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2日在國會發表「施政演說」,強調推出「戰後以來的大改革」,本屆國會則是一個「堅決改革的國會」。安倍稱,日前達成共識的農協(農業協同組合)改革只是一個開端,日本將以實現成長戰略為目標,進行經濟發展、社會保障、振興地方經濟、安全保障法制的相關改革。安倍也強調日本不會向恐怖主義屈服,各界關注的修憲議題則應深化為全民討論。
「昭和時代的日本人做得到,沒理由現在的日本人做不到」
以自民黨為首的執政聯盟去年12月漂亮贏得眾院大選,拿下三分之二的席次,但地方對於景氣回復依舊無感,安倍晉三端出新的成長戰略作為因應。雖然安倍從演說一開始就對「伊斯蘭國」殺害日本人質事件表示痛恨至極,但他在演說中一共提及36次「改革」,還引用戰後首相吉田茂的「日本國民啊!要有自信!」,強調「昭和時代的日本人做得到,沒理由現在的日本人做不到」,展現出推進改革的企圖心。
農政為首 推進各領域改革
安倍鼓勵國民,「要是全國民眾齊心,讓日本成為活躍於世界的國家並非難事。」安倍在演說中具體提到的改革多半在農政領域。在農協改革方面,安倍希望打破農協60年來的「岩盤體制」,以強化農業競爭力、增加農戶所得。對於避免加深貧富差距,則提出確保學童教育機會、改革義務教育、設立自主學校(Free School)等多元學習方案。安倍並引用明治時代思想家岡倉天心的名言「變化是唯一永恆之事」,強調當前推動改革的必要性。
堅持反恐 整備安全保障法制
關於「伊斯蘭國」引發的一系列事件,安倍提到希望確保日本人的安全,也會繼續在海外的人道支援工作。日本政府為了日後能夠行使集體自衛權,也在國會提出相關法案。安倍對此表示,為了妥善因應各種事態,必須進行安全保障法制的整備工作,但他並未細談解禁集體自衛權與向海外派遣自衛隊的法制事宜。關於沖繩縣的普天間美軍基地問題,他也堅持會持續邊野古基地的遷移作業。
強調深切反省二戰 對周邊國家示好
今年適逢二戰結束70周年,日本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也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安倍表示:「我國對於過去的大戰深切反省,也努力建設自由民主的國家,為世界的和平繁榮做出貢獻。」對於處於停滯狀態的日中關係,安倍將去年11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初次會談,視為「踏出關係改善的一大步」。今年也是日本與南韓的外交關係正常化50周年,安倍稱雙方「對話之門常開」,表達了修復日韓關係的意向。談到日俄關係,安倍則說「希望普京總統今年能夠訪問日本」。
安倍還提到,希望與美方共同努力,早日達成《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TPP)的早期談判共識。各界關注的核電政策,他說只要符合原子能規制委員會的新標準,反應爐機組便可重新運轉。至於消費稅調整問題,則預計在2017年4月漲為10%。
2015年度預算創史上新高
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安倍內閣將經濟放在施政首位,針對農業、醫療、雇用、能源等各領域提出改革法案,希望國會能夠回應國民全體對政府的期待。日本政府今天(12日)也對國會提出2015年度的預算案,由於國防(近5兆日幣,約新台幣1.35兆)與社會保障費用增多,預算金額來到史上最高的96.3兆日幣(約合新台幣25.7兆),國債發行額度則為36.8兆日幣(約合新台幣9.8兆)。菅義偉稱,希望國會能在3月底之前審議通過。
農協改革 盼為地方農業拓展獨立空間
《日本經濟日報》指出,根據日本政府與全國農業協同組合中央會(簡稱JA全中)達成一致的改革方案,將廢除JA全中對全國約700家地方農協的監督指導權,2019年3月將轉型為一般的社團法人,為地方農協的獨立性與經營創新製造空間。《日經》指出,農協改革是日本農業政策改革的核心內容,日本農協雖掌握農產品的生產與流通環節,但往往成為農業發展的阻力,弱化JA全中的權力將是日本實現「強大農業」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