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在二戰後的1950年代至1970年代之間,與日本、新加坡同屬亞洲最富國之一。
在1950年,台灣還一片混沌,政經情勢都不穩,戰爭還在打,經濟改革還沒開始, 台灣與菲律賓的民生有天壤之別。
到今天,菲律賓經濟環境差劣,貪污情況嚴重,菲律賓女性出外到鄰國謀生者很多,她們大多以家庭傭工為最主要職業,全國經濟總量,10~13.5%依靠外傭打工滙錢回國,比例亦是東南亞最高,台灣也雇用不少。

再來看韓國,韓國首座核電廠,商轉於1978 年,台灣核一廠也在這一年商轉。
到了2007年,韓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具備自行研發第三代核電技術的國家。2009年底,韓國競標比價勝過美國、法國等世界老牌核電出口國,成功贏得阿聯酋價值200億美元的4座核電機組建設合同。2014年底,韓國一共擁有23座核電機組,數量世界第五。
而這40年間,我們沒有養出核電自建技術,更談不上出口,現在連想正常使用核一二三四廠,都千難萬難,想要個穩定便宜的電力來源,也快變成奢求了。
菲律賓—台灣—韓國,這樣比較下來,可以看到的是:努力研究追求進步,實際考量成本跟需求的,會得到成果。而費力於內鬥內耗,自廢武功的,終究會被其它競爭對手甩開。

經濟是現實的,沒錢的那天,談不上尊嚴,有什麼工作,就得做什麼工作。
能源政策是基本國策,影響深遠,金額龐大,我們是在「努力研究追求進步,實際考量成本跟需求」,還是在「內鬥內耗,自廢武功」,相信你也看得出來。
不要覺得歷史離我們很遠,歷史就是很多不斷重演的劇碼,只看我們會站在進步的角色,還是退步的角色而已。
最好也不要覺得跟自己無關,手上有選票,不花心力了解政策,亂投一通的話,很可能成為推台灣下海的推手而不自知。
我們還有沒有救,就看我們接下來怎麼做,希望民眾能記住歷史,保有危機意識,看清時局,在重要的時候,做出正確的選擇。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經濟部台電一場騙局,綠電自由化未上演先落幕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電機博士,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