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大陸各地「上訪」事件接連不斷,引發北京當局的高度關注。一份大陸某地信訪部門的一份檔被曝光,內容披露正建立「信訪人纏訪鬧訪預警評估模型」。檔稱,通過分析信訪行為,評估個體風險等級,重點甄別非法、越級及惡意上訪人員。該模型以藍、黃、橙、紅四色標記不同預警等級,旨在鎖定「核心帶頭人」及「潛在活躍信訪者」。
中國政府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對信訪人員構建基層資料庫,並分為網上和線下兩種模式。網上信訪在中國不屬於「上訪」行為,即屬於正常信訪條件,而前往線下上訪則屬於違法行為,此舉被認為是「有損政府形象」。不過,對於絕大多數的訪民來說,往往認為前往線下上訪自己的事情才會被解決。
與此同時,在大陸社交媒體上也傳出大量前往中央巡視組駐各省臨時辦事處上訪的視頻,使得基層信訪壓力劇增。
非法信訪和纏訪、鬧訪人成為重點打擊對象
這份流傳的檔指出「建模重點考核信訪人一年來的信訪表現,還要準確甄別出各種非法信訪和纏訪、鬧訪人;準確甄別出各種無序越級上訪人;準確甄別出各種越級走訪、特別是惡意進京走訪人;準確甄別出其核心帶頭人;準確甄別出有信訪潛力、並至今仍有活力的信訪人」。上述四點屬於目前中國地方政府處理涉訪問題的重要核心。
每年中國兩會之際、十一、五一、六四等敏感時期,各地駐京辦也是紛紛上崗,在北京西站、北京站和主要陸路交通樞紐等地攔截外地進京上訪人員。如果前往了位於北京的國家信訪局接待大廳,其上訪者的身份證就會被登記標注,日後再進入天安門等敏感地方則會通知府右街派出所前來處理。對於這些涉訪人員的後續安排則是由各地駐京辦出面解決,但是這些產生的費用由地方信訪部門承擔。
對此,旅澳中國政經學者司令表示「以前中國就曾經對信訪的組織者展開過針對性的打壓,這次等於是舊帳重提」。

根據觀察發現,在北京重提「楓橋經驗」和大陸國家信訪局召開全國信訪工作會議之後,各地在駐京機構又出現一個以地級市為單位的「維穩辦」主要是負責本地區進京上訪的人員管控。
對於這種現象,中國政經學者司令表示,「問題多年不解決,鬧也是無奈之舉,可以說是很無奈的一種選擇。訴求管道就那麼幾個,路子還越來越窄,導致基層矛盾累積疊加,問題複雜化」。
司令還表示,訪民群體的壯大,聲勢越來越強,因此中國政府開始重提所謂的「分級管控」。同時,信訪顏色論,也是換湯不換藥得表現,這也是可以來解釋為何「駐京辦」這個機構編制拖了多年一直沒有全部裁撤掉的原因。
不過,該檔著重提到的「準確甄別出其核心帶頭人;準確甄別出有信訪潛力、並至今仍有活力的信訪人」則是指被官方認為的「惡意上訪者」。不過,在現實中,也有一些因為涉及消費類維權的人士在信訪投訴後,也被所在地的街道電話問詢過,並警告「不要再反映」,由於檔所列的資訊過於模糊,外界很難知道對於這類上訪者官方處理的方式會否與之前不同或者是區別對待。 (相關報導: 北京觀察》關稅戰後遺症!通用、福特汽車撤出中國市場,本土品牌能全面接管? | 更多文章 )
習近平河南考察首提「維穩」引發外界猜測
中共黨媒《人民日報》發文稱,習近平19日-20日來到河南視察,在官方所發通稿中,習近平的講話中提到了「確保社會治理各項工作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提高政府誠信、企業誠信、社會誠信水準;要盯牢風險隱患排查和治理,強化社會治安整體防控;針對不同社會群體的特點把工作做細做實」的表述引發外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