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中國大小公務員倍感焦慮。先是「八項新規」的學習再是發佈「例行節約」之風,無不透露出中國官場將面臨一場的新改革。重提「例行節約」之風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在內外部經濟出現困頓的境遇下提出,頗有財稅之困的意味。
以前,官場違規吃喝曾出現「彼一時、此一時」的現象,當省級紀委不再重點關注的時候,公務員們下班喝點酒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記得曾經一位來自中國基層官員告訴我「八小時之內你的時間屬於組織去支配,八小時之外一半屬於你自己一半屬於組織」。先前河南官場出現的喝酒死亡事件則是發生在八小時之內,按照這位基層官員的說法,顯然是違法了相關規定。但是中共紀委則稱,公務員代表著政府形象,不能隨意被破壞。但是這番話在中國民間看來,則變得不倫不類,就像是一場皇帝的新衣走秀一樣,在許多民眾心中,中國官員的腐敗形象早已印刻的十分明顯。(相關文章:官場吃喝腐敗斷不了?蔡奇再提「中央八項規定」,新令背後的財政焦慮)
現在,中共高層大力度的去整治這類「不良形象」除為了能夠更好的拉攏民心外,還要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共產黨將迎來一次新的轉機。這對於高層來說,決策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礙於政治規矩而言,在基層卻沒能夠說的上好話。據我的觀察,現在中國地方官員對這項整治運動抱著「看一看」的態度,很多基層公務員已經逐漸變得反感了,甚至一些人私下告訴我:「為什麼不去關注這些領導做什麼?我們只是基層牛馬而已」。重塑執政團隊的新貌是中共多次政治局會議向外界透露出改革的明確信號,但是僅僅通過一些政策性的指導就能改變一切的確是很難實現的。
中共紀委多次整風運動加上各類督察、學習和整改,官員的「系統性、塌方式」腐敗問題依舊成為困擾中共官場改革的最大絆腳石。這裡面既有政治博弈也有經濟上的各種鬥爭。「整治吃喝風」就像是一種放長線調大魚的舉動,對於民眾而言,這種舉動只能是短期內改觀的一種,能否堅持下來才是真正有用的。

中國官媒新華社發佈的這篇通稿選擇的時間也很巧妙,選擇在周日發佈,那麼週一上班後,大家要準備遵照執行。從現實層次看,這類整治與八項新規集合在一起則是向腐敗問題出手的一張「王炸」牌。
罕見性「通過例行節約刺激經濟發展」
在周日公佈的「例行節約之風」檔中提到「黨政機關公務用車實行政府集中採購,應當選用國產汽車,優先選用新能源汽車。公務用車嚴格按照規定年限更新,達到更新年限仍能繼續使用的應當繼續使用,不得因領導幹部職務晉升、調動等原因提前更新,公務用車保險、維修、加油等實行政府集中採購,降低運行成本」。
在大陸消費市場低迷的條件下,這樣的表述無疑會帶動大陸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同時也給相關上下游產業鏈帶來一線生機。不過,雖然政府帶頭去採購國產車,鑑於財政資金的羸弱未來這樣的糾紛會否成為潑冷水的先令,也有待觀察。其次,不少大陸民眾直呼「不僅僅是汽車,在食品安全方面也得這樣」。
如果有一天進口日本海產品,我是說如果,那官方也得出政策,政府食堂先食用,這樣民眾才放心」。而在官方發佈的這篇通稿的結尾,提到「政績觀錯位,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造成公共資金、資產和資源損失浪費」。這也是告訴現在很多官員,做官不易將成為最大的政治現實。 (相關報導: 北京觀察》宋慶齡養女病逝!《霸王別姬》女星隋永清身世罕見曝光 | 更多文章 )
這樣官民一體的呼聲如今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聲音,但是政民有別才是中國政治發展的關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