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種族主義 文章列表
#
種族主義
約 29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模範少數族裔神話破滅?最新美國民調:多數亞裔自認不安全,5年內將被歧視
美國的「亞裔美人基金會」1日公布民調,4成美國民眾認為亞裔對原國籍忠誠度高於美國,4個美國人中,有1人關切華裔美人對美國社會與國家安全的威脅。
中央社
2025-05-01 14:03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觀點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台版「亞速營」與他們的產地
「社會病了」,這是25日內政部前聲援陸配亞亞記者會,學者、左翼聯盟秘書長黃德北發言最開頭說的4個字。但他要把這4個字說完,卻極其艱辛。因為外圍滿滿的抗議者,聲嘶力竭地不斷痛罵「共匪」,「你才病了」,甚至集體吶喊著「8964」這串數字。可是他們不知道,或根本不在意,時任《自立晚報》記者的黃德北,正是「8964」在廣場上的親歷者,後來還被關在秦城監獄9天,盡顯台灣抗中民粹去歷史、去脈絡的荒謬。
張鈞凱
2025-03-31 06:10
評論
國際
政治
風書房
大寫的「社會正義」對言論自由帶來寒蟬效應:《左膠是如何煉成的》選摘(2)
大寫的「社會正義」運動對社會的影響,已經變得愈來愈難被輕忽,特別是以「身分政治」或「政治正確」的形式出現時。幾乎每天都會出現某人被解僱、「取消/停用」(canceled),或者在社群媒體上受到集體霸凌的故事,原因通常是某人曾說過或者做過一些被視為性別歧視、種族主義或者恐同(homophobic)的事情。有時這當中部分的指控是有根據的,而且我們當然也可以自我安慰說,那個跟我們完全不同價值觀的偏執狂,已經因為她或他的仇恨觀點而得到了應有的「報應」云云。然而,愈來愈常出現的狀況是,這些控訴往往是有高度解釋性的,當中的理由常常是被惡意曲解的。甚至,有時這些事件會令人感受到,任何一個動機良善的人,即一個重視普遍自由和平等的人,也可能會在無意中說出了某些違反這種新的話語規定的言論,然後就會對其職業和聲譽帶來一種毀滅性的後果。
海倫・普魯克羅斯
2025-01-12 05: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關中專文:強權即公理─這就是美國
編按:前考試院長關中於去年中出版《強權即公理:這就是美國》一書,並於九月舉辦座談會。本文為作者於座談會中演講稿,授權轉載。
關中
2025-01-11 07:00
新聞
國際
美國大選》「台裔美國人」怎麼看川普與賀錦麗,他們會投給誰?
隨著美國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台裔美國人,亦即「台美人」(TaiwaneseAmericans)的選擇成為了海内外台灣人熱議的話題。在這場關乎美國內政及美中台三角關係未來何去何從的政治競賽中,不同意見的聲音交錯,展現出台灣移民群體中多樣的觀點與情感。
BBC News 中文
2024-10-31 09:17
新聞
國際
歷史
巴黎奧運性別風波》專家:有色人種女運動員遭為「男」,與種族歧視有關
阿爾及利亞拳擊好手克莉芙上週在巴黎奧運女子66公斤級4強戰晉級後,情緒激動地流下眼淚。她與台灣拳擊手林郁婷成為本屆奧運的焦點之一,兩人實力強勁,已確保至少獲得銅牌,但網路上卻充斥著對她們性別與參賽資格的質疑。
蔡娪嫣
2024-08-05 20:1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新種族主義正撕裂美國
4月17日美國校園「挺巴勒斯坦」示威活動從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發起至今,已經蔓延成為全國性校園示威活動,「挺巴」學生抗議以色列攻擊加沙,校園暴力衝突升溫。據美聯社統計,自4月18日以來,全美已有2600多人在校園示威中被捕。
秦尚
2024-05-17 06:00
評論
國際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仇亞風潮迭起,亞裔資源中心應運而生肩負對抗使命
疫情後至今,全美仇亞犯罪有明顯減少,人們似乎覺得這場反亞裔危機已經消退,但事實並非如此,反亞裔的仇恨和暴力依然猖獗,特別是在紐約。非營利組織「美國亞裔基金會」(TheAsianAmericanFoundation)7日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紐約市的亞裔群體在過去的12個月裏,有超過一半的人遭受了種族仇恨行為,許多人不得不通過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來避免成為仇恨行為攻擊的目標。「美國亞裔基金會」首席執行官陳諾曼(NormanChen)在公佈這項調查的新聞稿中表示,2020年開始加劇的反亞裔仇恨言論和暴力並沒有停止。「我們從針對紐約亞裔居民的持續仇恨、暴力和不信任中看到了這一點。針對我們(亞裔)群體的他者化不僅助長了公共場所中存在的歧視和偏見,更腐蝕了為亞太裔(AAPI)爭取公平和包容的努力。」
馬瑞
2024-03-29 05:3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石之瑜觀點:種族主義、性騷、台獨—民進黨的三合一
許銘春主張以印度東北膚色較白的基督教人口,作為台灣可招募的移工理想對象,但她說她沒有種族歧視的意思。
石之瑜
2024-03-06 06:5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自由民主人權,行政立法司法─這兩套都腐敗不靈了
美國一面倒的軍事支援以色列、在聯合國以一票否決各國巴以停火,善待巴勒斯坦人的提案、公然放任以色列進行種族屠殺。引起民意反彈,遊行抗議。為了害怕得罪盎猶資本財閥,紐約華爾街的金融、銀行及律師機構公然下令,員工不准在辦公室討論巴以衝突以及反猶反以的議題,違者開除去職,一時華爾街機構的員工噤若寒蟬。哈佛大學的學生組織發動善待巴勒斯坦人的呼籲,貼海報發傳單。盎猶資本財閥要求哈佛大學交出學生領袖的名單,公佈並恐嚇名單上的學生,將來永不僱用,一時哈佛大學及學生噤若寒蟬。
成吉鹿
2024-02-13 06: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VIP
政經解密
林庭瑤專欄:跳一曲「科目三」,便能舞統台灣?
