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家觀點:各國加壓制裁俄羅斯

俄烏衝突阻原油輸出,加上疫情衝擊,供需陷入僵局。其他如天然氣、礦產的供應鏈也受到影響。(資料照,freepik)

戰爭令烏克蘭與俄羅斯的經濟都受到嚴重打擊,對亞洲與台灣,以及金融業來說也存在相當大的影響,這種情況會持續多久?在這場戰事中,還會發生什麼事?

烏俄戰爭打了很久,對亞洲以及台灣都已造成影響,這不僅涉及軍事,也涉及外交,很明顯也影響到經濟和金融。俄羅斯被制裁後,對亞洲與台灣的經濟和金融影響為何?值得探討。

台灣應關注曝險 與半導體動向

在經濟的部份,有2件事正在發生。最明顯的是,烏克蘭與俄羅斯的經濟都受到嚴重打擊,兩者原因並不相同。俄羅斯的經濟規模大約是中國的10分之1,差不多等於西班牙和南韓。不過俄羅斯供應的絕大多數都是能源和原物料等大宗物品。

烏克蘭也是這樣,不過它有一些製造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一帶一路」的鐵路計畫,讓來自中國的許多貿易可以經過烏克蘭,也就是說,連結歐亞之間的交通也是烏克蘭經濟重要的一環。

雖然烏克蘭不是能源主要出口國,卻是極重要的糧食供應國,也出口一些重要礦產,尤其氖氣出口占全球市場50%以上。俄羅斯和烏克蘭都對全球價值鏈有重大影響。

已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國家。(取自維基百科)
已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國家。(取自維基百科)

戰事增加通膨壓力 擾亂全球供應鏈

正因如此,這次事件的衝擊,和之前的COVID-19以及貿易戰一樣,都會引發通貨膨脹。首先,這場戰爭正在增加通膨壓力,因為它不僅影響到能源市場,也影響到糧食供應,而且擾亂了運輸與全球價值鏈,所以要注意的層面就是通膨。在這場危機造成的通膨環境下,利率照理來說只會提高,而非降低,且在全球各地都適用。聯準會升息後,台灣央行也跟進,而且重點是,聯準會還準備再進一步升息。

經濟+金融制裁 歐美國家紛紛加入

其次,除了戰爭直接造成的影響,俄羅斯還受到一些嚴厲的制裁。這些制裁分為兩種不同性質,一是經濟制裁,另一則是金融制裁。所謂的經濟制裁,基本上就是貿易禁令,這與台灣直接相關,因為台灣已經決定遵守7

大工業國組織(G7)的決議,停止向俄羅斯出口半導體,其他重要的經濟制裁則大半來自美國和英國,他們都決定停止從俄羅斯購買石油。歐盟目前尚未做此決定,原因很簡單:歐盟成員國的石油與天然氣,比英美兩國更仰賴俄羅斯。

在金融制裁方面,則可分為2種,精確來說有3種主要類型,且彼此相關。第1種是特定勢力發動的硬通貨制裁。這次的制裁除了美元,還包括歐元、英鎊、日元,所以基本上7大工業國都加入了。

而這種制裁目標包括每一種交易,所以現在俄羅斯主權債務的償還變成了一個大問題。據了解,這些債務就是硬通貨制裁的目標,連財政部也是受制裁的實體目標之一,甚至還包含個人,而其中確實有一些制裁是針對個人。總之,以上是第一種制裁。 (相關報導: 俄國挾糧食、原油、天然氣抗歐美制裁 謝金河揭關鍵指標:重貶就是危機 更多文章

第2種金融制裁,也就是「全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制裁,這讓俄羅斯幾乎所有銀行都不能使用SWIFT。附帶一提,SWIFT是一種通訊系統,而非支付系統;支付其實是透過「紐約清算所銀行同業支付系統」(CHIPS),俄羅斯的所有國際支付基本上都要經過它。雖然一開始SWIFT制裁看起來傷害很大、代價高昂,但其實並非如此。因為可以改用其他通訊系統,當然可能沒有SWIFT那麼方便,但像傳真或Email之類的還是可以用,只是得仰賴對方去處理交易,然後將它順利送上CHIPS系統。雖然SWIFT乍聽之下很可怕,但衝擊其實並沒有那麼大,因為俄羅斯還是能找到其他辦法進行交易。況且,俄羅斯兩家主要銀行都不在SWIFT制裁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