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暴力升值將帶來史詩級牛市?財經專家點背後真正風險:泡沫恐破滅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單日暴升3%,引起市場關注。(資料照,林彥呈攝)

新台幣匯率急速飆升,2日收盤狂漲9.53角,引起市場關注,財經作家游庭皓對此在節目《市場觀察》上指出,一個月以前,當時對等關稅還讓大家以為1929年的「史詩級崩盤」即將到來;但一個月以後,台幣的暴力升值反而讓大家有新一波台股「史詩級牛市」的預期,但這其中也暗藏著3大風險。

游庭皓表示,5月2日的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從32元附近一路急升到31元,單日暴升3%、成交量爆出22.5億美元,外資同時也大舉買超台股387億,推升台股飆漲550點。新台幣單周升幅已高達4.7%,是全球在過去一周升值幅度最大的強勢貨幣。

游庭皓指出,不過這次的新台幣暴升,表面上看起來是資金的湧入、經濟的強勁,但其實也是多重結構集中下的壓力爆發,其中可以看到外資回補、壽險業緊急避險到央行的默許升值跟川普關稅戰,都是導致目前情況的多重結構之一。

游庭皓強調,短期來看,台股確實有可能因為熱錢持續奔騰、出口商加速結匯,讓市場氣氛火熱,但其中也暗藏3大風險。第一,短期內台幣的升值速度與出口競爭力跟不上,導致受到極大打擊;第二,金融體系在資產負債錯配的惡化,壽險業和金控業面臨的匯率風險,是否會導致產業受到集體衝擊;第三,資產泡沫和經濟結構的失衡,讓台灣央行必須要更加謹慎,以防資產價格進一步泡沫破滅。

游庭皓直言,歷史證明,貨幣快速升值從來不是國力的象徵,而是調整和衰退的前兆,1980年代的日本廣場協議還歷歷在目,如果台灣不能及時認清風險,調整布局,未來恐怕會步上資產泡沫長期停滯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