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感覺就像父母離婚」中國廠商道出貿易戰心聲:中美若分道揚鑣,世界將難以想像

中國的通縮問題日益嚴重。圖為北京中央商務區的行人們。(AP)

在中國南方佛山的一間工廠車間內,中央有一大片空地,工人們本應在這裡焊接供應美國市場的高端氣炸鍋。

王薦表示,他設計的氣炸鍋能以智慧手機操控,亦具備烘焙、燒烤等多種功能,深受美國客戶讚賞。

但在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發起的「解放日」關稅政策生效,對所有中國進口貨徵收最高達145%的關稅,美方客戶隨即要求他暫停生產。

「為了40名員工,我努力在焦慮中保持微笑,」王薦接受BBC訪問時說。

隨着周三中美達成協議,緩解兩國之間的貿易戰後,王薦的美國買家再度來電。

兩國仍然面臨部分關稅。目前美方對中國商品仍徵收至少30%的關稅,中方對美國進口商品則維持在10%,較先前的125%大幅下調。

但美中雙方週末在瑞士會談後達成的意外協議,為廠商帶來一絲喘息空間。

「目前美國客戶願意負擔關稅,當然,他們也要求我們降低部分成本,我們需要跟他們議價。」王先生說。

王薦曾於美國特拉瓦州修讀工程,為研發這款氣炸鍋模型耗時三年。他表示,創辦公司花費了50萬美元,突然實施關稅令他大為震驚。

他說:「那種感覺就像父母離婚一樣。中國與美國是全球最重要的經濟與文化強權,若兩國突然分道揚鑣,世界將變得難以想像。若關稅高達145%,意味著我們要告別彼此了。」

不過他亦補充道:「中國有句話叫『塞翁失馬,焉知非福』(good fortune comes out of bad)。」

王薦相信,他的「福氣」是這場貿易戰反而促使他加快業務多元化的計劃,不再只跟美國做生意。

這正是北京認為自己在與華盛頓談判中握有優勢的原因之一。中國擁有其他選擇,官方亦積極鼓勵國內企業拓展在非洲、南美及東南亞等地的業務。

多間中國企業亦向BBC表示,正計劃多元化,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這或許意味著,從長遠來看,中美關係將呈現「漸行漸遠」,而非徹底決裂。

川普曾表示,他或會在本週內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全球兩大經濟體在達成90天的經濟戰「停火」協議後,將展開新一輪談判。

北京方面將這項協議視為一場勝利——不僅對中國而言,也對所有面臨美國關稅的國家而言。

但這場「勝利」並非毫無代價。

在順德——擁有「家電之都」之稱的地區——走一圈,便可感受到製造業正面臨的困境。

在佛山,工人利用傍晚較涼快的時段稍作放鬆,他們幾乎佔據了當地公園的每一個角落。

白天,他們在工廠內打包、鑄模、組裝各類你家中廚房可能找到的電器產品——從瓦斯爐、洗衣機,到熱水壺與冰箱。

夜晚下班後,有人在公園一角跳廣場舞,另一邊則打起激烈的籃球賽。

街道牆上張貼著各式招工海報,標榜「工作穩定、輕鬆」,如在家電廠打包和上螺絲的工作,30天工期、時薪16元;或組裝冷氣機,時薪可達20元。

但中介向我們表示,許多工廠——尤其是與美國業務相關的——已經停止招聘,甚至有些已關閉了部分生產線。

BBC被告知,一些工人為了節省開支,會選擇在公園過夜。他們當中許多人從數百公里外的家鄉前來佛山謀生。 (相關報導: 40%女性的福音,讓乳癌無所遁形!革命性檢測技術問世,緻密乳房不再是「完美偽裝」 更多文章

鄰近地區的一些簡易旅舍提供每晚20元的床位,這相當於他們的時薪。工人們都想把賺來的錢存起來寄給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