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鎖國 文章列表
#
鎖國
約 10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兩岸
財經
北京觀察》格力董明珠「海歸間諜論」引爆輿論,官媒與民間激辯信任危機
「絕不用海歸派,只在國內高校裡培養自己的人才」「海歸派裡有間諜,我不知道誰是誰不是」這是大陸民企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4月22日舉行的格力電器臨時股東大會所言,此舉引發大陸官民和輿論嘩然。
田暢
2025-04-29 14:55
新聞
國際
「這裡沒有網路、沒有提款機、禁止侮辱領袖!」鎖國長達五年,北韓終於對西方遊客開放
禁止侮辱領袖,禁止攻擊意識形態。不要發表見解。
BBC News 中文
2025-03-04 12:15
地方新聞
台北
張啟楷可望列民眾黨不分區 幫柯P解鎖國家預算黑盒子
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名單即將揭曉,除黃國昌入列且未來可能轉任法務部長,擅長財經和總預算的資深名主持人張啟楷擔任柯文哲國政顧問,提供專業政策,並密集主持柯文哲下鄉的廟口開講,可望和陳昭姿、黃珊珊、林國成等人成為民眾黨不分區立委亮點。
何長澤
2023-11-17 11:05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商業
經濟
美國人送火車模型炫耀國力,日本人隔年就自製成功:鐵路如何讓日本從封閉變強國
日本第一條鐵路1872年(明治5年)10月14日在新橋(現在的汐留)橫濱段通車,今年將迎來150周年。明治維新後短短5年內誕生的官營鐵路,其背景是新政府想迅速擴大鐵路網,實現富國強兵、殖產興業,追趕歐美列強的強烈願望。
nippon.com
2022-11-19 15:20
新聞
政治
解除防疫鎖國政策首日 衛福部:密切監測變化,做好國境解封配套工作
行政院院長蘇貞昌今(13)日在行政院聽取衛福部「COVID-19疫情現況及開放準備」,衛福部表示,全球疫情持平,惟仍顯嚴峻;本土疫情仍處於高點,連假後可能再上升,應持續密切監測疫情變化,維持醫療量能,保護脆弱族群,並做好邊境管制措施放寬後相關應變及配套工作。
黃信維
2022-10-13 20:32
新聞
國內
全台「實質解封」急診塞爆 醫急喊:我錯了!現在已經開始還債了
隨著新冠威脅受到控制,我國跟上全球腳步,逐步解封各項防疫措施,包括下月將大幅放寬防疫鎖國,口罩令也傳出有望鬆綁。對此,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日前曾預言「今年冬天的兒童急診應該不好過」,因為各種感染症狀可能在冬天齊發,然而27日他改口稱自己錯了,「不用等到冬天,現在秋天的兒童急診已經開始人滿為患」,直言已經開始「還債」了。
陳煜
2022-09-28 22:39
新聞
政治
BA.5已成國內主流病毒株 衛福部:持續嚴密監測疫情趨勢
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今(15)日早上於新聞中心舉行,政委兼發言人羅秉成主持,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出席。行政院院長蘇貞昌今日在行政院聽取衛福部「COVID-19疫情現況及應處作為」。衛福部表示,近期全球疫情趨緩,惟仍可能再回升,BA.5變異株已為目前主流株;國內疫情增溫,且採檢陽性率上升,中秋連假期間人群南北交流,傳播風險提高,須持續嚴密監測疫情趨勢,並超前部署不同疫情變化的因應措施,及政策調整的各項準備。
黃信維
2022-09-15 19:09
新聞
國內
台灣解除「防疫鎖國」跨大步!指揮中心通過「0+7」出入境團客指引
全球疫情趨緩,後續變種病毒也未形成太大威脅,各國更早已邁入共存,不過相對於日韓大規模鬆綁,台灣解封速度原地踏步,引起各界不滿。對此,總統蔡英文日前請行政院評估開放邊境時程表,交通部觀光局今(14)日證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通過「旅行業辦理出(入)境團體旅客操作指引」。
陳煜
2022-09-14 22:27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中共二十大》中國學界熱炒階級鬥爭、明清鎖國、義和團,為「極左」復辟、「批鄧」鳴鑼開道
北京官辦的中國歷史研究院近期發表一系列引起輿論關切的文章,被指意在為明、清朝代的「閉關鎖國」、清末義和團運動、毛時代的「以階級鬥爭為綱」等早已被官方和民間否定或摒棄的歷史舊賬翻案。有分析認為,拋出這些文章的時間是刻意挑選的,顯然是為仍有變數的中共20大再次「批鄧」、否定改革開放營造輿論,同時為重拾毛澤東「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極左路線進行試探。觀察人士呼籲人們警惕極左思潮新動向,稱其正在進行有組織的系統性借屍還魂。
美國之音
