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卓榮泰「牛頭馬嘴」,廢核問題豈在供電!

非核家園不是天堂,因為火力發電變更多,碳排與污染更嚴重。(資料照片,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台灣進入非核家園後,對外界的質疑,行政院長卓榮泰一直強調供電無虞、夏季尖峰不缺電等。卓榮泰的說法是避重就輕、甚至完全牛頭不對馬嘴,因為廢核最大的問題與後遺症從來就不是在缺電與否。

上周六(17日)午夜核三廠2號機正式停機進入除役程序,對此卓榮泰除了宣布台灣進入「無核時代」外,特別強調即便迎接夏季用電高峰,供電依然穩定無虞,日尖峰備轉容量率預估可達10%以上、夜尖峰亦有7%以上,民眾不需擔心缺電問題,他還「保證台灣到2032年不缺電」。

說得好像廢核最大甚至唯一的問題就是擔心缺電,實情並非如此。在決定能源(供電)政策時,或是說評估政策好壞對錯時,從來就不會只考慮供電充裕與否這種單一因素如,而是必須考量「其它因素」,至於其它因素的重要性與權重則因時代變異、與各國的「國情」不同而有差異。

例如,早年台灣最「重用」的是煤電,因為便宜,讓電價低一點有助製造業生產,所得低的民眾也要有低電價支持;天然氣則因燃料成本較高而占比較輕;但當時代變遷到全球都要因應暖化而減碳的今日,煤電就成了「萬惡之淵」,先進國家都在降低甚至完全不用煤電,但即使要全球減碳「去煤化」,許多所得較低的開發中國家還是要用煤電,因為價格高的天然氣「用不起」,更高價的風光綠電更不必提了。

簡單的說,一個好的能源政策,必須在供電充裕不缺電、碳排與污染降低、價格較低可被接受等因素之間求平衡,對國家安全風險高的台灣,則要再考量國安因素。

而民進黨的廢核能源政策,除了作到第一項的不缺電之外,其它幾個項目全部是徹底失敗。這是一個簡單的算術,加上必然的物理因素;民進黨可以發動側翼、全力內宣、洗腦全民說非核家園的天堂有多美好,但這些改變不了火力發電比例增加,及其必然的碳排、污染的惡化。這些惡果,在邁入非核家園之後馬上顯現。

經濟部長郭智輝在回答立委時承認,廢核後火力發電占比達84%,這話沒錯,但這個比例是以全年各種發電方式的發電量比例算出的,現實世界中、或是說民眾體驗不是如此,許多時候,民眾就是生活在火電占比高達95-100%之間的環境中。

這是簡單的數學加常識:民進黨既然把低碳低污染的核電歸零,台灣擁有的低碳電力就是風光水電;光電在陰天下雨時與太陽下山後都要歸零,台灣在5月之後的夏季風電因為風小就不給力,占比時常在1、2%、甚至小到只有0.N%,這由每年的風電有7成以上是在秋冬發出即可知。

所以這個季節動輒看到95-100%的火電比例,台灣進入非核家園後,不時就有「火電占比又達9成多」的報導出現,台中市政府也要抱怨中火「火力全開」,原因就在此,而且,這種情況永遠無法改變、改善。 (相關報導: 非核家園火力全開?中市府曝「中火一早就開近8成」:是重要節日絕不能停電嗎 更多文章

無論是煤電或是天然氣發電都屬火力發電,碳排與污染高必然高,當出現95%以上的火電占比時,台灣人是毫無疑問的「用肺發電」,雖然偶爾可碰到綠電占比高的時候,但全年火電85%,還是難脫用肺發電格局。如果不廢核,台灣核電占比可達2成左右,加上綠電則可讓台灣低碳電力占35%左右,火電占比壓到65%左右,碳排與污染都可大幅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