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核電 文章列表
#
核電
約 1,38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科技
經濟
財經
AI
「核能乾淨、可靠又愛國!」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劍指核能復興:因應AI用電需求,美國要加速興建核電設施
美國總統川普23日於白宮簽署多項與核能相關的行政命令,旨在放寬對核能產業的監管、加速核電設施的審查流程與興建速度,以因應人工智慧(AI)帶動的用電需求激增。不過此舉也被外界質疑,可能動搖長達數十年來核能管理委員會(NRC)獨立運作的基石,恐為公共安全帶來新風險。川普23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簽署行政命令時強調核能產業「正夯、極具潛力」、強調必須「做對、做得安全......
國際中心
2025-05-24 12:10
即時
新聞
高雄市民被蒙在鼓裡?興達電廠2機組「4月就悄悄啟動」,運轉超過270小時
高雄興達電廠3、4號燃煤機組雖為備用機組,卻自今(2025)年4月起3度啟動發電,總用煤量達3.3萬公噸,引發民眾對市府資訊不透明及非核家園政策的疑慮。對此,儘管市府強調啟動機組符合「備載容量率低於8%」的啟動門檻,但未對外公布運轉事實,導致市民直呼「被蒙在鼓裡」。3度啟動未對外公告興達電廠3、4號機組於去年底轉為備用機組,計劃分別於今年底與明年底除役,不過......
王宇薇
2025-05-24 11:01
新聞
國際
經濟
商業
財經
大國博弈
VIP
科技
AI
力抗川普貿易戰,「中國製造2025」到底有多強?解密習近平打造科技帝國的野望與罩門
去年中國進口的商品總額超過2.5兆美元,其中包括從美國進口的1640億美元。以中國的龐大人口與目前的經濟水準,顯然想要達到完全自給自足幾乎不可能。但以「中國製造2025」計畫為首的成就正在鞏固中國及其經濟實力,更成為習近平領導的中國持續對抗川普2.0的雄厚本錢——《華爾街日報》21日刊出長文分析了「中國製造」的現況與挑戰。10年前由李克強宣示啟動的「中國製造......
國際中心
2025-05-22 19:05
新聞
政治
「台灣空品僅次於日本」 彭啟明曝肺腺癌真正來源:盼大家少講用肺發電
核三2號機除役,台灣正式邁入非核家園,而興達電廠3、4號燃煤機組被發現於21日啟動運轉,引起外界關心空污問題。環境部長彭啟明今(22)日對此表示,台灣的空品在亞洲僅次於日本,日本的PM 2.5年2024年平均大約不到10、韓國大概是17、台灣是12.8,中國則是接近30,所以希望「用肺發電」這樣的名詞,大家可以稍微少用,因為其實生活當中空污來源很多,「甚至很......
羅立邦
2025-05-22 13:50
新聞
政治
非核家園「不缺電」破功!興達電廠爆偷開燃煤機 醫提賴清德這承諾酸:用肺發電
台電核三廠2號機在5月17日正式除役,18日起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不過各界仍擔憂核電除役後是否有缺電疑慮?總統賴清德日前曾表態現在不缺電,到2032年都可穩定供電。不過,國民黨高雄市議員邱于軒昨(21)日卻爆料,非核家園才過第3天,高雄興達電廠偷開2座老舊燃煤機。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發文痛批,民進黨政府的非核家園真的是謊話連篇,他更酸「火力全......
張庭維
2025-05-22 10:54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風評
風評:卓榮泰「牛頭馬嘴」,廢核問題豈在供電!
台灣進入非核家園後,對外界的質疑,行政院長卓榮泰一直強調供電無虞、夏季尖峰不缺電等。卓榮泰的說法是避重就輕、甚至完全牛頭不對馬嘴,因為廢核最大的問題與後遺症從來就不是在缺電與否。
主筆室
2025-05-22 07:2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經濟
觀點投書:核電阻延役,代價卻是換來西海岸光電滅農
台灣《核管法》已經三讀通過核電廠可多延役20年,立法院於13日院會處理延長核電廠服役年限的「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正案中,經表決藍白以人數優勢通過法案並完成三讀。
許耀升
2025-05-22 06:10
新聞
國際
經濟
科技
「月球核能」時代來臨?中俄聯手興建「月球核電廠」,為永久性月面基地提供能源
你需要知道的:- 中國和俄羅斯計劃在2035年前建成一座月球核反應爐,以便為永久性月球基地提供能源。- 這座核反應爐將為「國際月球科研站」(ILRS)提供科研所需的能源。- ILRS項目由十多個國際伙伴共同參與,被普遍視為美國主導的阿提米絲(Artemis)計劃的競爭對手。中國與俄羅斯計劃在2035年前在月球上建造一座自動化核電廠。本周,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
德國之聲
2025-05-21 13:00
新聞
政治
指賴清德520演說罕見沒提兩岸 黃揚明評「討錢文稿」:4100億預算1塊不能少
總統賴清德今(20)日迎來就職滿1周年,並於總統府敞廳發表520談話,他表示,「我們始終願意張開雙手,努力促成朝野對話」,加強政黨合作。對此,媒體人黃揚明在網路節目《阿姊反抗軍》表示,他將這次演說定義為「討錢的文稿」,首先,賴清德要討特別預算4100億元,撥補台電1000億元,並提及之前台電對於疫情的奉獻,但疫後振興撥補特別預算早已撥補3000億元給台電。
