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四日午後四點半,宜蘭縣員山鄉中華村居民紛紛湧入村內的餐廳,有人擺碗筷、有人開冰箱拿啤酒,慶祝成功罷免主張開發礦場的村長許正東。全村投票人口五八六人,罷免案的投票率高達六七%,共二五七票同意、一三七票不同意通過,投票率比罷韓還要高。
永侒公司從未向居民說明開發案
在廚房裡忙進忙出的是中華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明華,她和丈夫忙著燒菜煮飯,張羅外頭兩桌的村民,擰緊的眉頭終於放鬆,緊張的神情終於笑開。票開完了,天也黑了,她卻氣勢高昂地說:「我就不相信天那麼黑!」
罷免案緣起於二○一九年八月底來自環保署的一紙公文,來函社區發展協會要租借辦公室作為環評現勘使用,陳明華翻到公文內夾帶的一張地圖,長期與社區合作的永侒公司將在中華村開闢新礦場,礦場砂石車未來將行經水源地以及生態導覽路徑,甚至將進出村內的核心聚落區。
當陳明華和理監事們還搞不清開採面積、開發細節等環評書件的內容,來不及表態支持或反對,環評委員就已前來勘查。隔天見報的新聞寫道,居民普遍表示樂觀其成。「報導一出,我的手機就響了,大家都來問我發生什麼事?」陳明華回憶。
這時,陳明華趕忙將環保署網站上一百多頁的環評資料下載來看,從沒讀過環評資料的社區發展協會,請來相關專家學者協助,才能稍稍梳理眉目,得知永侒公司將要在大安埤山深溝水源地上游開發新礦區,開挖瓷土與矽砂。
中華村鄰近蘭陽溪畔,位於前往梨山的北橫公路上。永侒公司自一九八○年就在臨近地區開挖瓷土礦,而後停礦多年,一三四公頃的礦權於今年四月到期。這次環評除了是要展延原有礦權,也計畫在中華村與內城村申請新礦區,開發面積在抗議後雖縮減為二十一.八公頃,但多半集中在中華村。
村長與協會互指違反誠信原則
陳明華說,永侒公司從沒向居民說明開發案,相關說明會還是社區發展協會自辦,最後決定發起「護水反礦」的連署展現民意。不料,村長的態度出爾反爾,先是反對永侒,卻又在宜蘭縣國土計畫公聽會上表態支持,村民阮淑鈴決定發起罷免。
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林位三,是內城國中小化育分校的退休老師,大家都說他是讀書人,有什麼問題總是第一個找他。他直指永侒礦場開發的三大問題:水源、土石流與交通安全;另外,環評委員也多次在環評會議中質疑,國內是否還有瓷土需求。
首先,中華村居民長年使用山泉水與地下水,不少居民擔心礦場開發恐汙染水源。而林位三進一步補充,村中有頂粗坑溪與粗坑溪,地表水與伏流水脈豐沛,共同匯流到五公里外的深溝淨水廠,供應蘭陽溪北十七萬居民生活,金車公司甚至以此水源生產礦泉水與威士忌。
同時,居民也擔心,礦場開挖將剷除植被,減少水質涵養,一遇大雨可能引發土石流。除了永侒,鄰近中華村的總共有四座礦場,鄰近的蘭陽溪畔則有多間砂石場,每天已有百輛砂石車進入,若有更多車輛行經,可能增加交通事故的肇事率。 (相關報導: 亞泥案只是冰山一角 環團:礦業法向業主傾斜 應全面檢討 | 更多文章 )
不過,負責評估永侒公司水文地形的台大土木系副教授游景雲多次實地走訪,他在環評會議指出,深溝淨水廠與地下水和礦區屬於兩個不同集水區,淨水廠的取水口比礦場放流水口更為上游,因此兩者不會相互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