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南專欄:「社會主義是拿命換來的」─14億中國人等著陪葬?

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落幕後,習近平率領政治局常委前往延安朝聖(AP)

「社會主義是拼出來、幹出來、拿命換來的,不僅過去如此,新時代也是如此」,20大後,習近平如是說。

習近平於中共20大順利登基皇位後的10月28日,率同政治局六位新任常委前往陝西延安、河南安陽等地視察。在參觀安陽市轄下林州市「紅旗渠紀念館」時說,要用「紅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他當時強調:今天物質生活大為改善,但「愚公移山、艱苦奮鬥的精神不能變」。他更強調,「紅旗渠精神」與「延安精神」一脈相承,年輕一代要繼承和發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摒棄「驕嬌二氣」,像父輩一樣「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

記得在好多年前,曾看到有人寫下這樣一段句子:「文革的惡果,要到文革一代逐漸成為社會中堅,逐漸走上領導崗位才能全面顯現。」此一預言,於今果然成讖!

20大後續工程:讓中國人對「黨」感到興奮

繼之,10月30日,天下第一黨媒「人民日報」推出《讀懂習近平總書記二十大后首次出京活動的深意》再一次強調:

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此次考察,總書記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黨創新理論的「根」,我們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途徑是「兩個結合」。

我們黨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進程中,以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激活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使中華文明再次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與此同時,中華文明也極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

這一大套話,無非就是硬生生地將馬克思主義和古老中華文化綑綁在一起,然後等同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外媒「德國之聲」引述分析指出:習近平帶隊訪問延安——一個與毛澤東掌握權力密不可分的地方——是對他未來五年統治中國的方向一個重要的、刻意的暗示。

在「德國之聲」的一篇專訪《習近平要讓人民對共產黨再次興奮》,受訪者是專長研究中共精英政治的美利堅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國際服務學院教授唐志學(Joseph Torigian)。他的結語說:習近平顯然是一個具有強大使命感的人,也顯然是一個對於自己政治遺產(legacy)深思熟慮的人,他顯然是一個想要證明些什麼的人。在某種程度上,他可能覺得他需要用這樣的方式來談論自己,因為這在政治上對黨的生存是有用的。我認為,他把自己說成是一個變革性的人物是有用的,因為這讓人們對黨感到興奮。

「讓人們(黨員)對黨感到興奮」,唐教授這句話真可謂是畫龍點睛。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問題學者吳木鑾(Alfred Wu)則認為:「習近平希望像毛澤東一樣位列中國共產主義的正統之中。」

果如是,則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三位中共前領導人都得排除在中國共產主義的正統之列,然後讓中共黨史整個重新改寫。 (相關報導: 長平觀察:從毛澤東、鄧小平到習近平,中國共產黨獨一無二的「內參治國」 更多文章

更有趣的是美媒「自由亞洲電台」的另一篇採訪文《習近平倡導"紅旗渠精神" 透露什麼信號?》。文中採訪了滯台中國異議人士龔與劍提到:習帶六常委到「太陽升起」的地方,又提紅旗渠,宣示二十大後要走什麼樣的道路?執行什麼樣的主義已經是非常直白了,就是要群眾百姓「穿上舊鞋跟我走回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