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年薪百萬網紅的代價:「我不認識現實生活中的自己」

中國公眾號作者木汁(左)號稱月入10萬,YouTube美妝博主米歇爾·潘(Michelle Phan)(右)的公司市值已過千萬美元。(BBC中文網)

在中國,「網紅主播10分鐘收入100萬」的新聞標題已不再罕見 ,而西方社交媒體的創業者,比如YouTube遊戲博主Dan Middleton的年收入已經過一億人民幣(約1700萬美元 )。 

隨著利用社交媒體創業的各國年輕人早已賺的盆滿缽滿, 越來越多的新博主也想窺探他們成功背後的技巧,分一杯羹。但是,成為賺百萬年薪網紅的道路似乎比看起來的更曲折。

成功公式—「花樣罵人」

中國「00後」(出生於2000年以後) 微信公眾號作者木汁在網絡節目《奇葩大會》中號稱自己月入差不多10萬。

木汁,原名余沐之, 稱自己一篇閲讀量50萬的文章《我跟我奶奶說我的AJ鞋是200塊買的》讓她一躍成為了微信達人,廣告商也隨之而來。她對BBC中文表示,以她現在30萬左右的粉絲量,出現在她公眾號頭條的廣告要價基本是4萬人民幣。

這種閲讀量超過幾十萬的文章被中國網民稱為「爆文」,而木汁在自己的文章中寫到:「我有一個關於爆文的十二字真言:罵男人,往死裏罵,變著花樣罵!」需要注意的是,這裏的「罵」多指在戀愛關係中指責男生,而不是言語攻擊。

《觀察者網》的作者「朱九九」認為,因為關注情感公眾號的主流是女生,所以「誇女生、踩男生就是情感類公眾號文章的政治正確」。名為 「梁以千」的公眾號作者把這種寫作技巧稱為「水逆法」。

木汁木汁告訴中國網絡平台《新榜》,《奇葩大會》後自己的粉絲數量增加了14萬。

網絡詞匯「水逆」,原本是指水星逆行。百度百科解釋水逆會影響記憶、溝通、交通、通訊等,會讓相關事宜的進行變得緩慢,讓人感到情緒低落。不少中國網民認為自己倒霉是水逆, 自我安慰等過一陣就好了。

「梁以千」認為,因為「緩解焦慮,永遠是人本能的慾望」,所以在戀愛不順的時候看到類似於《不給你買口紅的男人,一定不愛你》這樣的文章時會感到慰藉,而心情舒暢。雖然木汁在接受BBC中文訪問時說,自己的文章作品主要是以親情為主而非罵男人,但不難發現,水逆法量貫穿於木汁以及其他眾多情感類公眾號文章中。

清華大學對微信公眾號的研究表明, 公眾號的新穎性、真實性和推送頻率與關注者信息滿足程度之間存在顯著性相關關係。情感類以外的「爆文」很多時候正是利用大眾的好奇來達到新穎性的要求,例如《他們在等待道歉,日本政府在等待她們死去》 在一天之內獲得300萬閲讀量,而《登上珠峰,你究竟會看到什麼?》的閲讀量也在291萬左右。

但是,一味追求新穎、譴責他人也對社交媒體的作者們產生了不小的心理影響。

「我不認識現實生活中的自己」

在接受中國內容創業服務平台《新榜》的採訪時,木汁表示自己經常會覺得為了迎合用戶而違背本心,但是她堅持「毒雞湯當然還是要寫的」。木汁對BBC中文說,未成名時的焦急,以及成名後各種辱罵她的網絡暴力都是「非常非常難受的」。 (相關報導: 「化武攻擊都是白盔隊跟西方國家造假!」敘利亞戰爭:那些在網路散播陰謀論的網紅們 更多文章

對於一些西方的網絡達人來說,社交媒體創業帶來的心理壓力則嚴重許多。 美妝博主米歇爾·潘(Michelle Phan)在YouTube上有890萬訂閲量。2011年潘創辦公司Ipsy, 根據《富比世》的報導,2015年其公司市值已經超過了5000萬美元。但是她卻因為受不了社交媒體壓力, 於2016年逃離美國去瑞士「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