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開徵救缺水》耗水大戶不痛不癢?台塑石化單季獲利136.6億,六輕耗水費不到5000萬(2之1)

去年台灣嚴重乾旱,各地水庫蓄水量創歷史新低,讓經濟部終於下定決心開徵耗水費。圖為苗栗鯉魚潭水庫去年乾旱時狀況。(資料照,柯承惠攝)

民進黨上台初期規畫的耗水費方案,引發工商界反彈,2018年底九合一地方選舉民進黨大敗,水利署規畫的方案「歸零思考」。直到台灣去年遭逢百年大旱,讓經濟部終於下定決心開徵耗水費。然而耗水費今年7月正式上路後,第一年預計只能增收10億元,比起去年桃竹苗稻作停灌,所發放的26.6億元休耕補助還要少。(系列2之1)

台灣去年(2021)遭逢百年大旱,讓經濟部終於下定決心開徵耗水費,針對每月用水度數超過9000度以上之「用水大戶」,開徵一度3元的附加費率,開徵初期為避免引發民生物價上漲,特別設計的「前3年減半徵收」的機制,耗水大戶如果使用「再生水」,或投資雨水回收等節水設施者,還可獲得進一步的抵減。

耗水費今年(2022)7月正式上路後,第一年預計只能增收10億元,比起去年桃竹苗稻作停灌,所發放的26.6億元休耕補助還要少,對於枯水期間,使用大量農業用水的台塑六輕而言,每季的耗水費僅約4600萬元,跟台塑石化單季獲利136.6億元相比,簡直不痛不癢。

耗水費對於工業大戶而言,只是九牛一毛

台灣用水大戶的「耗水費」政策,在民進黨執政後一波三折,民進黨上台初期,原本規畫針對每月用水1000度以上之工業大戶,即加徵耗水費。沒想到該項政策,引發工商界反彈,2018年底「九合一」地方選舉,民進黨大敗,水利署規畫的方案「歸零思考」。去年台灣遭逢百年大旱,為了協助「護國神山」台積電調度水源,行政院針對桃竹苗地區實施大規模休耕,高昂的休耕補助,等於是全民為工業部門用水買單。

支持《新新聞》

打造獨立自主的優質媒體,需要您做後盾!

點此支持《新新聞》,與我們攜手檢視公共政策、監督政府,守護台灣民主自由進步價值。

由於台灣水價全球第二低,平均家戶水價每度僅9.24元,經過去年缺水的慘痛教訓之後,經濟部終於在去年底宣布,自今年7月起開徵「耗水費」。另外,強制新開發工業大戶使用「再生水」的《再生水發展條例》修正案,4月29日也獲得立法院三讀通過,儘管如此,7月開徵的耗水費,因為顧及到物價衝擊,對於工業大戶而言,仍然是九牛一毛。

根據水利署公布之「耗水費徵收辦法」草案,耗水費僅就每年11月到隔年4月之枯水期,對用水大戶進行徵收,開徵對象限縮在每月用水度數超過9000度之用水大戶,水利署方面初估約有2000家廠商符合「用水大戶」定義。

20220304-農田水利署,水稻田,灌溉渠道。(顏麟宇攝)
去年乾旱對於稻作農業影響甚巨。圖為水稻田灌溉渠道。(資料照,顏麟宇攝)

為避免「耗水費」開徵後,帶動物價上漲,該政策上路後到2025年以前,「耗水費」將減半徵收,「節水回收率」達到同行業公告標準,耗水費從每度3元降為2元,比同業平均表現優等的企業者減為1元。除此之外,廠商若使用再生水及海淡水,每年合計達6000噸以上,或投資水資源開發或投資節水設備者,得減徵耗水費,減徵幅度最高可達6成,換言之,原本一度3元的耗水費,開徵前3年若符合減徵條件者(例如台積電),耗水費可以降到每度0.4元。 (相關報導: 砸錢救缺水》產業配置未考量水資源供給能力 再生水、海淡廠成本誰買單?(2之2) 更多文章

不無小補,將可為「水資源基金」創造10億元的收入

若以上市櫃公司公告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分析,國內紙漿大廠「中華紙漿」2020年的用水量為2854萬噸,如果以枯水期每度水加徵3元「耗水費」計算,中華紙漿成本每年將增加4200多萬元,但經過上述減徵措施後,每年耗水費將不到2000萬元。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2020年的用水量,大約為7060萬噸,未來耗水費上路後,台積電因為節水效率遠優於同業,每年耗水費應該也不至於超過3500萬元,這和台積電第一季獲利2027.33億元相比,實在算不上什麼負擔。不過,台積電南科三奈米與新竹寶山二奈米製程產能陸續開出後,台積電的耗水費也會跟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