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只有台灣年輕人領22k嗎?韓國「88世代」悲歌,95%新鮮人生活比鬼島還難熬

在韓國,只有5%人生勝利組能拿到大企業正職,其餘95%領最低薪資、隨時能被開除...(圖/드라마 미생@facebook)

今天的主題,是台灣媒體較少拿出來炒作的議題「韓國88世代」,簡單的來說就是台灣的22K制度;所謂的88世代,一般指的是「韓國就業困難或是被非正職職位折磨的20代」。

台灣一般提到薪資問題,多會拿鄰近的南韓、日本、香港、新加坡來做比較,這時韓國被提出來的數據,多是韓國十分知名的大企業,舉凡現代汽車、三星集團、LS、LG電子等,這些講出來一般韓國人絕對不會沒聽過、外國人即使不了解也聽過的企業。

台灣民眾總以為只有台灣22K很悲劇,其實韓國同樣有88世代的問題。我出社會時,當時是剛有22K制度不久,雖然愛錢的我並沒有接受到22K的待遇,但對於曾經以為畢業後就業就是大好前途的我來說,這個制度,徹底地打壞了我對未來的憧憬並且破壞了薪資水準,這是政府一個政策的錯誤造成年輕人的悲歌。雖然曾經經歷過22K政策首波受害者的我們,早已經進入奔三的年紀,因此也脫離22K的陰霾。只是,台灣薪資水平低的問題仍舊是個大問題。

只有5%人生勝利組能拿到正職,其餘95%領最低薪資、隨時能被開除

韓國的就業市場有點不同,簡單的來說有點混合了台灣與日本的狀況:日本因為約聘制度,導致年輕人工作沒保障,「88世代」的由來是因為成功找到工作的20代年輕人,撇開那些少數進入大企業打拼的人生勝利組,大部分的族群都是以「非正職」的身分被錄取,而在韓國非正職身分的月平均薪資所得是韓幣88萬韓圜。

在韓國20幾歲的年輕人,除了上位圈5%的人能夠成功進入三星電子這種限定的好企業或是去當5等級的公務員外,其他95%的人多是以非正職身分被錄取。一般非正職缺的月薪平均是119萬韓幣,其中20幾歲的年輕人有74%左右的人月薪平均是88萬韓幣

對於學生來說88萬韓幣、119萬韓幣也許還可以過得很爽,可是對於一個要靠自己薪水過活的成年人來說,繳房租、交通費、伙食費、手機通信費扣掉後,幾乎沒有休閒育樂的預算,更不可能談養家了。

我舉我身邊的例子來談好了:我認識的兩個韓國男生是88年生的,在韓國是即將奔三的20代男生,兩個同樣有大學學歷,過去兩個都曾經在電腦相關的產業上班,當時兩個其實都是正職人員,但是兩個人當時月薪平均是150萬韓幣,換算成台幣大概有4萬左右。只是成年的男生,當然除了負擔前面說的生活基本開銷以外,還要支付養家費用以及跟朋友出去吃飯的費用。

我之前跟大家介紹過,韓國首爾一餐費用平均是150-200臺幣左右(依據地區水平有所差異),算起來其實薪資水準偏低,要存錢更是需要很努力才行。韓國職場除了職場文化的適應問題以外,薪資水平不如過去也是讓人不得不正視的問題。

最後兩個人離開公司,選擇到不同的產業,每天工作大概12小時,月入約200萬韓幣。但是,成為對比的是我LG的前輩就告訴我,他的月基本支出大概是100萬韓幣。這種對比,真的是非常可怕,也就是為什麼大家都拼命想擠進公企業或是大企業的窄門。 (相關報導: 韓國工作真能領高薪嗎?直擊「地獄朝鮮」職場真相,在韓國混得好,到哪都能活 更多文章

為什麼20代年輕人會面臨88世代問題呢?因為,一般以「新入(신입,沒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錄取的,通常會因為資歷問題,會被列為約聘職或是INTERN,簡單的說就是公司隨時可以找個理由把你FIRE,然後你明天也許就沒工作了。但是你也沒辦法說些什麼,為了順利就職成功,一般年輕人都會願意咬牙接受INTERN的缺,INTERN除了要看人臉色以外,薪水也很低,在韓國把INTERN的薪水叫做「열정페이(熱情薪資)」,就是只是因為你有這份熱情,願意屈就這一切,所以給你少少的薪水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