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等關稅海嘯席捲全球,如今進入90天暫緩期,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參與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就關稅議題的會談後,表示「已取得重大進展」;他今(18)日則會晤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台灣方面,最初關稅稅率為32%,引發市場恐慌,中華經濟研究院(中經院)今對此提出最新經濟成長率預測,院長連賢明談及「川普政府內心的理想稅率」。
川普祭出對等關稅盼讓製造業回流,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日前表示,11日已與美國官員就關稅等經貿議題交換意見,但事後傳出,台灣並不在首波談判名單中。中經院今天舉行經濟預測記者會,有鑑於關稅尚未明朗,因此針對樂觀、中性、悲觀3種情境做出預測,在樂觀情況下,若關稅議題未釀成全球經濟衰退或停滯性通膨,中經院預估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2.85%;中性情境為1.66%。
而極端悲觀情境,則為可能降至0.16%,僅勉強維持正成長。連賢明認為,最終結果應是落在樂觀與中性間的機率較高;悲觀情境機率僅有10至20%。根據《中央社》報導,對於外界建言,台灣可把零關稅作為談判策略,連賢明指出,這並非美國政府最希望的結果,也不是川普想要的,因實施零關稅,廠商就沒有必要赴美投資。
連賢明提到,美國最新減稅方案預估4年會造成2兆美元赤字,因此川普對外加稅、對內減稅,以此迫使廠商赴美投資。連賢明進一步說,若以美國2024年3.3兆美元的進口金額來看,台灣關稅稅率至少要拉到15%;考量到考量台灣對美順差較高,預測台灣可能稅率落在15至20%,而這已經是不差的結果。在談判進行方面,他認為,美國雖要求各國政府加速談判,但應以「早掛號慢慢談」的心態來應對,因為貿易談判非常複雜,關稅大戰的後續發展仍有待觀察。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