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張娟芬 文章列表
#
張娟芬
約 3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王顥中觀點:張娟芬與冷戰自由主義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錯誤援引歐洲人權法院2023年的Gapoņenkov.Latvia裁定,護航移民署撤銷陸配亞亞(劉振亞)的行政處分,忽視兩案嚴重性程度差異,張娟芬先後在上報發表兩篇文章〈細讀歐洲人權法院判決看劉振亞案〉、〈錯兩次──關於加波年科案回應王顥中〉支持沈伯洋的見解,我的回應如下:
王顥中
2025-04-11 06:30
國內
死刑都是「罪證確鑿」?台灣人必知8大冤案,每一次都讓社會付出沉痛代價
判下死刑理應罪證確鑿,然而現有判例來看真是如此嗎?翻閱台灣司法史冤案,有不在場證明者有之、只靠同案被告自白判死刑有之、刑求到認罪有之,有些人等不到清白便遭槍決、死前還在淒厲喊冤,有些人歷經10數年冤獄可以得到平反,失去的青春卻再也回不來,補償金也是全民買單,而社會對於冤案另一個最沉痛代價,是「真凶未明」。
謝孟穎
2022-08-25 17:10
國內
調查
沒殺警卻遭判死!台灣最高齡死刑犯「背鍋」悲歌:如果當年沒逃走,他會變怎樣?
「看了自己的判決書,除了傻眼、無奈,真不知道該哭還該笑……哭的是自己就是沒犯案,為什麼一定要冤枉我?笑的是,原來自己想怎樣就怎樣、操人生殺大權的就叫法官,管他有沒有、我說了算的,就叫法官……」-王信福獄中書信
謝孟穎
2022-04-29 17:20
新聞
政治
國內
沒開槍殺警卻遭判死!「最高齡死刑犯」定讞10年 救援大隊正式成立:國家隨時會在他心臟開上一槍
「2011死刑定讞後,王信福從此進入命懸一線的狀態,只要法務部長簽署死刑令,國家就會在他心臟開上一槍,而且會被認為是『合法』的……」
謝孟穎
2021-07-28 08:40
新聞
國內
想重新做人,卻遭司法打入地獄!一部電影揭「台灣最高齡死刑犯」背後冤屈
當一個「壞人」被冤枉,有多少人願意聽他說話?近日拍下堪稱「台灣最高齡死刑犯」審判過程的法庭劇《審判王信福》進行巡迴放映,重述1990年兩個警察遭槍殺之「船長卡拉OK槍擊案」被告王信福審判過程──儘管王信福從最初就堅持「不是我做的」,凶槍驗不到指紋、共同被告證詞反覆、能對質的凶手也已遭國家槍決,當一個曾被提報「流氓」的人站上法庭,幾乎無人相信他是清白的,想重新開始人生的夢也碎了。
謝孟穎
2020-12-20 14:04
新聞
國內
「用已槍決死刑犯的證詞判死刑、凶槍驗不到指紋…」張娟芬:王信福冤案成「司法活化石」!
證人已經死亡、凶槍也完全驗不到指紋、證詞更指出他沒有開槍,這樣的案件能判死刑嗎?7日廢死聯盟主辦之死刑判決研討會上,曾著《十三姨KTV殺人事件》一書、極力為死囚鄭性澤爭取平反的作家張娟芬登場報告論文,又是一起KTV殺人事件,死的也是警察,兩個,他們下班以後去喝酒被殺死了,只是自述開槍的陳榮傑已在將近20年前被槍決,而已死的陳榮傑的證詞,竟成了王信福被判死刑的少數證據之一。
謝孟穎
2018-10-08 15:00
新聞
國內
「2006到2010停止執行死刑」張娟芬:不然今天可能只能為鄭性澤上墳
鄭性澤案26日宣判無罪,長期關注此案、將鄭案寫成《十三姨KTV殺人事件》的作家張娟芬,今天也在一場記者會中說明再審精華以及為何鄭是無辜的。張娟芬說,這次判決認定鄭是清白,當時自白也是刑求所得。張也說,江國慶已經執行死刑,鄭性澤不會是最後一個被平反,希望能嚴格思考死刑制度是否有根本的問題。
方炳超
2017-10-26 19:35
新聞
國內
鄭性澤再審獲判「無罪」!曾遭電擊陰莖刑求 15年冤案終於還清白
經歷11年的死刑惡夢,鄭性澤終於夢醒!今(26)日上午11點,台中高分院宣判近年最受爭議之鄭性澤案再審結果,明明沒有開槍殺警察卻被判死刑的鄭性澤獲判無罪,終於真正回歸自由。
謝孟穎
2017-10-26 11:08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司改是大戲或兒戲?蔡英文在搞什麼?
