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月俄軍三路陳兵俄烏邊境之時,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的顧問敦促他低調應對。在一次通話中,他的最高國家安全顧問奉上忠告:超然冷靜。
次日,哲連斯基向全國民眾發表電視講話,他表示,戰爭威脅並不比2014年普京(Vladimir Putin)下令入侵烏克蘭部分地區以來的其他任何時候更大。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這是現年44歲、參選前毫無從政經驗的前諧星哲連斯基選擇的策略,他既尋求防範俄羅斯的進犯,也不希望被美國的反應所左右。目前,美俄兩個大國之間的敵意越來越濃,裹挾其間的哲連斯基堅信,他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防止入侵。在烏克蘭舉國上下緊張不安之際,一個問題揮之不去:他的想法是否正確?
自2019年上任以來,哲連斯基的對俄路線已變得強硬,但一些核心因素沒變。他只選擇就某些問題與克里姆林宮交鋒,為外交留有餘地。他敦促保持冷靜,以保障烏克蘭及其經濟的安全。他還極力想要避免被西方大國牽著鼻子走。
自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以來,哲連斯基是夾在俄美之間左右為難的第六位烏克蘭總統。美國及其盟友正試圖防止俄羅斯可能發起的一場攻擊,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稱,這或許會是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入侵。俄羅斯總統普京希望拽著曾經的附庸國烏克蘭遠離西方陣營,如果不是通過入侵,就是通過破壞其財政的方式。
2022年1月19日,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烏國總統府會晤。(美聯社)
在前美國總統布希(George W. Bush)和歐巴馬(Barack Obama)任內擔任美國駐烏克蘭大使、並在川普(Donald Trump)掌權期間擔任代理駐烏克蘭大使的泰勒(William Taylor)上個月底曾與哲連斯基會晤。「哲連斯基想表現出冷靜和決心,因為俄羅斯構成的威脅也在影響著經濟。」泰勒說。「另一方面,他必須向普京表現出冷靜、堅定和決心,讓普京不敢貿然行事。」
美國官員表示,拜登在哲連斯基在電視上露面後不久就與其通了電話,就俄羅斯帶來的不斷加劇的安全威脅發出警告。這些官員表示,哲連斯基辯稱這種威脅自2014年以來一直存在,但拜登不同意這種說法。拜登指出,俄羅斯軍隊駐紮在離白羅斯南部不遠的地方,這可能是一個令局勢發生改變的因素。
據熟悉哲連斯基想法的知情人士說,哲連斯基仍認為俄羅斯入侵的可能性不大。他擔心,美國就可能的入侵發出可怕的公開警告會有助於擴大俄羅斯破壞烏克蘭及其經濟穩定的行動。
2022年2月7日,在前線負責觀測敵情的烏克蘭士兵。(美聯社)
盟友們表示,哲連斯基是一位敏銳、有創造力的政治新人。2019年上台時他曾主張可以通過談判與普京達成一項和平協議,現在他已經放棄了一些天真的想法。盟友稱,哲連斯基的策略有可取之處,烏克蘭貨幣格裡夫尼亞的匯率已經穩定下來。今年1月,烏克蘭央行動用了10多億美元支撐格裡夫尼亞匯率。烏克蘭官員表示,軍方堅定地支持哲連斯基。哲連斯基增加了軍事開支,並承諾提高軍人的工資和福利。
哲連斯基的反對者包括了一些前顧問,他們稱哲連斯基虛榮心強,報復心重,而且越來越孤立。烏克蘭前總統、現任反對派領導人波羅申科(Petro Poroshenko)在1月份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哲連斯基在應對俄羅斯軍事集結問題上反應拙劣。上個月,當哲連斯基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會面時,數以千計的波羅申科支持者舉行示威,反對基輔方面以叛國罪指控對這位前總統進行調查。波羅申科稱這些指控捏造事實。
