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太亮、光色太白、字體太小、看太久,可能是導致重度近視與其他眼睛重大疾病的致因!清大周卓煇教授研究團隊攜手新竹台大分院眼科主任葉伯廷醫師及曙光女中科學社,三方跨齡、跨域創意、創新研究,今(23)日在曙光女中記者會中宣布獲得重大發現,周卓煇教授強調,這個台灣特有的「視界危機」,政府與國人若一再忽視,不設法改善,必然會成為國安問題。
字太小、多藍光、看太久,可能導致眼疾重要致因
清大教授周卓煇表示,「9成的國人近視」是不是國安問題?大家應該要積極面對,這次清、台、曙三方合作研究,找到可能導致眼睛重大疾病的重要致因,那就是,書本(參考書)或是螢幕的字體太小、光線太白(內含藍光太多)太亮,及看太久。
周卓煇教授指出,字體放大是最根本的護眼對策,書本尤其參考書籍的字體,不得過小,電視字幕的字體也不能太小;更好的話,可以仿效國外,母語發音的節目,一律不上字幕。周卓煇說,看較小字體時,需要較亮光線,如此較高的光氧化反應,會加重眼睛的負擔,造成視網膜、水晶體等不可逆的傷害。
「無藍害的橘白光是最安全的燈光;在閱讀時應使用不含藍光的燭光色LED或OLED檯燈。」周卓煇教授指出,比起富含藍光的白光或黃白光,橘白的燭色光,讓人看得更清楚;因為沒有藍光帶來的巨量氧化性壓力,而讓眼壓舒減。

「落實『每30鐘休息一次』原則!」周卓煇教授強調,現有辦公室、教室、電腦、檯燈光線都太亮,無法讓人眼安全觀看超過30分鐘,因此,必須落實「每30分鐘休息一次」原則,以避免引發光照視網膜炎;在近距離看小字的時候,更要如此,以避免近視加深;此外,「久坐」也很不健康;因此,起身、走動、看遠,甚至閉目養神,都是護眼良方。
新竹台大眼科主任葉伯廷醫師表示,今年春節假期特別長,再加上疫情的關係,使得有些人宅在家中以電腦、平板或手機追劇,因為畫面字體小、亮光又強,造成眼睛用眼過度。年後不少病人來求診,很多都是飛蚊增加,眼內出現閃光,而且近視較過去也加深許多。
葉醫師補充說明,若不好好愛護眼睛,沒有適當的休息,任由近視不斷加深,將來產生眼睛病變的機會就會增加。
曙光女中姚麗英校長表示,在這次研究當中,最令她印象深刻的,也是獲益最多的,竟是字體大小的影響;原來只要將字體放大,避免閱讀過小的字體,就能解決平常看電腦時,眼睛的強烈酸澀感,透過此等改變身體健康的研究方法,教導我們的學生關懷身邊每一位的健康。
姚麗英校長說,很開心曙光女中學生能有機會持續與清大合作,透過這樣的學術交流,教育出來的孩子,將有比別人更豐富的科學研究精神,對於學生接軌研究型大學,非常有幫助! (相關報導: 遠距教學用眼過度,學生近視飆升200度!醫師列護眼3招:只有短暫休息還不夠 | 更多文章 )
「過度的藍光曝照,可能是重大眼疾疾病的主因!」周卓煇教授指出,近距離看小字太久容易近視,眾所皆知,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比起一般人,重度近視者,需要更強的光線,才能看清楚,尤其是用富含藍光的白光檯燈或教室燈光看小字體的時候;經年累月下來,曝照這「多餘而無用」的藍光,引發視網膜炎、視網膜剝離、青光眼等疾病,是必然的事,只差別在早晚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