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醫療體系 文章列表
#
醫療體系
約 7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財經
川普大砍藥價,台灣在海嘯第一排?專家示警3危機:醫療體系將進入惡性循環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簽署行政命令,引進「最惠國」(MostFavoredNation)定價模式,用以降低美國處方藥成本,包括處方藥和藥價可以立即下降30%至80%。對此,財經專家游庭皓在臉書發文指出,這對台灣恐帶來3項衝擊,整體醫療體系也將因此進入惡性循環。
張庭維
2025-05-13 12:22
風生活
即時
台灣急診大崩潰!病患「來不及住進加護病房就身亡」…專家揭醫療亂象「登上國際期刊」
全球最悠久及最受重視的同行評審的醫學期刊《刺胳針》(TheLancet)今(26)日刊出一篇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師李景行、許漱白投書的文章,揭露台灣自今(2025)年初因流感、諾羅病毒爆發引發醫療危機,導致急診壅塞、人力短缺,再加上護理人員過勞離職潮加劇、加護病房關閉,醫療體系面臨骨牌效應。文章曝光後頓時引起海內外醫界關注,更被諷為另類的「讓世界看見台灣」。
古靜兒
2025-04-26 14:4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醫療健康
觀點投書:「喬病床文化」─台灣醫療亂象公開的秘密!
台灣的醫療體系早已積弊已久,而在近日沸沸揚揚急診室崩潰的醫療危機中,除了政府的無作為與高層官員的傲慢態度,另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民意代表將「幫民眾喬病床」視為政績的一部分,甚至成為選民服務的重要KPI(關鍵績效指標),進一步助長了醫療資源分配的不公。
苑丹東
2025-03-11 06:10
新聞
政治
國內
醫療健康
台灣急診爆滿問題出在哪?醫對比日本醫療體系 點出4關鍵:只做一半
流感、諾羅病毒在近期流行,造成全台各地醫院急診壅塞、爆滿,讓本就不太有餘裕的醫療量能又更加吃緊。對此,精神科醫師沈政男在臉書發文對比日本醫療體系,點出台灣醫療4大問題,直言台灣政府想模仿,但是四不像,只做了一半。
陳明遠
2025-02-24 20:00
風生活
即時
健康
旅遊
娛樂
日本
大S為何不能住院?被救護車載走「半夜又送回」 在日醫生嘆:日本醫療3關鍵恐致錯過救治時機
藝人大S(徐熙媛)在日本旅遊期間因流感併發肺炎驟逝,享年48歲,此事震驚社會,不僅讓親友與粉絲無法接受,也引發外界對國外醫療體系的關注。由於大S多次求醫卻未能及時住院,醫界認為日本嚴格的分級醫療制度、外國患者就診困難以及語言溝通障礙,可能影響了治療時機,進而造成憾事。
張啟敏
2025-02-04 12:15
新聞
政治
國內
玉里模式》100公里的最遙遠距離!全台最具代表性精神醫療體系 精障患者也能重返社區
退輔會轄下台北榮總玉里分院為南花蓮地區綜合和醫院,由於從玉里前往花蓮市醫院距離100公里,往南到台東市區也差不多距離100公里,這對於高齡化問題嚴重的偏鄉來說,絕對是「最遙遠的距離」。不過隨著近年北榮逐漸強化玉榮的醫療量能,事實上,玉里分院已經成為全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精神專科教學醫院,甚至衍伸出一套屬於自己的「玉里模式」。
張曜麟
2024-12-22 08:40
新聞
國內
財經
商業
AI
「站穩AI基本功,讓國際看到!」長庚醫療體系總執行長潘延健,推動AI為醫療轉型
長庚醫療體系創立近半個世紀,是台灣最重要的醫療院所之一。醫療科技日新月異,當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AI也飛快進展,長庚醫療體系是如何應用AI,在這場技術革命裡跟上時代腳步?《風傳媒》專訪長庚醫療體系總執行長潘延健,他以這句話做為開場白:「我想除了效率之外,我們還追求服務更完善,而且治療更精準」。
周岐原
2024-11-20 10:20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台北
禾馨女醫認「刺穿子宮」害患者喪命!Cheap一查背景驚「是波波醫師」
判決指出,禾馨新生婦幼診所的劉姓婦產科醫師於2023年9月14日上午8時左右,替一名女性患者進行子宮鏡手術時因操作疏失,意外刺穿患者子宮並傷及右側髂動脈,造成患者心跳與血壓驟降,儘管患者隨即被送往台大醫院急救,仍於當日下午1時41分宣告死亡。
黃卓霖
2024-11-08 16:38
地方新聞
高雄
高醫舉辦醫療體系韌性醫療與AI創新高峰會 聚焦智慧醫療發展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下稱高醫)與高雄醫學大學於今(12)日舉辦「醫療體系韌性醫療與AI創新高峰會」,匯聚了來自政府、產業界及學術界的領袖與專家,共同探討智慧醫療的最新發展與未來趨勢。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林靜儀、陽明交通大學盧鴻興教授也受邀出席並進行演講,高醫醫療體系亦以「高醫醫療體系智慧醫材與AI賦能醫療創新」為主軸,分享近一年來智慧醫療的最新成果,在智慧醫療前瞻性議題、應用案例和未來發展趨勢與來自各方的先進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徐炳文
