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川普的政策像雲霄飛車般瘋狂轉彎,全球資本市場終於受不了這場亂象秀,選擇集體撤退。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在最新專欄評論直言,美國正陷入一場「突然停止危機」(sudden-stop crisis),這是當國際投資人徹底失去信心、資本流入瞬間斷裂時的經濟災難。他直白指出:「市場幾乎全面撤退,投資人還沒意識到事情有多糟。」
克魯曼(Paul Krugman)在4月22日於 Substack 發表專欄直言,川普上任時接手的美國經濟,其實是難得一見的「好牌」,處於「難以置信的健康狀態」,2021至2022年那波由疫情供應鏈危機引發的通膨高峰,已在未造成大規模失業的情況下悄然退場,堪稱「無瑕式通縮」(immaculate disinflation)。這是一種難得的經濟成就,不需要激烈升息、不需要大規模裁員,通膨就自然壓低了。
不過,川普毫不猶豫地浪費了這副好牌。克魯曼痛批,不只是破壞性的關稅政策,更糟的是政策朝令夕改、毫無方向,讓人無所適從。如果你是外國投資人,敢在這樣的國家投資嗎?甚至敢親自飛來美國考察投資機會嗎?在川普執政下,光是一則批評他的簡訊,都可能讓你被拘留。

這場信任危機不只發生在數據中,更深植於制度的動搖。克魯曼指出,這正是典型的「突然停止」現象:當外資因信心崩潰而迅速抽手,一個仰賴資本流入的國家會陷入急凍式衰退。他指出,「葡萄牙和其他南歐國家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剛復甦時,就因資本突然斷流再次陷入經濟重創,帶來極大的苦難。」這不只是歷史回顧,更是對美國即將面對的場景預演。
那麼,美國會遭遇同樣的命運嗎?
克魯曼指出,美國的確擁有一些結構性的優勢,是2011年的葡萄牙或2001年的阿根廷所欠缺的。首先,美國的外債幾乎全以美元計價,這意味著即使美元暴跌,也不會像新興市場那樣引爆以本幣計算的債務危機。同時,美國企業與個人持有大量海外投資,當美元貶值時,這些資產在美元計價下反而會升值。因此,川普引發的美元崩跌,在短期內甚至可能暫時改善美國的國際投資部位——即美國的對外資產與負債之間的差距。
但克魯曼緊接著補刀:即便如此,2011年的葡萄牙、甚至2001年的阿根廷,至少還有基本理性的領導人。「我們沒有。」他強調,如許多人已指出的,這世界上沒有第二個政府,會在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如此表現下,仍讓他繼續留任。

而當情勢惡化,川普和其幕僚根本不會去尋找真正的政策解方。克魯曼指出,我們只會看到否認與甩鍋的混合劇本再次上演。川普早已將通膨報導批為「假新聞」,並開始為甩鍋鋪路,準備把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打造成眾矢之的,冠上「太遲先生」、「大輸家」的標籤,為一切錯誤找替罪羊。 (相關報導: 諾貝爾經濟學家怒了! 克魯曼:中國帶槍來打關稅戰,美國只帶了一把刀 | 更多文章 )
克魯曼最後警告,這一切都是人為災難,非命運使然。川普沒有接手一個崩壞的經濟,他接手的是一副良好開局的好牌。但他選擇對抗專業、縱容執念,將美國推向全球資本信心崩潰的臨界點,而代價將由全世界共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