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陳誠 文章列表
#
陳誠
約 2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配人選郝柏村點鴛鴦譜:《暗潮─二月風暴》選摘(4)
因而,這次非主流派起事,郝柏村不支持蔣緯國,改而希望陳履安出頭,當林洋港副手。不過,李煥卻不支持陳履安。李煥黨務系統出身,與陳誠軍政系統扞格不入。以至於,後來非主流派開會,只要提到陳履安,李煥就不參加。臨中全會之後,非主流派幾次密會,李煥都缺席,搞不定結局。
王駿
2024-12-12 05:1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內閣制陳李林連轟三炮:《暗潮─二月風暴》選摘(3)
國民大會共有國大代表七百多位,其中,僅少數為定期改選,其他絕大多數均是終生職。民國三十六年十一月,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原則上,每個縣選出一位國代。政府遷台後,這批人成了終生職,六年集會一次,選舉總統、副總統。國民大會除了選總統、副總統外,其他功能有限,就是六年用一次,用完了放回櫃子裡。
王駿
2024-12-11 05:10
VIP
兩岸
軍事
藝文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事先知道要打?八二三前陳誠要挪兩億元加強金馬戰備被立院否決 氣到遞辭呈
今年八二三的金門格外熱鬧,主要是國民黨提名的總統參選人和侯友宜,和準備自行參選總統的郭台銘,兩方都要取得藍營正統代表人的角色,特別重視八二三和金門的象徵意義。
吳燕玲
2023-08-23 09:2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陳誠一見就喜歡的地方,成為黨政集結點:《再見‧草山》選摘
前參謀總長陳誠即將來臺休養,臺省當局已在草山代為備妥住所,又東北剿匪副總司令羅卓英抵臺業已三週,今日前往新竹。
吳亮衡
2022-09-22 13:1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王克雄觀點:如何證明蔣介石是二二八元凶
文化部長李永得於2021年9月13日上廣播節目表示,中正紀念堂是要處理,但應具備「歷史評價的完備」及「法治程序的完備」。李永得認為,蔣介石的功過大家見仁見智,但無論什麼樣的評價,都應該經過司法途徑,才能作為公權力執行的依據。這是接續他在1月20日所言:「現在抗議者立場稍趨向溫和,不主張拆館與拆銅像。」
王克雄
2021-10-24 07:0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歷史
觀點投書:白崇禧──卸下兵權猶能相忘於江湖的真漢子
近日拜讀了白先勇先生及廖彥博先生的大作《白崇禧與蔣介石》共3冊,書中從白崇禧將軍的角度,一窺百年前白蔣兩位民國風雲人物從相知相惜到互視仇寇,長達半世紀的恩怨。
單永信
2021-08-22 05:4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林孝庭專文:從封閉到開放,兩岸從未間斷的「密使」
兩岸之間透過香港或其他第三地進行似有若無的接觸傳聞,在一九六六年中國大陸發生文化大革命之前,一直沒有中斷,蔣經國在日記裡多次提及曹聚仁來函,而陳誠、黃少谷等黨政要員也都收到來自對岸周恩來、張治中、傅作義等人的私函,內容涵蓋國共第三次合作、外島停戰、北京援台、雙方換俘以及台灣派團前往大陸交流等,其中較值一提的是,包括一九五八年十一月曹聚仁代表北京向台北提議,以一九四九年被中共俘虜的前國民黨將領黃維、杜聿明與康澤等十人,交換遭蔣介石軟禁的張學良,以及中共以兩億美元購買在台故宮文物。
