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性別差異 文章列表
#
性別差異
約 1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國會女性比例連外賓都敬佩!」鄭麗君:追求性別平等不是消弭性別差異
今(8)日為國際婦女節,衛福部社家署舉辦「女權30,從心自由」系列活動,以呼應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年度主題,聚焦《北京宣言暨行動綱領》近30年推動成果,並回顧我國自1996年至今透過公私夥伴關係,推動婦女權益和性別平等達成的進展。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日出席活動起跑記者會,致詞時強調,追求性別平等不是消弭性別差異,而是追求更民主的社會,讓每個人不論性別,都能成為自由的人。
鍾秉哲
2025-03-08 17:31
新聞
國際
中研院院士解開「自體免疫疾病」之謎!張昭雄之子張元豪:罪魁禍首是RNA分子「Xist」
由中研院院士、史丹佛醫學院教授張元豪領導的研究團隊,最近發表在科學期刊《細胞》的一篇論文,解開了一個困擾醫學界數十年的生物學之謎:為什麼紅斑性狼瘡與類風濕性關節炎這類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女性所佔比例遠遠多於男性?張元豪指出,罪魁禍首就是女性獨有的RNA分子「Xist」。
國際中心
2024-02-04 11:02
財經
熱議華爾街
經濟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戈丁,她的研究讓我們增進了哪些重要理解?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ClaudiaGoldin因她對勞動市場中性別差異的研究貢獻,獲得了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她的研究為我們揭露了哪些重要見解?
Two Money Lovers
2023-10-27 16:08
國內
制服繡姓名走入歷史!教育部正式發函各校:不得強制、不應有性別差異
校服繡姓名議題引起社會關注,教育部今(16)日證實已正式發函各校,要求於111學年度開始前,透過民主程序討論校內規章,須尊重學生意願,不應強制且不能有性別差異。
中央社
2022-06-17 00:3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選系前看過來》大學休退學率男女有別 為何這些科系留不住男大生?
大學休退學率居高不下,是近年來高教領域的熱門議題,事實上,綜觀過去15年來,我國男大生的休退學率,一直高於女大生,即使在傳統認為較適合男性的理工類科系也是如此,值此學測成績出爐、統測在即、高三生忙著大學申請選填志願之際,更值得探究。
吳尚軒
2022-03-23 09:00
風生活
心理
為何男人總愛插話,女人即使生氣也能保持微笑?8個常見性別差異,別再跟對方雞同鴨講
不知道你注意過沒有,男人和女人實際上各有自己的「性別語言」,也就是說,男人和女人在許多時候,語言並不相通。下面簡單列舉幾點不同。
崧燁文化
2021-11-22 08:30
風生活
心理
學生時期就該好好讀書,不要談戀愛?他的一席話,道出零經驗有多慘
前陣子,和五專同學聚會,聊到專二的班導;時過境遷,當年被他羞辱痛罵的回憶,一個個被翻出來當作笑談。不過說起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說過的這麼一句話:
方格子 Vocus
2021-02-26 18:02
新聞
國際
「戴口罩丟臉、不酷、軟弱?」新冠病毒對男性威脅更大,科學家告訴你為什麼:男性不愛洗手、不戴口罩
莫妮卡和愛德華多(均為化名)是巴西的一對夫婦。兩人因戴口罩問題發生爭執。
BBC News 中文
2020-07-20 18:10
新聞
國內
調查
保障平權法律說了算?土地繼承男性一面倒 全台就這縣市女性略勝一籌
根據內政部統計,2016年全國87萬562筆因繼承取得土地所有權的登記,其中男性繼承人達50萬2953筆,遠多於女性36萬7609筆,性比例136.8。
黃天如
2020-07-06 08:40
新聞
國內
財經
下班經濟學
職場上的性別差異…男性平均薪資多於女性,工時過長比率卻也較高
儘管台灣勞工法定正常工時已經縮短為每週40小時,但主計總處調查,去年我國仍有5.2%受僱者每週經常工時達50小時以上,其中男性工時過長比率又比女性來得高,不過平均薪資卻也相對較多。
林彥呈
2020-06-22 11:12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病毒面前,性別不平等(大不平)
性別平等是近年國內外關注焦點,醫療領域也如此。聯合國新發布的2018年性別不平等指數中,在生殖健康、賦權及勞動市場3個領域中,台灣性別平權亞洲第一,世界排名第9。
陳怡朱
2020-03-14 05:3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性別差異是後天建構,而非天生註定
獲得勵馨基金會「Formosa女兒獎」與「數學科技獎」的羅東高中學生邱萱於頒獎會後接受採訪時表示:高中選組時許多女生朋友因為社會的期待、家人等原因放棄自己拿手的理科,希望社會可以因為自己的興趣而不是性別選擇自己的未來。這句話道出了許多年來性別刻版印象與性別歧視的來源,家人與社會是每個人社會化必經的過程,因此家人與社會的期待將塑造出人們對於自身的期待,如果普遍認為女性不適合走理工路線,女性在選擇該領域時勢必會受到種種阻礙,隨著臺灣近幾年性別意識的高漲,性別決定科系與工作的傳統意識將逐漸獲得改善。
張訓譯
2018-10-16 05:20
風生活
職場
換個性別,工作上被對待的態度居然大有不同!LinkedIn 研究發現這個小差異帶來的大影響
雖然我們不願承認,但是工作中的性別差異仍存在,特別是履歷中更是如此。從踏入工作職場之前到之後,女性的自信不足是美國職場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可能都以為自己沒什麼性別刻板印象,不過職場中的男女認知竟然可以有這麼多差異,甚至影響到我們的求職職位、升遷加薪之路。多認識這些問題一點,才能更靠近一個讓男女工作者都盡情發揮實力的工作環境!
JANDI
2018-04-19 15:59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年改忽略性別差異? 民團:女性貧窮化風險仍高於男性
婦女新知基金會、台灣女性學學會、台灣人權促進會等19個民間團體今(23)日聯合表示,行政院性平處的年金性別影響報告清楚顯示,女性貧窮化的風險仍高於男性,年金改革制度總是忽略傳統性別分工及家庭照顧責任,對女性經濟安全有不利影響。
梁琬渝
2017-01-23 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