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決定全球能源轉型步調快慢之因素

作者指出,能源轉型之步調快慢,與氣候變遷之步調快慢,兩者互為因果。氣候變遷之影響越激烈,越有助各國政府、產業、企業採行加速能源轉型之作為。圖為燃煤發電廠(資料照,AP)

前言

時序即將進入2020年,未來10年全球能源轉型將以快速或緩慢之步調前進,對各國政府、能源生產者、技術提供者、各類型之消費者,乃至人類社會未來面對之氣候及環境,都是一個值得關注之議題,本文爰而對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今年出版之”the Speed of the Energy Transition- Gradual or Rapid Change?”研究報告(白皮書)之內容作介紹,供國內各界參考。

2019年世界經濟論壇(WEF)瑞士達沃斯(Davos)年會(AP)
2019年世界經濟論壇(WEF)瑞士達沃斯(Davos)年會(資料照,AP)

情境假設

WEF之報告將全球能源轉型未來發展步調,分為「緩慢調整之情境」(the Gradual narrative)及「快速調整之情境」(the Rapid narrative)。

第一種情境假設未來各國在能源轉型及減少碳排放,在政策、產業、消費、投資等方面,與目前情況無太大差異,難以達成巴黎協定(Accord de Paris/Paris Agreement)之目標。

第二種情境係假設各國未來積極採行新能源技術以滿足新增能源需求,使得化石能源(fossil fuels)在未來10年間達到飽和需求;此情境下有賴各國政策、商業模式、能源消費方式、減少碳排投資等方面之更積極作為。

能源體系本身擁有某種慣性(inertia)及自我實現(self-fulfilling)之能力,投資者及政策決定者傾向認為未來較可能發生哪一種情境,其即會採取相對應(消極或積極)之投資決策或立法手段。

影響因素

WEF在其報告中指出,影響能源轉型未來發展步調快慢之因素眾多,但基本上可歸納為「技術」、「政策」及「社會」三方面加以探討,以下分予說明:

一、在社會方面

認為未來10年能源轉型將進展緩慢之看法:

1、22018年全球仍維持較高之需求增長率(2.3%)。

2、以化工業及航空業為例(難以採用再生能源作為替代能源),其能源需求仍呈現增長之情況。

3、2018年之太陽能及風力發電之裝置容量與2017年接近,顯示再生能源之成長率已接近飽和。

4、現有之再生能源投資尚不足以達成巴黎協定之既定目標。

5、美國在川普執政下,環保力度減弱,能源需求增加。

6、各國仍持續興建燃煤電廠,2018年燃煤呈現增長之情況。

7、國際能源署(IEA)針對45項清潔能源技術追蹤,發現其中僅有7項之進展,有助達成巴黎協定之目標。

2019年11月1日,美國總統川普形容政壇對手是「狗」(AP)
作者指出,美國在總統川普(見圖)執政下,環保力度減弱,能源需求增加。(資料照,AP)

認為未來10年能源轉型將進展快速之看法:

1、新興能源技術對傳統化石能源之破壞性影響已然出現,但尚未被廣泛採用。

2、新興能源技術(尤其是太陽能及電池)之成本持續下降,已較傳統化石燃料具成本競爭力。

3、電動車、電池、太陽能及風力發電持續呈現高速增長。(總投資金額趨緩是因為相關技術之建造成本下降)

4、部分國家採取更積極之政策作為。例如:2018年全球碳稅(carbon taxes)增長三分之一,部分州及城市訂定100%再生能源之目標,並立法禁止內燃機汽車(如加州、夏威夷、巴黎、柏林)。 (相關報導: 陳立誠觀點:台大風險中心對能源的誤解及誤導 更多文章

5、過去5年,燃煤電廠資本支出(CapEx)下降75%,超前IEA之NPS情境;燃油及天然氣資本支出與IEA之SDS情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