林孝庭
2021-04-25 06:20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調查
歷史
重磅專訪
白先勇專訪》翻轉「兩蔣民國史」 他揭蔣介石為「輸到國土剩千分之三」卸責
1911那年白崇禧18歲,當時辛亥革命爆發,他頂著滿腔熱血加入廣西學生敢死隊,120名青年浩浩蕩蕩從桂林出發,趕赴武漢前線支援。敢死隊聽來就叫人心驚,白崇禧的母親聽了,吩咐2個哥哥守在桂林北門把白崇禧抓回來,豈知他卻從西門溜出去,穿著草鞋、拎著槍,「就此一腳踏進民國的誕生裡。」
吳尚軒
2020-10-28 08:40
評論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賈忠偉觀點:再談「淞滬會戰」與「抗戰軸線翻轉」之戰略布局
「……確定了持久戰策略,首先必須轉換日軍作戰軸線。法肯豪森、蔣百里、陳誠等就地形研判,中國北高南低、西高東低,華北多平原,江南多山丘河流,一旦大戰爆發,日軍必迅速封鎖海岸線,同時從華北向南採取攻勢。在華北作戰對中國不利,因為日本機械兵團在華北平原暢行無阻,將輕易過黃河、取武漢,把中國一切為半,中國最精華的地區盡入日本之手,如此,『於敵有百利,於我有百害。』
賈忠偉
2020-09-13 07:00
評論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蔡榮根觀點:風雲劇變中滄海之一栗—老兵劉錫輝史詩般的人生
1949年9月,十七歲的懵懂少年劉錫輝目睹父親被途經他廣東老家的國軍無端槍殺,驚駭悲慟至心神喪失的他,十天後竟被另一批國軍抓伕帶走。10月24日他隨軍登陸金門,沒穿軍服還不會放槍就上了古寧頭戰場成為倖存者。1958年,他又參與八二三砲戰險些喪命。後來他棄武從文,任職中科院參與天弓飛彈等研發計劃,榮獲雲麾勳章。如今89歲的他,為他父親劉展文的冤死投訴無門!
蔡榮根
2020-08-23 07:00
新聞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婦聯會轉型公益團體,公益派鬥贏組黨派
十月十六日,台北市林森南路上的美齡樓內,一場茶壺內風暴在婦聯會會員大會上再度被掀開!所謂的「組黨派」卯上「公益」派,爆發婦聯會前所未有的路線之爭與衝突。
李順德
2019-10-26 13:50
評論
政治
專欄
吳豐山專欄:話說副總統
再過七個月又將改選總統,民進黨已推出蔡英文競選連任,國民黨七月份可望決定候選人。
吳豐山
2019-06-25 06:50
評論
政治
軍事
歷史
專欄
高靖觀點:吳國楨孫立人的垮台─美國扶植親美勢力策動國府權鬥
美國自許民主先進國家,但經常藐視其他國家的尊嚴與文化,藉美援介入他國內政,強壓對方接受美方要求,積極培養親美勢力,為美國利益服務,罔顧其他國家的自主。國府因內戰失敗遷移台灣,風雨飄搖之際,美國從暗中推動台獨與國際託管,轉為棄台灣於不顧,卻又不放棄介入國府內政,與吳國楨合謀,與蔣中正進行政治鬥爭,展開軍事與政治方面的奪權。
高靖
2018-06-24 07:20
評論
軍事
歷史
專欄
高靖觀點:美國對陳誠持負面評價,施壓以孫立人代之
美國曾是中華民國抗戰時期最堅定的盟友,但在國共內戰期間,美國卻在關鍵時刻,對國府落井下石,不僅對國府採取武器禁運,甚至開始盤算將台灣自中國領土分離出來,對於攸關台灣局勢安定的台灣省主席人事問題,美國都要暗中介入,僅憑美方人士個人的主觀好惡,無視於中國政局的客觀情勢,千方百計趕走台灣省主席陳誠,要讓台灣的親美派國府將領孫立人接替陳誠。美方甚至以暫停美援台灣,逼迫國府更換陳誠,整個1949年,國府在內戰兵敗如山倒,美國也不斷在台灣搗蛋。
