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北京粗暴趕人,折射出與現代化的距離

作者呼籲,大陸政府需以更大的魄力和擔當,來直面共產黨自身和國家治理現代化所面臨的挑戰,要真正以人為本,時刻把人民的冷暖放在突出位置。(多維觀點提供)

初冬的11月18日下午,北京大興區西紅門鎮新建村突發大火,瞬間吞噬了19 人的生命。而後短短幾天內,北京掀起了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清理和大整治專項行動,但這並未全然轉化為居民改善住房安全的契機,反而在執行過程中扭曲為一場所謂清理外來「低端人口」的風暴。

在「整治專項行動」開始不久,網上出現了許多圖片、影音和調查故事:違章建築的房東貼出了「緊急通知」,要求租戶在幾天之內全部搬離,屆時將強制斷水斷電斷氣。人們慌亂打包、小孩哭鬧不止的影音霎時充斥網絡。有記者實地走訪後發現,年輕力壯的單身男女尚且好說,但上有老下有小的「打工家庭」只能爸爸繼續去工作賺錢、媽媽四處拚命找房,幼兒與老人則留在這臨時的家中,眨著眼睛看著茫茫然的未來。

寒夜驅民「 這不是謠言」

有人半夜遭遇官方敲門入內,要求限期搬離;更有一些人,只能在嚴寒的冬夜裹著被子在街頭露宿。初冬的北京夜晚,氣溫已降至攝氏零度以下。這些殘酷的現實,讓人們一開始還以為是謠言,政府怎麼可能如此罔顧人民冷暖安危?而後,種種跡象陸續攤在陽光下,大家這才明白,這不是謠言,這是發生在2017年大陸最先進城市之一的真實故事。

在「整治」進行了數天後,一個超過400人的「北京台灣老鄉」微信群裏有人發了一段話,「以下是我一個認識的朋友發的朋友圈:一場大火,引來許多人沒有住所,限期短時間內搬離,大家能去哪裏?那麼多小孩,孩子恐慌的眼神和大人無奈的面孔……我的朋友是在北京大興租房的外地人,在北京開小餐館,一個女人帶著孩子,特別不容易。請問各位台灣老鄉,這件事情是真的嗎?」

隨後,立刻有人表示這是真的,還有人趕快說「本群不能討論政治,會『被喝茶』,快刪除」。這個微信群裏的台灣人多數都長期生活在大陸,這裏既是「他鄉」又是「我家」,群裏許多老台幹都目睹了大陸二十年來的快速發展,也在這裏安家落戶。但這一刻,許多台灣人都深深地暗自慶幸不是生於此。

11月18日晚,北京市大興區西紅門鎮新建二村發生重大火災事故,造成19人死亡,8人受傷。這是事發的聚福緣公寓地下一層冷庫(新華社)。
11月18日晚,北京市大興區西紅門鎮新建二村發生重大火災事故,造成19人死亡,8人受傷。這是事發的聚福緣公寓地下一層冷庫(新華社)。

本刊記者到現場勘訪後撰文寫道,「這家店對面的一家小餐館,老闆娘正在與一群身著特勤制服的人員交涉,她被要求在兩小時內收拾完行李並離開,否則可能會被採取強制措施」。更有受訪者表示,「我昨天正在睡午覺,突然就有一群穿制服的跑到我店裏來,讓我搬家,限期明天是最後一天,否則直接強行清理。」

這還符合「以人為本」的要求嗎?沒有對人的基本尊重,僅因為「整治」就要一刀切、全部斷水斷電、沒有一點過渡期、隨意處置並驅趕人民,這樣的官僚,如何能讓人不害怕?

生活在北京多年,許多人都能明白北京有大量安全隱患需要處理,就算出生於「對岸」的台灣人,也明白治理千萬人口大城市之複雜性。一場大火事故後,任何現代城市政府都應認真汲取教訓,深刻排查原因,全面清理安全隱患,地方官員也必定面臨著極大政治壓力,生怕再發生一起大火災,誰來負責?這些,民眾並非不能理解。 (相關報導: 繁華背後的辛酸:中國「低端人口」與世界五大貧民窟 更多文章

但這樣的處理,並不是在寒冷的冬夜強行「清人」,讓走投無路的人民,抱著家當不知該往何處;這樣的處理,必須要有安置措施與過渡時期,而不是逼迫小店主們在幾天內乃至數小時內「不搬離,就強制清理」;這樣的處理,必須考慮到政府的整治行動下受影響的對象,是每一個「需要正常生活的具體的人」。清理,這樣的詞通常是用在害蟲或令人厭惡的東西身上,而這幾百幾千人,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人民,是政府承諾為之服務的子民。

北京市政府以掃蕩違建為名,同時清理所謂的低端人口(翻攝微博)
北京市政府以掃蕩違建為名,同時清理所謂的低端人口(翻攝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