當前,「中國介選」經過民進黨的強力宣傳操作,成了2024的選戰代名詞。不但眾多里長接受對岸落地招待被提訊事件,無限上綱到「中國籍是原罪」,香港媒體的陸籍記者來台碰釘子,只能觀戰不能採訪。乃至於,最新網路流行的廣西民間舞蹈「科目三」,竟也被綠營視為「舞統台灣」的認知戰工具。
林庭瑤
2024-01-06 06:40
新聞
國際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哈佛校長辭任後,百年名校何去何從?
ClaudineGay周二辭去了哈佛大學(HarvardUniversity)校長一職;在此之前的幾周裡,她一直因為剽竊指控和對校園反猶問題應對不力而飽受批評。
Melissa Korn
2024-01-05 10:00
新聞
國際
國內
印媒關注台灣歧視移工言論 當地學者憂中國認知戰、種族主義影響合作
我國將與印度簽署勞務合作備忘錄(MOU),計劃按需引進印度移工。不過外電誤稱台灣即將在年底引入多達10萬人,在網路上引發廣泛討論,擔憂大量印度移工湧入,將影響台灣社會治安甚至危害女性安全。台灣內部的負面反應受到印媒關注,擔心台灣對南亞移工有種族主義之虞。當地學者更呼籲新德里當局在與台方談判時,應納入打擊種族主義和歧視的機制。
蔡娪嫣
2023-11-23 19:10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黎蝸藤專欄:兩國方案是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唯一出路
加沙危機爆發以來,牽動全世界的心。猶太人被哈瑪斯虐殺綁架固然令人激憤;加沙地區的無辜平民在以軍反擊中不幸喪生,也同樣令人悲痛。從1947年聯合國以巴分別建國方案為起點,巴勒斯坦問題持續超過75年,至今不但尚未解決,還屢屢爆發大規模衝突,成為中東亂源之首。無論戰事結局如何,哈瑪斯的這次恐怖襲擊,已永遠改變了中東的局勢,再也不可能回到從前。
黎蝸藤
2023-11-09 07:10
VIP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黎蝸藤專欄:蘋果辱華風波背後的種族主義
近期發生了所謂「蘋果公司客服辱華」爭議。蘋果公司的一幅放在網路上的客服人員宣傳照,因為長相像亞裔男性,又有一條辮子。中國民族主義網民認為,蘋果客服故意用辮子諷刺、「刻板化」和「醜化」中國人,「找個長得這麼醜還留辮子的中國男人」代表中國形象,這還不是赤裸裸地「辱華」!於是民族主義網民就展開對蘋果的批判,要抵制蘋果產品。
黎蝸藤
2023-10-04 07:1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朱敬一專文:從「民族重建」思考台灣的永續民主
《民族重建》英文版是2003年刊出,原書名:”TheReconstructionofNations:Poland,Ukraine,Lithuania,Belarus,”中文版拖了20年,到2023年才由「衛城」完譯。作者是《血色大地》一書的作者,耶魯大學歷史學系講座教授TimothySnyder.Snyder精研中東歐歷史,其《血色大地》一書深刻描述東歐諸國在廿世紀遭受德國人、俄羅斯人來回幾次的屠殺,慘絕人寰。
朱敬一
2023-08-24 07:10
新聞
國際
烏克蘭戰爭相關報導,成為2023普立茲新聞獎大贏家
本年度普立茲獎的頒獎儀式上,有關俄羅斯對烏克蘭侵略戰爭的報導備受矚目。兩個最重要獎項由《紐約時報》和美聯社記者獲得。
德國之聲
2023-05-10 18:29
新聞
國際
川普對趙小蘭進行種族主義攻擊 共和黨憂拉攏亞裔選民努力受挫
美國共和黨目前主要總統參選人前總統川普,近月對聯邦參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之妻、曾在他內閣擔任運輸部長的趙小蘭發動連串種族歧視攻擊,同黨議員擔憂恐影響亞裔選民支持。
中央社
2023-01-29 21:00
新聞
國際
「他如果踢進就是法國人,如果沒踢進就是非洲人」 一位球星的遭遇凸顯種族主義陰魂不散
法國隊的科曼在世界杯決賽中罰丟了一個點球。在法國決賽輸給阿根廷後,推特和臉書等社媒上充斥著對這位非裔球員的種族主義謾罵。這類針對黑人球員的網暴事件此前也有發生。
德國之聲
2022-12-21 03:00
國際
歷史
黑人不該游泳?過往的種族隔離與階級影響 英國竟有95%非裔成人不會游泳
夏日炎炎,許多人喜歡和三五好友一起去泳池或溪邊海邊戲水游泳,然而在英國和美國,由於過去對不同種族的差別待遇,以及曾經實行的種族隔離政策,非裔族群沒有足夠的資源在安全的環境學習游泳——正規的游泳課和公立泳池對許多非裔家庭來說,是負擔不起的奢侈。這不只是經濟議題,更關乎性命,因為對14歲以下的兒童來說,溺死是五大死因之一。
劉俞妗
2022-08-10 17: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