高靖
2018-05-27 07:20
評論
軍事
歷史
專欄
高靖觀點:蔣中正事事要干預是國共內戰失利原因之一
蔣中正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蔣中正在國共內戰的失敗,原因很多,美國政府機關算盡的政治阻擾,國府內部派系爭權奪利,軍隊缺乏齊一思想都是原因之一,但是蔣中正與國府都欠缺對戰場指揮官的授權,對於軍事指揮管制太多,以致造成許多問題,即使與蔣中正關係非常密切,受到蔣中正十分信任的陳誠,都對蔣中正任意干預他人職權有所不滿,蔣中正並非完人,他的許多軍事指揮事後證明錯誤,造成國府軍事作戰上重大損失,甚至影響戰爭的進行,影響不可謂不小。
高靖
2018-04-08 06:50
評論
政治
歷史
專欄
高靖觀點:1950年代蔣經國的政治鬥爭
國共內戰失敗,國民黨政府撤退來台,在風雨飄搖的1950年代,蔣經國雖身為蔣中正總統的長子,他後來所握有的政治影響力,並不是繼承而來,都是靠著在國府內部明爭暗鬥而來。蔣中正在台復行視事時,任命陳誠擔任行政院長,陳誠安排蔣經國擔任部長,蔣中正不願意蔣經國一下子就登上政府檯面,只同意蔣經國到台灣省黨部工作,或者去國防部總政治部擔任副主任,可見得蔣中正也不放心兒子當官,對蔣經國的政治發展略有保留。
高靖
2018-02-11 07:20
評論
軍事
歷史
專欄
高靖觀點:蔣介石怒斥湯恩伯胡宗南,一段難堪抗戰史
中國是二次大戰戰勝國,軍隊在艱難的環境下苦撐到日軍投降,幾年後卻失去人民的認同與支持,國共內戰屢吃敗仗,潰不成軍,究竟為何?長期以來,人們只看到可歌可泣的抗戰歷史,但從幾位國府名將生前留下的日記,可以發現戰爭期間,將領為了維持生計,專心作生意,或者吃空缺,戰事一起,部隊毫無戰力。部隊軍風紀太差,當地民眾皆反感,被日軍擊潰的軍隊,不僅沒有人民支持照護,民眾還將這些散兵游勇繳械,但是某些參戰將領即使多年後,還在扯謊掩蓋真相,不願面對自己部隊的過失。
高靖
2018-02-04 06:50
評論
政治
歷史
專欄
高靖觀點:美國出動三位大使一位特使阻擋國府反攻大陸
1962年,國府遷台13年了,這一年,胡宗南、胡適相繼在台去世,大陸內部情勢不穩,蔣中正總統見機不可失,一心要發動軍事反攻大陸。但是美國總統甘迺迪剛剛上台,基於穩定國際局勢,對反攻大陸多所保留,華府與台北方面為了反攻大陸,相互折衝許久,雙方溝通過程中,蔣中正健康出現警訊,但仍然堅持反攻大陸,前後讓美國派出一位特使,更換了三位駐華大使,其中一位大使甚至重病死了,這才讓蔣中正逐漸緩和反攻大陸的念頭。
高靖
2017-09-17 07:2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歷史
觀點投書:國民黨為中華民國做了什麼?
日前看到幾則評論,不禁感慨萬千。
陳明
2017-09-16 06:1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漂浮的國家,分裂的政策:《意外的國度》選摘(2)
隨著雲南省主席盧漢等西南各省國民黨軍政人物的變節投共,蔣介石除了離開中國大陸之外,已別無選擇。1949年底發生在四川、雲南等西南諸省一連串的外交與政治演變,不僅加速了國共內戰的步伐與結局的到來,也無可避免地讓台灣成為中華民國領土的核心部分。儘管雲南「起義」後,撤退台灣成了蔣介石及其追隨者無可迴避的抉擇,然而直到離開大陸之前的最後一刻,蔣介石對於台灣究竟是否為他安全無虞的棲身之地,仍心存疑慮,特別是美國的態度,讓他非常不放心。
林孝庭
2017-03-30 05:5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