美國官員表示,拜登在私下談話中指出,哲連斯基面臨著似乎無休止的挑戰,包括腐敗、與俄羅斯的緊張關係以及反對派的呼聲等。華盛頓曾試圖化解哲連斯基與波羅申科之間不斷加深的不和,但沒有成功。2019年,哲連斯基在選舉中擊敗了尋求連任的波羅申科。
即使按照烏克蘭的標準,哲連斯基也相當與眾不同。在烏克蘭的領導人中,有一位曾任火箭廠老闆,有一位曾兩次入獄的前運輸經理,還有一位糖果大亨。哲連斯基出生於烏克蘭中部一個民風彪悍的工業城鎮,據兒時的朋友回憶,他在學校裡表現出色,在當時有大量小混混的街頭,他穿紅襪子戴耳環很引人注目。
哲連斯基在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喜劇圈發展起了事業。他在一部情景喜劇中扮演了一位誠實的教師出身的總統,這使得他在2019年4月的選舉中取得壓倒性勝利,當時他的人設是能帶來和平、剷除烏克蘭腐敗政治制度的政圈局外人。
他的勝選在國外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在選舉之夜波羅申科承認落敗後不久,時任美國總統川普通過助手的手機與他聯繫,向他表示祝賀。
哲連斯基將與俄羅斯的糟糕關係歸咎於波羅申科,並著手通過與普京的個人聯繫修復這些關係。哲連斯基在勝選演講中將他的勝利描述為在一個由獨裁主義領導人所主導地區的民主國家的勝利,這個民主國家儘管不易管理但卻充滿活力,他還告訴其他前蘇聯公民:「一切皆有可能。」
普京當時沒有給哲連斯基發去賀電。普京簽署了一項法令,放寬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居民申請俄羅斯公民身份的途徑,該地區自2014年以來由俄羅斯領導的武裝分子控制。在2019年10月前擔任哲連斯基國家安全顧問的Oleksandr Danylyuk稱,掌握主動權的是普京。
2022年2月1日,英國首相強森與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在烏國總統府召開聯合記者會。(美聯社)
普京在哲連斯基當選後三個月裡一直遲遲沒有表達祝賀,之後哲連斯基主動致電普京。「哲連斯基當年確信他能與普京達成一份協議,」一位前顧問表示。「我想哲連斯基現在仍是這麼認為的。」
哲連斯基當選後需要快速適應總統一職。助手們就國家機構的結構和職能等基本治國問題為哲連斯基提供了指導。一些顧問津津樂道於哲連斯基與同僚相處的風格、學習熱情及其對與企業大亨和其他權力掮客的幕後交易表現出的明顯反感,這類交易毀掉了烏克蘭前幾任總統的任期。與哲連斯基關係密切的其他人士則憂心效率低下的大型會議以及他與一位商界權貴的關係,這位權貴後來遭美國禁止入境。
與此同時,烏克蘭與美國的關係也變得緊張。基輔方面起先未能說服歐巴馬政府以出售「標槍」反坦克飛彈這種致命性武器的方式向烏克蘭提供援助,等到川普上台後,他在2017年勉強批准了哲連斯基的前任當政時美烏達成的「標槍」飛彈轉讓交易。但川普在2019年擱置了針對烏克蘭的其他形式的軍事援助。大約就在那個時候,川普曾在電話中敦促哲連斯基對當時可能成為民主黨一方總統競選人的拜登及其兒子在烏克蘭的活動展開調查。川普對哲連斯基提出的這個調查要求是導致川普遭遇第一次彈劾的關鍵內容。川普後來在參議院被宣告指控不成立。
2019年9月當哲連斯基在紐約與時任總統川普進行首次會晤時,川普曾勸他尋求與普京達成協議;川普認為經歷了經濟制裁的普京已變聰明了。
在那之後不久,俄羅斯、烏克蘭和親俄的分離主義分子就如何履行2015年簽署的和平協議達成一致意見。這份和平協議終止了大規模戰鬥,但未能把烏克蘭政府控制範圍之外的地區重新整合進烏克蘭版圖。各方小步前行,準備就落實各項措施制定新的時間表。這是該協議在簽署後的多年來取得的第一個重大進展,標誌著烏克蘭東部地區的和平是有可能實現的,儘管距離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是在基輔,反對的聲音增加了。當時包括退伍軍人在內的數千名抗議者走上街頭,指責哲連斯基軟弱。一些抗議者對於從一些地區撤軍的協議感到憤怒。政界對手和媒體評論員則認為,普京是在哄騙哲連斯基這位沒經驗的新手總統。
