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到1991年間發生的拉法葉艦軍購弊案至今已過30年,但案情仍未釐清,已成懸案。受命處理此案弊端的海軍上校尹清楓,卻在1993年底遭到謀殺,引發社會軒然大波。
在拉法葉弊案爆發時擔任立法委員的陳水扁,因對此案連連爆料揭弊而聲名大噪。2000年陳水扁選上總統,當年7月,他以總統身分誓言「不惜動搖國本,也要查辦到底」的決心。
儘管在阿扁宣示後20年的今天,拉法葉艦軍購弊案和尹清楓命案仍是一片疑雲,然而在當時的確產生了一些氛圍變化,《新新聞》這篇文章從幾位資深軍事記者的觀察,來看政黨輪替為國防這個黑盒子帶來什麼影響。
2018年9月,《新新聞》記者蕭介雲在〈潛艦國造灰姑娘傳說 籠罩尹清楓黯影〉一文中指出,在尹清楓案中扮演重要關係人的郭璽,竟對蔡英文政府的潛艦國造計畫具有影響力。未偵破的尹案,至今仍是台灣國防領域的黯影。(編輯部)
沉寂多時的尹清楓命案在新總統一聲令下,又重新搶占媒體的主要版面。八月以來,台灣主要媒體幾乎是連篇累牘地報導有關尹清楓命案和軍事採購弊案。
一九九四年還在《自立早報》服務、主跑軍事新聞的《明日報》記者朱明,是最早點出現任國安會秘書長莊銘耀的機要秘書陳祿曾涉案的記者。
朱明指出,最近媒體爭相報導的素材,很多都是舊聞,「大家現在寫來寫去的東西,絕大部分在九四年尹案爆發後就已經見過報。」
當時在《新新聞》採訪尹案的軍事記者,現為《明日報》副總編輯的邱銘輝也有這樣的感覺。
邱銘輝說,他記得六年前,尹案發生一百天時,《新新聞》做了一個很大的調查採訪,那時候擔任調查尹案的檢察官柯士斌在接受採訪時說了一句話:「尹案要破,只有等待奇蹟了!」所以當時《新新聞》封面的標題就用了這四個字──等待奇蹟。
六年後的今天,特別小組重新展開調查。邱銘輝看著這幾天媒體出現的新聞,看起來這一次軍方似乎已全部放手,但他說:「六年後,我還是講同樣的話。」覺得命案要破,真的只有「等待奇蹟」,因為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發現到令人眼睛一亮的新線索!」
新聞呈現的是六年前回憶
然而媒體的呈現,可不是這麼一回事,很多當時的舊聞,如今在大環境改變下,又再度躍上報端成為「新聞」了。
大多數的記者之所以現在還在寫「舊聞」,一方面是因為政權移轉後,政治氣氛不一樣了,另一方面是因為有些報社的軍事路線記者換人了,對新人來說,什麼舊聞都是新的,「老記者每天寫舊聞,好像在幫新記者複習功課。」
對這些當年跑過尹案的資深記者而言,如今媒體所呈現的尹案,其實就是他們再回頭去看自己六年前寫的文章,進入到六年前的印象裡,重拾記憶。
誰殺了尹清楓?邱銘輝直截了當地指出,其實六年前尹案發生時,專案小組懷疑是兇手的對象,分析起來只有三個:一、郭力恆;二、郭力恆指稱的劉樞;三、還未浮出檯面的第三者。
邱銘輝一一分析指出,專案小組曾經仔細核對過郭力恆於案發當時所出現的地點與時間,發覺郭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去殺了尹清楓,同時專案小組也查不到郭力恆教唆殺人的證據。
第二個劉樞。就是那麼巧,尹清楓遇害時刻,專案小組調出通聯紀錄查出,剛好那個時候,劉樞正在講一通很長的電話,是劉樞與他的情婦在那裡情話綿綿,同時也查不到劉樞教唆殺人的證據。
最後只剩下那個還未浮出檯面的第三者了。
誰是那個還沒有浮出來的兇手?邱銘輝說,一般人都會往「擋人財路者死」這個關鍵點著手,所以就開始往尹清楓經手的軍購案去查,獵雷艦、海測船、二代一級艦、二代二級艦都是查訪的範圍。
阿扁讓尹案資訊比過去透明
邱銘輝以涂太太的例子指出,涂太太要招標書未遂,揚言要召開記者會揭發,但動作也只是這樣而已。「是什麼東西大到要殺人來解決問題?」邱銘輝有這樣的疑問。 (相關報導: 青少年憂心肌炎不敢打BNT?醫師教你評估施打風險,出現5大症狀要當心 | 更多文章 )
不過,比較六年前和現在跑尹案的方式,朱明認為,政權移轉後,現在的政治氣氛的確和六年前國民黨執政時代大不相同,尤其總統陳水扁宣布成立專責的調查小組後,關於尹案資訊透明的程度也比以前開放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