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賴清德DNA,沖垮護國神山?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左)主張台獨的DNA,會不會沖垮台積電為首的護國群山?(顏麟宇攝)

賴清德出訪友邦巴拉圭、赴美國面試之前,接受電視台專訪,有意藉此釋出降低「台獨金孫」的獨派色彩,強調他仍然是要「維持現狀」。賴清德如此宣示,無疑是要說給美方聽。但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本身就是引戰的導火線,還說「絕不會讓戰爭發生」——那麼,該相信賴清德的詭辯,還是他的台獨DNA?

「疑賴論」標籤揮之不去

英國《金融時報》半年內連續兩篇美國「疑賴論」的報導,足以讓賴清德灰頭土臉。賴清德赴美面試之前,特別接受電視專訪,並再次露了一手「名詞置換術」——過去他曾用「親中愛台」掩飾「反中台獨」,用「和平保台」取代「抗中保台」。這回,他用「土豆」來比喻「台獨」。他所說的「台獨」是指「台灣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強調延續蔡英文「四個堅持」路線,並進一步推動「四大支柱」行動計畫。

對此,美方所憂慮的關鍵點,就在於是否觸及「法理台獨」。賴清德當選後,是否會更改國名為「台灣」?賴清德採取「模糊策略」,提及「中華民國、中國民國台灣,有時以台灣稱呼國家」。賴清德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並且不再提「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對於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賴說接受國名是「中華民國」,言下之意,似乎口頭上公開向美國保證「不會更改國號」,仍會借中華民國之殼,維持現狀。如同民進黨新系大老邱義仁所言:「台灣任何務實的政治人物,除非瘋了,都不會推台獨。」

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與副總統賴清德相聚台南。(賴清德臉書)
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與副總統賴清德(右)相聚台南。(賴清德臉書)

然而,賴清德赴美面試,依然無法迴避幾個問題。首先,美國人跟賴清德及其幕僚會面,不只是要問賴清德的國家定位及政策方向,也要確認未來「無意外」(No Surprise)。美方更要長期觀察賴清德的言行紀錄(record),要可以預測、可以信任。賴清德也別以為,美國的「一中政策」即便不同於北京的「一中原則」,美國就會力挺台獨路線到底。

「麻煩製造者2.0」來了?

更何況,賴清德涉美事務已出現了諸多失誤:其一,賴清德4月在辜寬敏追思會上,拋出兩岸是「兄弟之邦」,致使AIT政治組官員持續追問了一個禮拜。其二,賴清德在總統府會見美國對中鷹派、前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時,央請其協助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不啻是問道於盲。其三,賴清德會見美國智庫學者時,居然讓獨派大老在場陪同,犯了美方大忌。其四,賴清德「走入白宮」說,已然牴觸了美中台的國際法架構,引發美方官員關切。

20190811-前總統陳水扁(右)11日在故鄉台南,與日前剛返國的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左)會面,兩人不約而同都穿著粉紅色POLO衫,舉杯合影留念。(取自YonGe Chen臉書)
美中兩國共管「麻煩製造者」陳水扁(右),陳水扁就任前宣稱「四不一沒有」,而今賴清德(左)被視為「麻煩製造者2.0」。(取自YonGe Chen臉書)

其次,美國要問賴清德,想成為蔡英文或是陳水扁?昔日美中兩國共管「麻煩製造者」陳水扁,陳水扁就任前宣稱「四不一沒有」(不會宣布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議題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而今賴清德被視為「麻煩製造者2.0」,「四不」有捲土重來的味道,美中是否將對賴清德重演共管大戲?值得觀察。 (相關報導: 風評:前瞻預算的「謠言」與蔡英文的「謊言」 更多文章

第三,要贏得美國和台灣人民信賴的,不是賴清德一個人,而是他所帶領的一整個國安幕僚和團隊,而且是一個「可以預測、可以信任」的國安團隊。這個國安團隊要能維持區域和平穩定,要有抗壓性,要成熟、穩健、可信賴,不能誤判情勢、對訊息錯誤解讀,甚至自己製造驚奇(Surprise)。賴清德的國安團隊,不能只有林飛帆(負責政策)和趙翊翔(負責文宣),決策圈裡卻缺乏具有豐富對外經驗的資深外事人才。這也是為何蔡英文的幕僚,如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副秘書長黃重諺,這次要陪著賴清德隨行出訪,並被視為「監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