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以「行動諮商」防堵學生自傷

近三年學生自殺率的攀升跡象,已凸顯大學心理諮商的人力缺口。(StockSnap@pixabay)

台灣大學上週發生學生接連自戕震驚全國,在近三年學生自殺率的攀升跡象,除了反映學生心理健康的防治作為不足,也已凸顯大學心理諮商的人力缺口。

諮商心理師本質學能是助人產業,進入大學卻是參雜各類行政工作,難以專注於關懷學生、心衛教育、心理諮商等,受制大專院校評鑑壓力被迫舉辦各種活動產生績效,導致行政業務凌駕諮商專業的失衡狀態。

台灣大學校長管中閔要求提出促進心理健康和加強心理輔導來亡羊補牢,學生會也舉行燭光晚會溫暖彼此,根據教育部輔導學生法規定在大學心輔中心的師生比為1比1200,即便台大擁有全國規模最大的心理治療機構,但在心理諮商的人力缺口依舊產生「人為漏接」。當師生比產生「絕對落差」,校園心理安全網的缺口便會無限擴大,加上網路混雜的集體文化簇擁,最後釀成接力輕生的個案悲劇。校園心理師若無法發揮「行動諮商」的監督功能,心輔中心受制人權不能主動接觸同學,網路各種遺言訊息、輕生打卡、自殺轉播等次文化橫行,諮商心理師自然無法成為大學校園的自殺守門人。

校園心理諮商的人力缺口必須正視,除了勿讓業務凌駕專業,也要適時發揮即時諮商的輔導機制,才能避免校園自殺案件產生破窗效應。 (相關報導: 林進嘉觀點:人人都可以成為珍愛生命守門人 更多文章

*作者為新聞研究所學生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