這座後現代風格的建築]將高科技與工業化元素融入設計中,打造出開放、多元的空間。除了造型設計上的突破,羅傑斯更關注建築的社會影響力,一生致力於打造永續、科技化、具包容力的城市空間。
張玉馨
2021-12-21 07:15
風生活
房地產
下班經濟學
經濟
天橋消失,空橋將在台灣興起?直接把人行道搬到半空,不必等紅綠燈、跟車輛搶道
「人行立體連通系統」在「台北市東區門戶計畫」中,被視為塑造南港地區宜居環境的重要措施之一,該連通系統途經之處,無論是公共建設,還是私人開發案,都須配合完成這條全長約3.56公里的空橋。
住展房屋網
2021-12-03 12:40
新聞
國際
科技
極端氣候下的德國都市規劃:柏林立志打造「海綿城市」,「綠色屋頂」仍有待推廣
和很多其它城市一樣,柏林的污水排放系統不僅陳舊,而且不堪重負,遇到暴雨,就有街道被淹沒,因此打造海綿城市勢在必行。
德國之聲
2021-08-10 17:10
新聞
國際
財經
新新聞
科技
解析》資本主義不合時宜,後疫情時代的人類生存危機解方:甜甜圈經濟學
公元1606年,荷蘭東印度公司(DutchEastIndiaCompany)在阿姆斯特丹發行世界上第一張股票,讓此地成為現代金融體系的濫觴之地。緊接著蓬勃發展的帝國殖民時代,也從此顛覆了人類世界的面貌。現在,神奇的低地國再度長出了全新的事物,試圖挑戰400多前從這片土地向外繁衍的資本主義。
王穎芝
2021-02-06 17:10
地方新聞
台中
以點線面為基礎 中市規劃綠色宜居城市
台中市政府日前發布實施「台中市鼓勵宜居建築設施設置及回饋辦法」,透過獎勵措施,鼓勵開發商及建築師將綠化植栽引入市民居家空間,希望以點-宜居建築、線-都市景觀、面-生態保育等方式,逐步打造台中成為綠色宜居城市。市長盧秀燕強調,讓都市叢林變花園市府在未來4年中會加強城市綠化,而打造宜居城市也不是只有花大錢,也要在現有建設上多用心,讓民眾生活更便利幸福,就是宜居城市。
王秀禾
2019-06-05 09:30
地方新聞
高雄
高市議會舊址將招標 高市議長建議評估設立城市規劃館
原議會前金舊址將公開招標設定地上權,議長許崑源今(19)日建議市府評估議會舊址規劃設置城市規劃館可行性,除記錄高雄的古往今來,更展現目前的高雄;高市府秘書長楊明州表示,將把議會舊址及海音中心鯨魚館納入規劃評估與考量。
徐炳文
2019-03-19 23:49
新聞
政治
調查
都市規劃與城市美學並重 蘇貞昌團隊要喚醒對老縣長政績的回憶
民進黨新北市長參選人蘇貞昌除了「都市再生」、「產業創生」、「智慧交通」、「扶老攜幼」等四大政見,更首度提出成立「城市美學與設計辦公室」之構想,以利公共空間景觀設計。蘇團隊的「美學工作」更是從自身做起,不僅公共空間有一處羅搜新北市各鄉鎮地貌、名產、文史或觀光特色的模型展台「新北Wonderland」,各辦公室亦有以鄉鎮為主題的設計巧思。
周思宇
2018-07-28 09:0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誰的公園?誰的兒童遊戲場?
近期,台灣颳起了一股特色兒童遊戲場的旋風,家長們也跟著相關報導與網路上各式各樣的開箱文,開始朝聖這些打破過往印象,移除罐頭遊具的新兒童遊戲空間,也讓相關的關鍵字「兒童發展」、「兒童遊戲權」、「特色公園」與「共融遊戲場」等搜尋熱門了起來。
陳彥良
2018-02-17 06:00
風影音
國際
馬路如虎口,如何行人安心走的友善都市?這些城市讓台灣借鏡
提到「都市」,你會想到萬頭攢動的行人徒步區,還是汽、機車塞在馬路上的場景?20世紀的汽車工業迅速發展,各國都市在進行規劃時,興建許多大馬路,以容納數目不斷膨脹的汽車,原本可以在路上漫步的行人也被迫讓道。近年來,讓行人易於在都市中步行,逐漸成為當今都市規劃的新目標。英國《衛報》整理了紐約、巴黎、羅馬等大都市還道於行人的案例,值得台灣的政策規劃者借鏡。
蔡亦寧
2017-09-14 17:4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