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三年元旦沒有文告,九合一大工慘敗丟失地方執政權之後,蔡英文總統才想到「與民對話」,自創「迴廊談話」後,才想到身為中華民國總統,可以在元旦談話,遺憾的是,「廢話」多而「對話」少。
拿柯文哲當墊背,「新春談話」廢話多而對話少
更遺憾的是,她還是不肯面對選民對民進黨說「不」的原因,從蔡英文依然以兩岸關係為對付政敵的子彈,明著呼籲中共正視中華民國台灣存在的事實,實則又打了聲言「兩岸一家親」的台北市長柯文哲一槍,目的還是來年總統大選,如果這就是蔡英文設定的總統大選「主軸」,幾乎可以預期,二0一八年的全民最大黨:「討厭民進黨」,將會進階成另一個流行詞:「討厭蔡英文」,一路推到二0二0年。
蔡英文二千三百字的談話中,三分之一篇幅談加薪與減稅,「告別22K」估計也會成為她卸任總統後的「重大政績」,至於隨之而漲的民生物價,自是不在她計算之列。至於她拿來舖墊新年新氣象的「準備」,諸如「5加2產業創新計畫」帶領產業轉型,九成九民眾不知其內涵,業界對則仁智互見;再如「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投入公共建設來擴大內需,直到九合一選後,砸大資源的所謂「重大建設」,到底是否符合民意或基層所需,新任地方首長也有不同意見,遑論釋憲未成,而計畫內容是民進黨以國會多數打過去的,亦未經朝野充分討論;還如「新南向政策」全球多元布局,蔡英文只看到她的口號:「調整過度依賴中國的經貿戰略」,至於年前越南觀光客全團逃走中,她自動略過不表,或許她也認同政務委員張景森所言,這只是她口號外的芝麻。
蔡英文談話最重要的還是兩岸政策,從「四個必須」到「三道防護網」,不是廢話就是衝著自己(台灣)人而來。
韓國瑜要強化中華民國主體性,哪一點放棄主權?
第一,她承認九合一大選是對執行者最嚴肅的檢驗,但選舉結果不表示民意要放棄我們的主權,也不絕不代表台灣民眾想要在台灣主體性做出讓步。廢話!不要說兩蔣時代的白色恐怖都是「維護主權」之舉,自李登輝主政以降的每一次大小選舉,包括總統選舉的三次政黨輪替,哪一次放棄了中華民國台灣的主權和主體性?這次當選高雄市長的韓國瑜,承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支持中華民國,從競選期間滿場飛舞的國旗,到聲言要「強化中華民國主體性」,請問:哪一點讓步了?

第二,她不反對兩岸正常互動和城市交流,但兩岸交流不能靠模糊的政治前提或強迫就範的通關密語。前者暗示的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其內涵一點都不模糊,年前國台辦也強調「兩岸各自表述一個中國」就是「九二共識」;後者暗示的是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這或許是通關密語,但不論是政治前提或通關密語,蔡英文若非對中華民國如此難以見容,這兩者有這麼困難嗎?蔡英文選前乃至就任後主張「維持現狀」,要依循的中華民國憲法(包括增修條文)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不就是「一個中國」嗎?身為中華民國總統表述中華民國有這麼困難嗎? (相關報導: 吳豐山專欄:台灣莫非卡到陰 | 更多文章 )
第三,她因此提出了「四個必須」:中國必須正視中華民國台灣存在的事實;必須尊重兩千三百萬人民對自由民主的堅持;必須以和平對等方式處理歧異;必須是政府或政府授權的公權力機構坐下來談。這四個必須,不是廢話,非常必須,蔡英文應該回頭檢視李登輝時代的國統綱領,所有精神不就是如此?馬英九時代又何嘗不是如此?馬英九甚至把兩岸談判從「授權機構」(海基會與海協會)直接拉到「政府」(陸委會與國台辦),馬英九既堅持也落實,蔡英文口頭堅持却無法落實,有何可自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