2022-09-12 22: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閉關鎖國」是硬道理?中國學者被指「借古諷今」力挺習近平清零、封鎖政策
近日,中國歷史研究院一份有關明清「閉關鎖國」政策的文章在網絡引發爭議,有網友認為該文為閉關鎖國政策翻案,是要借古論今支持中國目前嚴格的清零政策。
BBC News 中文
2022-09-08 22:00
新聞
政治
日韓大規模鬆綁邊境,台灣解封原地踏步!知情官員辯:考量醫療量能
隨著全球邊境逐漸鬆綁,台灣的邊境開放速度相對緩慢,僑界近期也發聲,希望對於邊境開放可以有近一步的檢討。有一知情官員指出,台灣開放邊境速度較慢、較晚,其實與台灣疫情的發生、往上期間與其他國家相比較晚有關,並稱新一波疫情無論國內外都在上升,強調要「考量台灣的整體醫療量能」,包括有確診的病患居家隔離、有到醫院需求的人都要照顧到全面,雖然新型變異株致死率、重症率都較低,仍要預防醫療量能不足等問題。
黃信維
2022-09-04 21:36
新聞
國內
ETtoday民調》鎖國才安心?7成民眾認為入境檢疫至少維持7+7
邊境防疫措施將放寬,行政院長蘇貞昌5月31日宣布,從6月1日起,入境旅客只需進行唾液篩檢,不需等待PCR結果。據《ETtoday新聞雲》最新民調指出,有70.3%受訪民眾認為國外入境檢疫政策應維持7+7(入境居家檢疫7天、第8天起接續自主健康管理7天)或更嚴格的措施,僅23.9%民眾認為可放寬。
蔡佩珈
2022-06-01 00: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從嚴限制公民出入境 官方稱「防疫所需」,網友痛批「鎖國」
近日,有網路傳言指中國已經停辦護照、還對綠卡剪角禁止公民出境,引起廣泛關注。不過中國當局回應稱,這些傳言都是假消息,但中國確實仍在實施從嚴從緊的出入境政策。
BBC News 中文
2022-05-18 17:09
風生活
今日新增1209例本土確診!台灣其實可以不用與病毒共存,醫師嘆「本來可以全身而退」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5)日宣布有本土確診1209例,境外移入75例,總共1284例確診,確診人數中,新北市有328例,桃園市有290例,花蓮縣有146例,台北市有140例,高雄市有58例,基隆市有48例,宜蘭縣有40例,台中市有33例,台南市及台東縣有22例,屏東縣有20例,新竹市有18例,苗栗縣有16例,新竹縣有15例,嘉義縣、彰化縣以及雲林縣各有3例,嘉義市有2例,南投縣有1例。
李紹瑜
2022-04-15 22:07
風生活
新增4例本土確診!新冠肺炎最終流感化,就不用戴口罩?醫師籲:別學歐美國家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1)日宣布有本土確診4例,境外移入45例,總共49例確診。
黃寶萱
2022-02-21 22:07
風生活
新增10例本土確診!他曝確診後痊癒完整經歷,揭擊垮台灣人的其實是「病態緊張感」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9)日宣布有本土確診10例,境外移入44例,總共54例確診。
黃子瑄
2022-01-19 22:04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從高端鎖國看「社會惰化」的政客金句
中央疫情指揮官陳時中回應施打高端民眾無法出國爆出「要不然要怎樣」金句,他在事後表示講得不好卻未公開致歉,回顧先前類似言論已非首次,身為政府官員竟如此傲慢,也凸顯了「社會惰化」現象。
蔡哲明
2021-12-09 05:30
風生活
本土確診+0!憂Omicron入侵「各國關閉邊境」,重症醫曝更該做1件事
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3)日宣布有境外移入11例,總共11例確診。
楊明允
2021-12-03 14:01
風生活
Omicron持續擴散,傳染力恐是Delta的500%!醫師籲指揮中心趕緊下達這政策
Omicron在南非持續擴散,許多國家也陸續祭出關閉國境的防疫措施;Omicron被各界預測具有比Delta更強大的傳染力,全球勢必提高警戒。對此,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認為,國內目前的首要之務應為封鎖國門,且面對春節預估大量的回國人數,他也呼籲指揮中心,「趕快把7+7收回來,改回14+0吧」。
楊明允
2021-12-01 11:07
風生活
日本出現首例確診Omicron變異株!30歲男從納米比亞入境,今起將鎖國1個月
日本今(30)日確認首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新變異病毒株Omicron的確診病例,是一名本月28日從非洲南部國家納米比亞入境日本的30多歲男性。
中央社
2021-11-30 16:02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