2024-07-12 15:53
新聞
國際
「這麼多人滿分,一定是洩題!」印度醫學院入學考試驚傳舞弊,全國憤怒考生上街抗議
印度大選歷經一個多月的投票期,終於在6月1日落幕,未能單獨過半的印度人民黨(BJP)以慘勝收場。印度教育部長普拉丹(DharmendraPradhan)6月24日前往下議院「人民院」(LokSabha)宣誓成為下議院成員,期間反對派議員高呼「NEET」和「恥辱」,因為醫學院入學考試今年驚傳洩題,全國各地都有憤怒考生上街示威。
劉俞妗
2024-07-03 10:00
新聞
政治
落實趙少康政見「健保1點換1元」 藍委將提「健全醫療發展特別條例」
2024年總統立委大選期間,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曾提出健保一點換一元政策,備受醫藥界好評,新科立委廖偉翔今(21)日在臉書貼文表示,這幾年因為健保點值問題,造成血汗醫護、人力流失嚴重,不僅造成醫療危機,更是國安危機,健保總額制度所帶來的浮動點值過低問題,造成醫護界長期的不滿,尤其當做得越多領的卻越少,因此他將提出「健全醫療發展特別條例」,希望透過制度設計,讓醫療體系重回良性競爭,並且保障點值0.95元,並向1點1元邁進。
戴祺修
2024-03-21 17:58
風生活
即時
中國醫療體系也爆雷?山東醫院欠薪半年多…院長道歉要「絕食」:緩解我對員工的愧疚之心
中國近年陷入經濟危機,不少企業紛傳挺不過債務問題宣布倒閉,山東省陽谷縣一間「魯南西醫院」被爆已經欠薪超過半年,院長甚至宣布自己要「絕食」,才能緩解他對員工的愧疚之心。相關消息和影片在網路上瘋傳,引起各界討論。
陳怡穎
2024-02-01 14:47
新聞
政治
外媒報導稱「台灣健保正在崩潰」 北榮抗議:與原訪談差異甚大
美國網路媒體Vice近日推出影片,訪問多名北榮醫師,報導台灣世界級健保正崩潰議題。北榮不滿發出2點聲明,與原訪談主軸和內容差異甚大,令人錯愕,深感遺憾,已表達強烈抗議。
中央社
2023-10-22 09:30
地方新聞
南投
預防勝於治療 秀傳醫療體系到信義鄉推動健康促進
竹山秀傳醫療體系總裁黃明和計畫將「線西健康促進」經驗,複製到南投縣信義鄉,將「預防勝於治療」帶進南投,縣長許淑華樂觀其成,希望未來以信義衛生所為據點,加強健康促進,並希望結合送餐、長照、健檢及醫療,強化偏鄉醫療服務。
王秀禾
2023-10-02 21:28
新聞
國際
墨西哥最高院維護墮胎權,允許聯邦醫療體系提供相關服務
墨西哥最高法院6日推翻一項將墮胎視為刑事犯罪的聯邦法律,維持先前認定墮胎罪違憲的裁決,同時允許聯邦醫療系統為墮胎提供服務。
中央社
2023-09-07 13:44
地方新聞
諾華共同舉辦「健康永續與醫療淨零之展望」分場論壇 攜手醫療體系推動台灣邁向永續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醫院協會、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與跨國製藥業龍頭的諾華藥廠攜手於2023年「亞太永續論壇(SDGsAsiaForum)」盛會,共同舉辦「健康永續與醫療淨零之展望」分場論壇在7月21日登場。衛生福利部張雍敏主任秘書及邱泰源立法委員共同出席此次分場論壇活動,望能齊力推動健康永續與醫療淨零,為台灣邁向永續盡一份力。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2023-07-26 17:04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專欄
楊駿專文:何謂理想醫療體系?
「健康」和「醫療」無疑是二十一世紀人類最關注的問題。生物醫學科技在近數十年的急速發展,以及相對和平的世界政局,令人類的壽命普遍得以延長,並對健康有更大需求。加上近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醫療服務更成為各國政策的重中之重。然而,對一個社會來說,什麼才是一個「好」的醫療體系呢?
楊駿
2023-06-28 05:40
評論
國際
國內
風書房
專欄
周穎政專文:新加坡醫療體系作為他山之石
很高興有機會跟台灣讀者介紹這本好書。新加坡醫療保健體系的特殊性,雖然長期以來受國際學術圈的關注,但以強調個人責任設計出的保健儲蓄(Medisave)搭配巨災保險制度,對於台灣讀者卻較為陌生。這本書可以協助台灣的產業界、學者、官員以及關注健保改革的民眾,了解他山之石。當然,對於目前入不敷出、醫界抱怨連連的台灣健康保險制度,這本書也可提供重要的教材,讓台灣重新省思檢討未來改革的方向。
周穎政
2023-06-27 05:40
評論
國際
公共政策
國內
風書房
專欄
張鴻仁專文:新加坡醫療體系之政治經濟學
新加坡的醫療體系是世界唯一,更是台灣企業界的最愛。依照自己的付費能力決定購買什麼樣的醫療服務,世界級的醫療品質,而且,完全沒有台灣健保的浪費。除了企業界,在醫界也有不少的粉絲。一般而言,愈右派、經濟能力愈佳的,愈喜歡新加坡制。
張鴻仁
2023-06-26 05:4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專欄
林韋地專文:市場經濟向左走─新加坡醫療體系與管治模式
新加坡在對抗Covid疫情期間展現驚人的韌性和典型的務實主義風格,從初期的嚴控清零,到以最快速率完成高疫苗接種覆蓋,轉為與病毒共存模式,成為亞洲最快與西方接軌開放邊境和放寬防疫措施的經濟體,同時維持非常低的死亡人數和死亡率。
林韋地
2023-06-25 07:1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