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賴清德提「購併說」是「換湯不換藥」?

總統賴清德(左)於就職一周年前夕接受網路節目《敏迪選讀》專訪時提及的「併購說」,引發熱議。(總統府提供)

最近,賴清德總統在川普的「統一說」後,跟進提出:兩岸就像大、小兩家公司要進行「併購」一樣,最大在野黨主席朱立倫馬上提出批評:賴清德總統正在等條件、價格好的時候,就把主權賣掉,這是「賣台」!很可能,這是美帝躲在台獨背後而設下的連環套,北京仍然把持戰略定力,不會上了狂人川普指示的「購併」圈套,賴清德也不應該「換湯不換藥」?

中國國民黨的黨主席朱立倫,根本就搞錯「購併說」的比喻,更是劃錯了重點。賴清德的「購併說」,關鍵並不在於購併,而是在於使用大、小「兩家」公司,來比擬兩岸是「兩個」國家;也就是北京若要推進兩岸統一,就要在雙方彼此是「主權對等」的前提之下,來進行交易或買賣,這只是換個外包裝與說法的「兩岸互不隸屬」;一旦,北京就兩岸關係開啟與賴清德「公司購併論」的對話,豈不是變相、拐個彎,接受、承認:兩岸雖然是「一大一小」,但卻是主權對等的「兩個國家」?

北京看的很清楚,不會掉入美國川普在台獨背後指示的圈套。從「大兩岸」的美「中」關係來看,壓力現在狂人川普的身上;從「小兩岸」的台海關係來看,台獨工作者賴清德不管多麼的務實,依然是執政雙少數、民調低支持度;北京則是依然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步調,面對美「中」的經貿戰;也依循著兩岸「和平統一」的方針,推進閩台融合發展,更要求所有涉台的主要幹部,落實統戰工作責任制。

兩岸關係不是大、小兩間公司,而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都是一家人的關係。其實,美「中」關係的風向已經改變了,兩岸關係也吹起了和平統一的風向,賴清德應該「務實地」換掉「兩岸互不隸屬」這個產品,而不是換個說法換個產品包裝而已。

賴清德總統應該把握機會,將就任總統週年「留白待填空」的兩岸關係,向北京提出補述或議案,而不是想方設法配合美國這個外部勢力對北京下套。兩岸關係不是公司購併、不是交易買賣的關係,而是一家人互助合作、相互為榮的關係。

例如:北京一貫主張台灣是整個中國主權領土的一部份,又在2025至2027年聯合國的經常預算各國分攤比例裡,排名第一高達20%,只小差美國2%,賴清德不妨大膽地向北京提出將聯合國總部遷到台灣的議案。

倘若,賴清德可以向北京提出將聯合國總部遷到台灣的訴求,相信在台灣是整個中國主權領土一部份的前提上,讓聯合國離開美國,就是走向中國大陸、住進台灣。不論是提升賴清德總統自己的政治聲望、或是基於兩岸和平統一的正面進展,還是提高北京在維護全球秩序的地位,都是有所助益都是一件好事。請賴清德總統:換了湯,也應該換了藥。​

*作者為孫榮富/新黨輿情中心副主任,著《後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