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冬奧結束,就是武統時機!」美國海軍戰院教授:想拆除台海未爆彈,不能只靠膝反射式的升高軍事對立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演訓情況。(AP)

由於新疆維吾爾人的悲慘遭遇,至少180個國際人權組織將2022北京冬奧定調為「種族滅絕奧運」(Genocide Olympics),並且公開呼籲抵制。不過美國海軍戰院教授金萊爾(Lyle J. Goldstein)指出,在兩岸軍力嚴重失衡的情況下,解放軍按兵不動的主要理由就是北京冬奧。等冬奧過後,金萊爾認為中國至少有四套對台動武方略,但他不贊同美國軍事介入,而是藉外交途徑。

金萊爾是美國海軍戰爭學院(U.S. Naval War College)中國海事研究所(China Maritime Studies Institute)的創所教授,是中國安全政策與海洋問題的專家。《國會山莊報》(The Hill)10日刊出金萊爾投書,他主張台灣現在還能高枕無憂,是因為北京冬奧尚未舉行,中國政府在兩岸問題上肯定會有所克制。但在2022之後,在所有軍事領域取得領先的中國,將讓台灣承受空前挑戰。

近來解放軍機艦密集擾台、軍演不斷,美軍在台海、南海偵巡頻率也大增,美中台是否會擦槍走火引爆衝突,更成為各方關切焦點。(美聯社)
近來解放軍機艦密集擾台、軍演不斷,美軍在台海、南海偵巡頻率也大增,美中台是否會擦槍走火引爆衝突,更成為各方關切焦點。(美聯社)

金萊爾認為,除了中國崛起已勢不可擋的總體觀點之外,北京最近處理香港事務的經驗,也讓擁護武統者獲得不少動力。中共的鷹派人士認為,他們對於「一國兩制」的主張已經消耗了數十年的光陰,但這些半調子的妥協作法,最終只是引來更多反華情緒,也讓中共承受不必要的屈辱。金萊爾認為,如果武統派真要動手,在全面入侵的大規模戰爭之外,北京至少有三套進攻台灣的劇本。

首先就是重演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解放軍對台灣近海發動飛彈攻勢震懾台北。金萊爾指出,經過了數十年的整軍經武,若是動用他們現有的所有飛彈武力,解放軍在2022年之後的「煙火表演」勢必更加令人震撼;中國空軍甚至可能出動各式戰機與轟炸機飛越台灣上空,對台灣人民造成更多心理刺激。但在美方力挺之下,這種武嚇作法的效果,從二十多年前的台海危機看來相當有限。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風41型」(DF-41)洲際彈道飛彈(AP)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風41型」(DF-41)洲際彈道飛彈(AP)

北京對台灣動武的第二套劇本則是直接封鎖,宣布關閉台灣周遭的空域跟海域。金萊爾認為,由於中國擁有世界上實力最強的海警部隊,光是以這支「第二海軍」來對台灣海域進行監視與封鎖就能達到效果。加上中國空軍在台灣東部的巡弋行動已經常態化,當美國及其盟友還在思考要怎麼突破封鎖時,台灣恐怕很快就會嘗到經濟上的苦果。金萊爾指出,由於這項作法可能不戰而勝,對北京領導人來說深具吸引力,但台灣也有可能堅持好幾個月甚至數年之久。

一艘中國海警船2015年9月23日在南中國海黃岩島與一艘菲律賓漁船對峙。(美聯社)
一艘中國海警船2015年9月23日在南中國海黃岩島與一艘菲律賓漁船對峙。(美聯社)

第三個選擇則是進攻澎湖,尤其澎湖在明鄭時期也曾遭到清朝攻陷,引發台灣鄭氏政權的垮台。金萊爾認為解放軍若能一舉拿下澎湖,對台灣將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何況先對澎湖用兵,也算是實際測試解放軍的聯合兩棲作戰,尤其澎湖的地勢平坦、不利防禦,頗為適合發動登陸或空降作戰。如果攻略澎湖仍太具挑戰性,攻下台灣在南海的據點顯然更為簡單。問題是儘管東沙的戰略重要性無可質疑,但金萊爾認為,這場離島作戰若兵不血刃就能勝出,反倒讓台灣質疑北京的決心。 (相關報導: 「從美國馳援第一島鏈,最快也要17天」美軍印太司令警告:中國6年內恐攻打台灣,國會應加碼抗中預算 更多文章

國防部副參謀總長李廷盛中將日前搭乘C-130運輸機赴東沙慰勉官兵,卻引發討論。(取自軍聞社)
國防部副參謀總長李廷盛中將搭乘C-130運輸機赴東沙慰勉官兵。(取自軍聞社)

在介紹了北京對台灣動武的三種選項之後,金萊爾還是回過頭討論解放軍全面進攻台灣本土的可能性。因為解放軍之所以要強烈主張對台展開全面攻勢,理由確實不少。最顯而易見的是,保留這個選項讓北京更容易決定統一台灣的條件。在軍事行動方面,全面進攻的閃電攻勢可讓台灣守軍措手不及,拿下台灣的既成事實也讓華府難有干涉餘地。金萊爾指出,由於台灣的國防預算幾十年來都不高、軍事準備也不積極,解放軍的指揮官可能會認為台灣是一個相對容易攻略的目標。

美國政府26日再度宣布對台軍售,將售台100枚魚叉反艦飛彈,總額約23.7億美元。圖為美國海軍演習發射魚叉反艦飛彈。(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網頁,版權屬公有領域)
美國政府26日再度宣布對台軍售,將售台100枚魚叉反艦飛彈,總額約23.7億美元。圖為美國海軍演習發射魚叉反艦飛彈。(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網頁,版權屬公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