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近代史因這場殉情而全盤改寫!麥耶林的淒美愛情悲劇

魯道夫與17歲的貴族之女馬莉,雙雙殉情。(圖/維基百科)

在看奧地利東部的維也納森林中地圖時,我意外發現了一個在奧地利中學課本上讀過的地名:麥耶林(Mayerling,亦翻為梅耶林)。在一百多年前,在這個地方曾發生一件驚心動魄的事件,徹底撼動了奧地利王朝家族的架構,也間接改變了歐洲當代史。心中響起一個聲音,想過去看看這個幾乎快被遺忘的地方。

1889 年,奧地利王朝唯一的繼承人皇太子魯道夫(Kronprinz Rudolf)才滿三十歲生日沒幾個月,在位於麥耶林的皇家狩獵城堡,與他年僅十七歲的情婦馬莉•維瑟拉(Mary Vetsera)殉情。

128年後,我來到這個只住了差不多一百人的小村莊,三三兩兩的房子坐落在綠意盎然的山谷中。村子裡唯一的餐廳兼旅館有個很應景的名字 : 「狩獵城堡客棧」。在那裏過了一夜,隔日風和日麗,我走進了狩獵城堡,就著濃郁花香,踏入一段奧地利帝國(在末期又稱「奧匈帝國」)的末代歷史。

(圖/作者攝|想想論壇提供)
當初的皇家狩獵城堡現狀。(圖/作者攝|想想論壇提供)

魯道夫出生在十九世紀中期,是皇室唯一的繼承人,當時的奧地利帝國領土廣泛,治理十多個國家。魯道夫的父皇是以強硬手段威名遠播的皇帝弗蘭茲•約瑟夫(Franz Josef),母后則是奧地利帝國史上被稱為最美、最有時尚感也最叛逆的皇后 ‐ 伊莉莎白•雅馬莉•歐根妮(Elisabeth Amalie Eugenie)。皇帝相信唯有進行最嚴厲的軍事鍛練,才能讓這個安靜害羞的小男孩成為男子漢。於是,冬天裸身在雪中行走或是被整晚整夜禁閉在地窖中等,都成了家常便飯。

魯道夫從小便展露了繪畫以及寫作的天賦,也喜歡自然科學,特別喜歡觀察動植物(尤其是鳥類)。皇帝對此十分不滿,讓原本就敏感的魯道夫也越來越内向。魯道夫的成長過程既孤獨又壓抑,但他也非常正視自己身為皇太子所背負的責任,也曾經加入軍隊,奮力的想要滿足父親的期待。

魯道夫的母后伊莉莎白雖試著對自己的兒子伸出援手,但最後也屈服於皇室的壓力。她與皇帝是極前衛的戀愛結婚,但婚後與婆婆皇太后水火不容,與丈夫漸行漸遠,伊莉莎白常常自己躲到匈牙利的行宮裡。

十九世紀的歐洲工業盛行,資本主義改變了社會的容貌,社會主義、自由主義、國家民族主義都在蠢蠢欲動。魯道夫在這樣的氛圍中成長,也到奧地利的各個附屬國勘查,聆聽當地人的心聲。他深深感覺到父皇的保守頑固作風已跟不上時代,多次對父親提出闊斧改革的建議,皇帝卻嗤之以鼻。魯道夫一怒之下,多次用假名以記者的身分,在報章雜誌上火力全開的批判帝國政權,在社會上造成不小的震盪。

溫文儒雅的魯道夫很受到民眾的愛戴,尤其是女孩子們的青睞。他娶了比利時公主,也孕育了子女,但依舊風流不斷。從小到大與父皇的不合,外加無法在政事上施展,魯道夫的精神狀況也越來越不穩定。魯道夫最後說服了17歲的貴族之女馬莉,陪他殉情。他倆來到平日幽會的狩獵城堡,魯道夫先一槍殺了情人,再一槍打入自己的頭部自決。 (相關報導: 歷史上的今天》4月6日──對「無限制潛艇戰」忍無可忍!美國正式向德國宣戰 更多文章

(圖/維基百科)
貴族之女馬莉(圖/維基百科)

王室用盡一切方式隱瞞大眾,官方說法是魯道夫突發重病而過世,女方家人受到王室以及警方的迫脅,被封口並悄悄埋葬了年輕的馬莉。馬莉的遺書也被家人藏在奧地利的一個私人銀行的保險櫃,過了一百多年,才因為銀行因沒有人繼承打開保險櫃時,才發現馬莉留了一封叫人心碎的遺書給她的家人。在信中寫著她已無活下去的意願,請求他們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