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調降美3A信評衝擊股市?專家提3過往案例「免恐慌」:進場機會來了

美國3大信用評等機構之一的穆迪(Moody’s Ratings)在日前將美國信用評級從最高級別的AAA下調至AA1,引發全球關注。(美聯社)

美國3大信用評等機構之一的穆迪(Moody’s Ratings)在日前將美國信用評級從最高級別的AAA下調至AA1,引發全球關注,也讓不少人擔憂美股、美債、美元走向。對此,財經專家狄驤發文表示,從歷史上的經驗來看,信評機構調降美主權債評等並非世界末日,反而在多數情況下帶來不錯的逢低進場機會,不用恐慌看待這些機構的評級,也不需要將評級與市場漲跌劃等號。

美中關稅戰降溫削弱避險買盤,加上穆迪(Moody's)16日摘除美國AAA頂級信評觸動美國公債殖利率竄升,使美國公債價格周線連三跌,寫下2025年迄今最長連跌紀錄,引發不少投資人的恐慌。

對此,狄驤說,原本股市漲得好好的,突然被踹了一腳,兇手就是穆迪調降美信用評等,從最高級AAA下調至AA1,先來說結論,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信評機構調降美主權債評等並非世界末日,反而在多數情況下帶來不錯的逢低進場機會。

狄驤指出,歷史上三大評級機構標普、惠譽與穆迪調降美債評等時,美債殖利率當時的走勢,可以直觀的看到市場的變化。2011年6月,美國國會兩黨意見嚴重分歧,可能導致美債上限無法通過,並造成債務違約,使得當時美債殖利率短線飆高。2011年8月初,兩黨達成協議,調高了債務上限,但由於當時的國會嚴重分歧,讓債務違約的可能性浮現,所以標普仍在同年8月調降了美債評等。

狄驤提到,2023年8月,惠譽預期美國財政惡化,政府債務沉重,所以調降了美債評等,而同年11月,穆迪也基於差不多的理由,將美國的展望調降至「負面」,意味著未來隨時會調降評等。可以發現,評級機構的負面評等,幾乎沒有對美債造成甚麼影響,機構3次釋出負面消息,卻有2次看到美債上漲,所以不用恐慌看待這些機構的評級,也不需要將評級與市場漲跌劃等號。

狄驤強調,更重要的是,需要了解這些期間市場發生了甚麼事?例如,2011年下半年,市場陷入了歐債危機的恐慌中,導致全球資金湧向美國避難,所以我們在當時看到了美債殖利率下跌,代表美債短線大漲,而作為風險資產的股市自然是下跌的。2023年 8月,當時造成美債殖利率上漲的原因,是我們遲遲看不到美通膨趨緩,所以 FED釋出鷹派訊號,甚至不排除進一步升息,而當時股市下跌原因就是升息預期走高。

狄驤表示,不過,時間到了 2023年 11月,隨著美通膨數據開始放緩,FED釋出停止升息的鴿派訊號,所以美債殖利率迅速下跌,連帶讓股市從底部大漲,就算穆迪調降對美國的展望,也沒有讓市場變得悲觀。由此可知,中短線市場的發展,主要是取決於美國的通膨、經濟、貨幣政策,以及市場的避險情緒而定。近期FED主席鮑爾表示將調整貨幣政策架構,這會對美債造成怎樣的長期影響?這些才是大家應該特別注意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