從去年十一月下旬總統府召開第一次籌備委員會議,歷經八個多月時間,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終於在八月十二日舉行「總結會議」,蔡英文總統有始有終,全程親自出席總結會議,帶點調侃的自我表揚,「當總統很少做筆記,這次是記得最完整的一次。」不過,總結會議的幾個場景,卻無可避免地凸顯這場司改「大戲」,終究難脫「兒戲」的下場,當蔡英文不由自主地脫口而出,「你們在搞什麼?」的時候,司改國是委員們都成了這場大戲或兒戲的龍套。
主筆室
2017-08-14 07:40
新聞
政治
國內
「總統不要被司法院、法務部牽著鼻子走」國是委員:院部的改革方案未反映會議決議
總統蔡英文12日全程主持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的總結會議,推動檢察體系改革的許多國是委員向蔡直言,法務部的改革方案並沒有如實反映分組會議的決議,包括檢察官的定位、法官與檢察官評鑑的問題等;他們呼籲蔡要注意,「魔鬼藏在細節裡」、「不要被院部(司法院、法務部)牽著鼻子走」,如果官員把檢察官群體的利益放在社會利益前面,她主導改革的決心和誠意將受到懷疑。此外,也有委員建議蔡,依《憲法》第44條的權限,定期召開司改的院際協調會。
石秀娟
2017-08-12 21:59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司改會議總結》陳重言復出「確保」檢察官司法官定位不被翻案 張娟芬等7人離席抗議
在司改國是會議分組會議激烈辯論的檢察官定位問題延燒到12日的總結會議。在分組會議發表「退席」聲明,並未再出席分組會議的律師陳重言,出席了總結會議,他重回國是會議的一個理由是要「確保」檢察官身份在分組會議未被定位為「行政官」的結論不被翻案。但陳重言發言時,推動檢察官定位回歸行政官本質等檢察體系改革的作家張娟芬、律師尤伯祥、張靜、成大法律系教授李佳玟、台南地方法院法官陳欽賢、資深媒體人范立達、馮賢賢等7人離席抗議。
石秀娟
2017-08-12 19:03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司改總結會議》防檢察官濫權提案是否過關 關鍵在這兩人算是「退席」還是「辭職」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的總結會議將在12日舉行,司改委員張娟芬已要求處理與改革檢察體系相關的提案,因為這些提案在第3分組表決時,台大法律系教授林鈺雄、律師陳重言先後退出國是會議,表決門檻卻未隨之調整,結果表決未過半,沒有成為分組會議結論。籌委會已同意處理張的提案,陳3日指出,他將出席總結會議,他當時是「退席」,而不是「辭職」,不影響計票方式,總結會議不應該讓不該翻案的翻案,他將會出席,盼能確保之前的議決結果。
石秀娟
2017-08-05 09:00
新聞
政治
國內
日本檢察官徽章是「烈日秋霜」, 張娟芬:台灣檢察官對違法沒有一絲恥感
檢察官是法治國的守護人,但檢察體系內部運作卻不全然照法律走。在10日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3組會議上,檢察官代表林達坦承,上級檢察官應以書面指揮下級檢察官,但這個規定長期沒有落實。高等法院法官林孟皇也說,檢察事務的分配應召開檢察官會議,不是檢察長說了算,但真正這樣做的檢察署很少。
石秀娟
2017-05-17 16:4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司改國是會議非法律人居多 會後錄影上網不直播
經過約1個月的推薦、遴選及票選,將在20日登場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分組會議委員17日定案。負責籌備國是會議的國安會諮委林峯正指出,101名委員來自社會各界,5個分組各自的非法律人都超過法律人,司法改革不是法律人的專利,社會各界對司改的想法,都應該進到國是會議裡面來討論。
石秀娟
2017-02-17 21:14
新聞
國內
死刑是最嚴厲刑罰,張娟芬:判決應通過最嚴格品管
廢除死刑推動聯盟21日上午發表《台灣死刑判決報告:75位死刑犯判決綜合分析》,作家張娟芬在序文提到,「死刑判決對人民施加最嚴厲的刑罰,當然在品質上必須能夠通過最嚴格的品管」,但報告卻顯示,死刑判決遠遠不是大眾認定的「罪證確鑿」、「惡行重大才判死刑」,反而時常出現違反法學理論、國際公約、正當程序的狀況。
梁姍樺
2015-12-21 17:4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廢死盟公布死刑報告,多達一半案件證據有嚴重瑕疵
台灣首份死刑判決報告出爐,廢除死刑推動聯盟21日上午公布《台灣死刑判決報告:75位死刑犯判決綜合分析》,這份報告體檢台灣目前執行死刑現況,有高達一半以上的案件證據有嚴重瑕疵,長期投入廢死的作家張娟芬指出,在分析的67份報告中,有31件屍體或凶器沒被找到,她認為法院過於依賴被告自白是台灣刑事訴訟的老問題。
梁姍樺
2015-12-21 17:12
新聞
國內
獨立評論@天下撤文「星火燎原」作者群起抵制劃清界線
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黃丞儀,4日針對總統馬英九將前往新加坡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議題,投書至《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天下,卻在未獲得黃丞儀同意之下遭到下架。「獨立評論@天下」發表聲明希望「多元觀點並陳」,黃丞儀在臉書回應「乾脆把獨立評論收起來算了」,作家張娟芬、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吳介民、人民火大行動聯盟成員顧玉玲、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邱花妹等也要求撤下個人發表過的所有文章。
梁姍樺
2015-11-04 18:44
評論
國內
張娟芬專文:抽絲剝繭邱和順案
張娟芬研究邱和順案甚深,風傳媒連載四天後,一次匯整,讓讀者更能全貌看到邱和順案的疑點,以及司法判決的盲點。
張娟芬
2015-06-28 06:10
評論
張娟芬專文》邱和順案(4):令人顫慄的司法判決
柯洪玉蘭案與陸正案的有罪判決,不是建立在證據上,而是建立在自白上。這個也沒找到、那個也沒找到,那如何證明犯案?就用甲的自白去補強乙的自白,甲乙的自白又一起拿來補強丙的自白,也就是「三人成虎」的意思。邱案同案被告那麼多,成虎三隻有餘,可以組小虎隊了。判決十一萬多字,只見它在眾人的供詞裡鑽進鑽出,不然就是費盡唇舌解釋「為什麼沒有取得物證」。
張娟芬
2015-06-26 05:5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張娟芬專文》邱和順案(3):一個屍體,八個棄屍地點
1、自白
張娟芬
2015-06-25 05:5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