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瓜地馬拉咖啡協會(ANACAFE)的最新統計,去年10月至今年4月,瓜國咖啡出口總額高達6億2000萬美元,預計今年全年度出口更將超過10億美元(約新台幣324億元)。但瓜國咖啡業者也公開表達憂慮,因為美國實施10%的關稅衝擊,讓整個瓜地馬拉的咖啡生產鏈蒙上陰影。
瓜地馬拉咖啡年出口上看10億美元,咖啡最大的買家「台灣名列第8名」
瓜地馬拉咖啡協會18日指出,美國是瓜地馬拉咖啡最大的買家,占比超過44.2%,其次是加拿大的10.7%以及日本的9.6%,至於台灣名列第8占比2.4%。
巴西氣候衝擊推高全球咖啡價格
此外,由於世界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巴西因為氣候影響,在咖啡收穫季節遭遇熱浪侵襲,因此產量減少帶動全球咖啡價格上揚。瓜地馬拉咖啡豆日前在紐約咖啡期貨市場,就以每公擔375美元(約新台幣1萬1000多元)的高價拍出。
美國加徵10%關稅,瓜地馬拉咖啡出口受阻
但好價格卻遇上美國從4月2日開始實施的10%關稅,讓瓜地馬拉咖啡出口遭遇衝擊。此外,光是關稅實施到現在1個月期間,就已經發生5起總共20個銷往美國的咖啡貨櫃爭議,瓜國出口商和美國進口商因為誰來支付關稅所引起的法律糾紛。
瓜地馬拉咖啡協會指出,瓜國出口商堅持由於該批咖啡是以「船上交貨價格」(FOB)銷售,因此貨物到港後,關稅應該由美國進口商承擔,但美方業者卻抱持保留態度,就連國際咖啡組織(ICO)也無法確定誰該承擔關稅費用,類似的問題恐怕層出不窮,甚至造成貿易糾紛。
咖啡攸關12.5萬家庭生計,瓜國總裁示警移民潮
瓜地馬拉咖啡協會總裁巴多爾(Ricardo Bardales)表示,咖啡種植行業攸關瓜國12萬5000個家庭的生計,如果因為關稅影響種植情況,不只會減少農村就業機會,更可能引發移民問題。
美關國稅無助產業發展,只會推高消費者負擔
國際咖啡組織也強調,該組織一再與美國政府溝通解釋,因為咖啡這類產品並沒有在美國本土大量生產;而以關稅阻止進口、提升本國產業的策略在咖啡議題上毫無意義,因為美國本身不僅沒有足夠的產量支撐國內消費,更將推高美國消費者的負擔。
不只是咖啡,美國關稅也讓瓜地馬拉其他出口業者憂心忡忡,擔心喪失在美國的市場競爭力。「自由新聞報」(Prensa Libre)指出,瓜地馬拉政府已經決定派出一個代表團,成員包括經濟部長賈西亞琴(Gabriela Garcia-Quinn)、外交部長馬蒂內茲(Carlos Ramiro Martinez)等高層官員,預定5月27日在華府與美方進行關稅談判。
美國擬推區域性關稅協議,中美洲地區成戰略要角
由於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表示,為了改革國際貿易政策,美國政府正在評估建立「區域性關稅協議」的可能性。也就是針對貿易量的多寡,以不同區域劃分簽訂個別的關稅協議,例如中美洲地區可能就有一個固定的稅率數字。
自由新聞報分析,這次美瓜兩國關稅談判十分關鍵。因為在美國表示有意推動以區域為單位的關稅協議情況下,中美洲勢必成為新戰略重要的一環,而談判除了希望調整關稅外,也將討論納入區域協議的可能性和做法。 (相關報導: 知名銀行龍頭大裁員!裁減5成員工、連高階主管都逃不過,金融業陷裁員倒閉潮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陳得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