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時代,核能是電力唯一的解方!這幾天,有位資深的媒體人和我討論能源結構等問題⋯⋯後,他下了一個結論:「核能是是趨勢,現在是轉捩點!」
近幾個月國內重大供電問題:無預警停電、冬天降壓供電等等
今年5月13日及5月17日兩次無預警的大停電,事故原因研判:513事故為人員誤操作所致,517事故為氣候異常。
今年9初,連續數天,台電協調台積電等大用戶於夜間尖峰配合緊急降載(包括啓動自備發電機)來應付危機。
今年10月又罕見供電吃緊,10月7日亮出供電警戒的橙燈,10月8日預估備轉容量率僅6.08%,燈號轉亮吃緊黃燈,夜間尖峰時段僅有7%備轉容量率。
2021年11月17日,聯合報社論指出⋯⋯電力不足的問題正以變形的手法上演。時序已進入冬天,近日卻不時傳出台電對工業及民生用戶採取「降壓」供電,時間多在下午和晚間。這類措施,對特別需要維持穩壓生產的工廠造成衝擊,機件和成品都受到不良影響。減壓供電的「摻水」手法,正是台電遮掩電力不足的策略之一。
社論又指出:「此處有兩個觀察點:其一,已經冬季卻仍發生電力不足,顯示總體發電結構脆弱;其二,降壓時間發生在黃昏及夜間,顯示太陽能電力的缺陷。太陽光電在尖峰時刻能達到十二%,堪稱是可貴的進展;但日落之後,太陽光電便立即歸零」
再轉述一位,台電調度單位一位退休的高級主管,他指出這種現象「降壓供電」是:「供電能力」不足!他更貼切的說「雖然有電可用,但,品質不佳,風險大增。」
事實證明,台灣的供電有問題了!應該要面對也要解決了!若長此以往,對台灣經濟的影響,會是個重創。
台積電等半導體擴廠「用電量將占全台8%」 試問電從那裡來?
半導體是我們的䕶國神山,每個政治人物搶著要在當地設廠!但,請問,這個吃電怪獸,它們所需的電,從那裡來?
8%左右的電力,從何而來?政治人物告訴我們,它們將使用綠電,再思考一下,若它們僅能百分之百使用綠電,夜間且風平浪靜的夜晚,所謂的綠電全停了!半導體產業可以停工嗎?當然不行!
算一算台灣半導體產業,停產一天將損失約新台幣80億元,台積電損失則約新台幣30億元。如此鉅大的影響,再怎麼困難也必須譲半導體產業「有充分且穩定的電源」!
所以,除了綠電之外,仍然必須有穩定的電源,才足以支撐半導體產業!
這些穩定的電源,若仍然由火力電廠供應,那麼,臺灣的空汚將更慘,同時也會增加大量的碳排,請問人民受得了嗎?
為了穩住半導體產業且不再繼續惡化空汚及不增碳排的情況下,核能發電是創造產業及台灣社會雙贏的唯一選擇!

世界各國共同的承諾及趨勢⋯⋯拯救地球、降低氣候變遷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簡稱:COP26)於2021年11月1日至11月12日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在減緩氣候變遷的共識下,各國承諾必須:
1.逐步淘汰煤炭
2.減少甲烷排放(甲烷是氣候暖化的關鍵:甲烷對氣候變遷的影響力比碳高84倍,主要的來源為化石燃料!)
3.減少森林砍…等等! (相關報導: 周南山觀點:從地質和耐震觀點,試算核四輻射外洩的風險 | 更多文章 )
這些舉動,都與火力發電的原料,煤及天然氣,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