陳明遠
2025-05-21 09:50
新聞
國際
政治
財經
歐洲重擁核能訊號閃現 停電、經濟成長減緩……綠電問題重重,北歐三國開第一槍
西班牙、葡萄牙及法國南部地區上個月遭遇大規模停電事件,引發歐洲各國對能源政策的深刻反思。這次電力中斷事件發生在電網缺乏穩定基載電力支撐的情況下,使得依賴太陽能、風力等間歇性再生能源的國家陷入供電危機。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5-20 16:24
新聞
政治
財經
設主權基金與對美投資有關?賴清德強調國際戰略布局:現在是理想時刻
總統賴清德今(20)日在520就職周年記者會上,面對媒體提問,賴清德表示,成立主權基金是為強化台灣在全球經濟變局中的戰略布局,「現在正是理想的時刻」;至於核電延役問題,政府將依循兩大程序,並在「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共識」三原則下審慎應對。
黃信維
2025-05-20 10:37
VIP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核電歸零拿儲能來補 每度電10元台電年增成本上百億元
核三二號機17日正式停役,為了彌補核電的缺口,台電的夜間尖峰用電,得仰仗儲能業者提供。然而,儲能業者提供的調頻輔助服務,成本也高得驚人。根據台電2024年營業預算評估報告,台電目前「補充備轉」電能費,每度電成本近10元,遠高於其他發電成本,台電去年編列「購入輔助服務」支出已達72.7億元,核電歸零後,台電勢必得擴大輔助服務採購,儲能相關採購,未來勢必破百億元。
林上祚
2025-05-20 09:10
新聞
政治
爆台電偷重啟除役機組救電荒 技術員示警核電歸零1危機:這個月風險最高
核三廠二號機組於17日晚間10時多完成停機,核能歸零,18日起台灣全面進入非核家園時代。對此,中華民國核能學會在今(19)日舉辦「非核家園!然後呢?」記者會,氣候先鋒者聯盟發起人楊家法在會中指出,4月15日備轉容量率只剩2%,當天因為差點發生全國分區停電,還發生有名的台電調查手機事件,要清查是誰洩密。
陳明遠
2025-05-20 08:20
VIP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朱淑娟專欄:大林蒲沒等到遷村,先等到中油七接大燃氣時代
5月18日,中油在高雄小港區大林蒲,舉辦七接(第七天然氣接收站)的施工前說明會。依《環評法》第7條第3項規定,如果一個開發案,不必進二階環評(對環境有重大影響之虞)就通過,必須舉行公開說明會。但七接環評都通過了,再辦說明會意義何在?反而突顯,去年七接環評是如何草率通過。
朱淑娟
2025-05-20 05:50
新聞
政治
核三停機前火力發電高達96%?退將示警1危機:台灣恐整個癱瘓
民眾黨立委張啓楷昨(18)日指出,核三廠在17日最後關機之前,民進黨政府對外宣稱台灣的火力發電占84%,但實際的真相是96%,引發外界關注。對此,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在節目《張雅婷辣晚報》示警1情況直言,電力的來源一定要多元化,否則恐影響國安,且台灣只依賴海上補給線,若被封鎖就癱瘓了。
張庭維
2025-05-19 11:42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王伯輝觀點:愚民大內宣─台灣與印度有什麼不一樣?
5月17日,我們在恆春的核三廠二號機停機。
王伯輝
2025-05-19 06:4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非核家園的真相─從願景到危機,台灣能源轉型路上的錯與失
民進黨政府自2016年推動「2025非核家園」政策,旨在以再生能源取代核能,實現低碳永續的電力結構。然而九年過去,這項原被視為「綠能未來藍圖」的政策,卻日益顯露出能源規劃錯置、成本失衡與政策現實脫節的結構性問題。
哥吉拉
2025-05-19 06:00
新聞
政治
核電全面歸零首日 張啓楷驚爆「昨晚真相」:火力發電占比高達96%
台電核三廠2號機於17日停機,台灣核能發電全面歸零,正式邁入「非核家園」時代,不過民眾黨立委張啓楷今(18)日在民眾黨宣講上驚爆,民進黨政府告訴民眾火力發電的占比是84%,但事實上「昨天晚上的真相是96%」,全都是用肺發電。
張大任
2025-05-18 21:02
風生活
即時
火力發電「飆破九成」空汙紅燈!核電退場警訊 醫嘆:肺癌死亡佔20%
隨著核三廠2號機18日凌晨0時正式停機,行政院長卓榮泰宣布台灣完成「無核時代」的階段性目標,承諾在即將迎來夏季用電高峰的時間點,全台供電穩定無虞;然而隨著火力發電負擔增加,氣候先鋒者聯盟發起人楊家法、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則不禁擔憂,在火力發電佔比突破九成的情況下,恐造成更嚴重的空汙、健康問題。
易軍堯
2025-05-18 13:02
新聞
國內
國際
經濟
BBC大哉問:在半導體與美國壓力下,台灣會從「非核家園」轉向「新式核能」嗎?
5月17日,台灣最後一座運轉中的核電廠反應爐正式除役。面對全島邁入「無核狀態」,台灣社會對於續用核能展開激烈討論。儘管當局一直強調台灣「沒有缺電」,日前台灣總統賴清德接受媒體訪談提及,不排除接受「先進新式核能發電」,外界認為民進黨政府「非核家園」能源政策可能面臨重大轉向。台灣核能發電佔比數十年來大幅下降到僅剩3%,隨著減碳趨勢及半導體產業發展,未來能源穩定度......
BBC News 中文
2025-05-18 09:0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