習慣於粉絲掌聲的哲連斯基被批評的聲音所刺痛。他在一次電視講話中說不會「投降」,如果公眾不同意,不會達成交易。普京曾公開質疑他執行上述協議的政治意願。
前助手稱,哲連斯基從中吸取了教訓。他繼續推進談判,但語氣更加堅定。當年11月,與普京和法德領導人的會談促成了對達成一項協議的模糊承諾,但只確定了停火的具體日期。哲連斯基和他的顧問們開始公開表示,如果一年內不能實現和平,他們將採取B計劃,但未詳述B計劃內容。
俄羅斯同意進一步交換囚犯,其國家控制的天然氣公司向烏克蘭支付29億美元,以結清天然氣輸送債務。哲連斯基的前顧問稱,這些妥協的目的是誘使哲連斯基做出重大讓步。但隨著哲連斯基意識到普京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對烏克蘭未來的否決權,談判逐漸停止。
2022年2月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克里姆林宮會晤法國總統馬克宏。(美聯社)
「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前大使泰勒說。「他發現不適合與普京談判,而烏克蘭人民關心頓巴斯問題。」
與此同時,烏克蘭與美國的關係陷入困境,烏克蘭官員設法不被捲入美國的選舉問題。
2021年1月拜登就任美國總統後,哲連斯基的安全委員會將親俄議員、普京的密友Viktor Medvedchuk列入制裁名單,並對他旗下的三個電影片道實施禁播。烏克蘭最高檢察官後來指控Medvedchuk犯有叛國罪,一家法院將他軟禁起來。Medvedchuk否認有不當行為。
隨後,哲連斯基簽署了一項法令,發起了一項名為「克里米亞平台」(Crimea Platform) 的外交倡議,目標是採取行動收回2014年被俄羅斯吞併的克里米亞。
莫斯科方面幾乎已經不再寄望談判取得進展,稱哲連斯基要麼是缺乏談判意願,要麼是受到了民族主義者的影響。「民族主義者」是俄羅斯官員經常用來描述親西方烏克蘭人的一個籠統詞彙。但目前,克里姆林宮怒不可遏。
俄羅斯鋪管船2021年正在建造「北溪二號」(Nord Stream 2),一條德國與俄羅斯合資開發的海底運輸天然氣管線。(AP)
普京公開指責哲連斯基建立了一個「反俄羅斯陣營」。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在最近的一次電台訪談中說哲連斯基是「一名鋼琴家」,他指的是烏克蘭在一個知名的喜劇節目中,哲連斯基曾表演假裝用下體彈鋼琴。
俄羅斯開始在烏克蘭周邊舉行軍事演習,參與的士兵數以萬計。在拜登同意召開領袖峰會後,普京取消了其中的一些演習。
美國政府表示不會對俄羅斯即將完工的、通往德國的北溪2號天然氣輸送管道實施制裁,對莫斯科方面表達了小小的善意。如果北溪2管道開通,俄羅斯將能夠削減經由烏克蘭運往歐洲的天然氣數量以及支付給烏克蘭的過路費。烏克蘭官員擔心這將使該國變得更加易於受到攻擊。
美國的這番舉動讓哲連斯基感到失望。他開始大聲呼籲,要力推烏克蘭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簡稱﹕北約)。北約曾在2008年提出過考慮讓烏克蘭加入該組織,但並未就此事設定一個時間表。哲連斯基的前助手表示,哲連斯基對於烏克蘭獲得北約成員資格根本不抱幻想,但他想揭露他眼中的西方的虛情假意,並希望通過直接要求加入而非卑辭懇求來顯示出強硬態度。
俄羅斯的軍隊和裝備仍部署在烏克蘭邊境附近。哲連斯基的一位前顧問說:「普京將美國圍繞北溪2號的決定視為一項弱點,並開始以此不斷推進。」
去年10月有報導稱俄羅斯再次集結兵力時,烏克蘭官員認為影響不大。今年1月,美國政府加強了警告力度,並以俄羅斯在白羅斯舉行軍事演習的計劃為由下令美軍進入高度戒備狀態,聲稱該演習不僅對基輔、而且對整個東歐構成嚴重威脅。
2022年2月4日,一名烏克蘭士兵在頓內茨克前線巡邏。(美聯社)
哲連斯基在上個月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與拜登之間沒有任何誤解,我只是很了解我的國家正在發生的事情,就像他很了解美國發生的事情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