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晶片巨擘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日前正式宣布,其海外總部將落腳台北市北投與士林交界的北士科,這項重磅消息不僅為長期以來的市場傳聞劃下句點,更被視為點燃北士科區域經濟發展與房地產市場的關鍵火花。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知情人士透露,新壽已和輝達簽署保密協定,近期內應會簽約,此舉確立了北士科作為科技產業新重鎮的地位,並引發市場對其資產價值的重新評估。
北士科崛起:從潛力區到「百萬房價俱樂部」新成員
短短四年內,北士科已從後起之秀蛻變為建商與財團爭相卡位的明星投資標的。以往在許多人印象中仍是大片農地的北投一帶,如今房價已飆升至每坪120萬元,與台北市中山、大安、松山、信義及中正區等傳統精華區並駕齊驅,正式躋身「百萬房價俱樂部」。儘管近年政府實施多項打炒房政策,北投區的賣方市場依然強勢,顯示其房價具備堅實的支撐力,而這波漲勢的核心驅動力,正是近年快速竄起的北投士林科技園區。
這塊佔地約94.38公頃的科技園區,區位優勢顯著,不僅有捷運紅線行經、規劃中的輕軌系統,更鄰近天母、石牌等高級住宅區與豐富的醫療學術資源。全區包含25公頃的科技產業專用區,預計未來可創造3.5萬個就業機會,為房市注入龐大的剛性需求。
資本湧入:上市櫃建商瘋狂獵地 推案總銷百億起跳
北士科的蓬勃發展,吸引了上市櫃建商的瘋狂獵地,土地成交價格屢創新高。早在2021年疫情期間,達麗建設與華固建設就以每坪260萬元的天價取得住宅區土地,預示著未來推案房價將上看百萬元。目前,北士科已匯聚超過三十家建商插旗,主要推案集中在東側的軟橋段。隨著中鼎、新光紡織、士林電機、新光人壽、仁寶電腦等企業進駐,預計五年內將有逾二十棟全新大樓落成,產業聚落的效益呼之欲出。
回顧歷史,十年前的北士科仍是一片荒蕪,土地乏人問津。直到2019年大型建商正式進場,才讓北士科的土地交易熱度全面升溫,包括華固、國泰、長虹、遠雄、聯上發等大咖建設公司紛紛搶進,見證了從土地整合到資本大規模投入的市場演變。
大地主群像:資產傳承與多元開發策略
根據今周刊報導,在北士科這塊炙手可熱的土地上,存在著多位實力雄厚的大地主,他們透過不同的資產管理與開發策略,分享著區域發展的紅利:
1.賴氏家族:這個擁有百年歷史的家族,粗估在北士科擁有上萬坪土地,即使已出售部分,手中仍握有逾千坪。賴家不僅直接賣地給建商,更習慣透過「合建分屋」的方式,將興建後的商辦大樓用於出租,追求「源源不斷的租金收入」,將不動產作為資產傳承的核心工具。儘管家族成員眾多,土地整合仍需精巧協商。
2.莊子華家族 (隆遠集團): 作為大稻埕的大地主,隆遠集團董事長莊子華家族早在三、四十年前便鎖定北士科等台北市重劃區的農地。他們以「時間買得早,價格都不會太高」的策略,耐心等待政府重劃分配,坐享土地增值。如今更成功從「地主」轉型為「建商」,推出住宅建案「心仝聚」,透過參與開發實現更高的價值鏈利潤。
隱形地主:宗教財團法人與家族企業
1.財團法人地藏悲願基金會(地皎法師): 作為具備雄厚財力的宗教團體,地藏悲願基金會於2018年以每坪150萬元買下軟橋段土地,並規劃興建「林慧明宗祠及宗教類新建工程」(地藏禪寺),包含寄宿空間,展現非營利組織在商業不動產領域的資產配置。
2.台塑王家(透過佳照投資):台塑集團王家成員亦在北士科持有燙金土地。透過家族投資公司如佳照投資進行資產配置,儘管其土地用途尚不明確,但作為大型企業家族的資產策略,其長期佈局的意圖不言而喻。這些土地在2017年購入時,價格較相鄰地塊更具優勢。
北士科房市展望:就業引擎與有限供給支撐持續上漲
隨著北士科產業聚落成型,加上交通建設優勢與醫療資源,北投士林一帶房價正加速追趕北市其他行政區。新潤建設機構董事長黃文辰觀察,未來北士科約3.5萬個就業人口,對比僅2千至3千戶的住宅供給量,呈現嚴重供不應求。這種「主管住都不夠」的供需失衡,將成為支撐房價穩定成長的關鍵因素。
總體來看,輝達的進駐已為北士科的房地產市場點燃了鎂光燈。這個區域的發展模式,是否能複製內科與南港軟體園區的成功經驗,並成為當前保守觀望氛圍濃厚的台灣房市的重要指標,正備受各界關注。 (相關報導: 黃仁勳證實「輝達總部」落腳這地,房價準備起飛?專家曝2大驚人效應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