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張鈞凱專欄:虛構不是謊言的遮羞布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台劇《聽海湧》雖有反思殖民的意味,卻錯置了歷史加害者與受害者的位置。(公視)

以二戰末期台籍戰俘監視員為背景的台劇《聽海湧》,播出之後得到正反兩極的評價。有人認為《聽海湧》堪稱為年度最佳台劇,「拍出了台劇新高度」,並呈現出台灣認同紛擾下的縮影。另外有人認為,這部影集為了賣弄台灣悲情,不惜扭曲歷史,其中以文史專家徐宗懋的批評為最。

賺人熱淚卻扭曲歷史,受眾錯把虛構當真相

面對批評爭議,公視和製作團隊不約而同給出了一致的答案:這是一部「虛構」作品。其實類似的爭論與說法,近年來層出不窮。包括《返校》蔚為話題時,原型白色恐怖基隆中學案,為「紅色祖國」犧牲的台籍烈士,在劇中竟搖身一變為只是讀了文學作品就遭迫害的「文青」,當時網路側翼便是以「虛構」之名,引導風向、轉移焦點。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