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放過台灣人民吧,陳椒華

民眾黨立委陳昭姿(右二)、前立委陳椒華(左二)等人18日舉辦「2025世界水資源日,環團民代呼籲保育水源區;劃設鳥嘴潭自來水保護區,落實露營場污水管理」記者會。(顏麟宇攝)

看到陳椒華宣布退出時代力量,我沒有驚訝,也沒有遺憾,只有一聲如釋重負的嘆息。這位總是以「環境正義」為名,實則常以情緒與偏見行事的前時代力量不分區立委,終於不再代表政黨發聲,或許是時代力量近年來少數的清新轉折,但實際上也瀕臨解散。

她說,未來若再加入任何政黨,必須徵得「家人」同意。一句話引發網友熱議:「家人」難道是黃國昌?畢竟要轉進民眾黨,總得看主席的臉色。說也諷刺,這位昔日批綠不手軟的環保鬥士,對藍白勢力卻格外溫順,特別是對黃國昌和柯文哲,幾乎是自動噤聲,令人懷疑其所謂「監督」是否早已淪為政治工具。

過去幾年,陳椒華的政治表現可以說是「逢建設必反」的最佳代表。蘇花改、南科擴建、風力發電、捷運延伸、國道七號、甚至是水庫,她樣樣反對。在她的世界裡,電塔是惡魔、基地台是毒氣、柏油路是環境殺手。網友戲稱她是「想讓人類回到狩獵採集時代的立委」,還真是一語中的。

問題不只是她反對建設,更在於她的「選擇性正義」。盧秀燕主政下台中戴奧辛污染,她不吭聲;黃國昌將水源保護地蓋停車場,她裝作沒看到;柯文哲任內農地違建,她一句不提。但只要是綠營主政的項目,不論預算再怎麼公開、工程再怎麼合規,她總能跳出來扣上「破壞環境」的大帽子。

她在立法院辦過無數場記者會,從疫苗審查、軍備採購到學甲爐碴案,樣樣質疑,卻屢屢被打臉。不是資訊錯誤、就是誤導民眾,最後總以一句「我是代表人民監督」輕描淡寫收場,卻造成社會資源浪費、政策信任流失。這樣的操作,真是台灣公共討論的災難。

最諷刺的是,她曾批評政府打房無力,卻被媒體踢爆自己坐擁四戶房產。講白了,這不是「正義」,而是「自肥式政治操作」的經典範本。

如今她聲稱要歸於公民社會,繼續關注環境與公益議題。那麼,我們衷心呼籲:請以一位真正的公民身分,而非政壇餘燼,理性參與,不要再用錯誤資訊攻擊建設、用情緒化言語綁架政策。國家需要的是專業和是非,不是造謠與杯葛。

而時代力量也該藉此機會回到初衷,真正做一個為改革而戰的政黨。少了過度膨脹的聲音,也許才有重建信任的空間。民眾黨更要小心陳椒華入黨後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謹慎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