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中美對抗 文章列表
#
中美對抗
約 5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財經
大國博弈
AI
兩岸
台灣被邊緣化了?哈佛教授米德:美國對台防衛仍傳統,中美對抗恐成全球分水嶺
美國總統川普上台以來,全球因為其關稅和外交政策,造成巨大問題。美國的外交政策是否要陷入孤立主義、中國又是否想要取而代之的辯論不斷。對此,「長風基金會」週六下午特別邀請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管理學院「李成智(S.T. Lee)美國-亞洲關係」講座教授、歷史學家米德(Rana Mitter)來台解讀,並與中央研究院院士吳玉山對談美中關係,現場也吸引台灣大學前校長......
杜宗熹
2025-05-18 09:40
評論
國際
國內
財經
專欄
科技
韋安觀點:美國捍衛美元霸權最後一張「王牌」
「晶片戰爭,其實是一場貨幣戰爭。」「中國經濟越強,本幣結算越廣;本幣結算越廣,美元霸權就越危險。」「晶片美元,不創造貨幣需求,而是阻止他人創造。」「這不是晶片封鎖,而是一場對『非美元交易圈』的預防性打擊。」⸻
韋安
2025-05-17 07:00
評論
國際
專欄
科技
AI
汪志雄觀點:中美AI競爭─技術爭鋒背後的格局重塑
人工智慧(AI)已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核心戰場,而中國與美國的競爭尤其激烈。這場競爭不僅關乎技術領先地位,更涉及經濟、軍事、地緣政治乃至全球治理規則的發展。中美在AI領域的角力,既反映了雙方不同的發展路徑,也將深刻影響未來國際秩序的演變。
汪志雄
2025-05-16 07:00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專欄
科技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AI
中美聚焦》窺探中國 AI 和 HBM 技術進展藍圖
本文原先於4月15日刊登在美國中國科技與政策論壇及Podcast網站《ChinaTalk》,經RayWang和JefferySu編譯分析。
Ray Wang
2025-05-08 07:00
新聞
國際
政治
軍事
VIP
大國博弈
修昔底德陷阱是什麼?3分鐘看懂中美對抗背後的歷史邏輯
「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Trap)是指:當一個新興強權快速崛起、威脅到現有霸權的地位時,雙方很可能因為恐懼、猜忌與戰略不信任,而走向戰爭。
高畷祐子
2025-05-02 18:54
評論
國際
財經
風評
風評:關稅完美風暴─歐盟續坐「小孩桌」看中美角力
在美國調停俄烏戰爭過程中,毫無角色的歐盟曾被取笑為「只能坐小孩桌」;而在川普發起的對等關稅戰中,看起來歐盟也是「自願」的去坐小孩桌,關稅戰只剩下中美角力。歐盟的退化、軟弱、無能,在此一覽無遺。
主筆室
2025-04-12 07:20
VIP
國際
政治
重磅專訪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重磅專訪》把美國當成企業在經營!中研院院士吳玉山:修憲連任並非不可能,接下來將充滿「川普驚奇」
川普(DonaldTrump)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Zelenskyy),為了美國援助與礦產資源,在白宮互嗆,瞬間震撼全球。台積電則於3日宣布,將在美國加碼投資1千億美元,川普盛讚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是一位傳奇。川普回鍋白宮不過1個多月,已讓世界及美國原來的盟友驚魂不斷。中央研究院院士吳玉山接受《風傳媒》專訪時分析,維護美國霸權、重商主義、右翼民粹主義是「川普現象」三大特色,他直言接下來將會充滿「川普驚奇」。
張鈞凱
2025-03-05 08:5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科技
商業
VIP
經濟
大國博弈
川普與馬斯克結合為「新自由帝國主義」?台灣脫困之道在於放棄自嗨的「這個想像」,並看破美國民主虛妄
川普(DonaldTrump)與馬斯克(ElonMusk)的緊密合作,讓世界看到美國新政府的另一方面貌。不過學者王智明認為,川馬兩人的結合,其實是新自由帝國主義的象徵,台灣恐怕將因美中新一輪的對抗而傷痕累累,和解仍應該是台灣前進的方向。傅大為則對西方民主實踐做出批判,在他看來,美國民主意識形態與國際流氓霸權合為而一,台灣需要看破美國民主意識形態的虛妄,同時與中國大陸和解,開始認真討論海峽兩岸的未來。
張鈞凱
2025-03-04 08:4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經濟
大國博弈
川普引導世界進入冷戰2.0,全球化終歸南柯一夢?自由國際秩序加速崩壞,台灣恐分裂為「這2派」爭論不休
川普(DonaldTrump)重返白宮的1個月時間,對內對外各種做法雷厲風行,他與澤倫斯基(VolodymyrZelenskyy)在白宮的爭論,更令世人看傻了眼。看似冷戰2.0的到來,各種極化與分裂,讓和平顯得更加困難。學者吳玉山指出全球化30年來南柯一夢,世界陷入戰爭的風險加劇,外在威脅令所有領域都進入準戰爭狀態,台灣內部「疑美」與「親美」兩派將吵成一片。張登及則表示,川普時代代表自由主義國際秩序衰退的後全球化來臨,世界從單極霸權往多極化過度。
張鈞凱
2025-03-04 08:3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汪志雄觀點:蔡英文八年,如何讓台灣成為自帶狗糧的看門犬
日前蔡英文前總統接受英國泰晤士報專訪時驕傲地透露,在她任內八年,她是如何成功地讓川普站在她這邊。言下之意,她長袖善舞能夠將川普玩弄與股掌之中。這與她自稱她的三個口試委員中,法律專家的口試委員認為她論文經濟的部分寫得很好,而經濟專家的口試委員又認為她法律的部分寫得很好,所以最後決定頒給她1.5個博士學位一樣,有異曲同工之妙。
汪志雄
2025-02-08 06:30
風生活
國際
下班經濟學
商業
熱議華爾街
國際熱議》 親中的馬斯克,將扮演川普與中國的和事佬?還是會讓旗下特斯拉,成為中美對抗的祭品?
特斯拉與中國有特殊的關係,使其在中國享有很多其他車廠無法取得的特權,但如果川普二度入主白宮,中美若爆發另場規模更大的貿易戰,這種關係將經受考驗,但馬斯克不僅花錢幫助川普競選,而且還在賓州為他站台拉票,川普公開說,他將任命馬斯克加入新政府。
金牛幫幫忙
2024-11-01 11:30
風生活
國際
兩岸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國際熱議》「海底冷戰」開打!每天數兆美元的交易,都得靠海底電纜傳輸!Google的計畫,已觸發深海裡的中美對抗?
全世界95%的洲際數據傳輸透過海底電纜完成,海底電纜因而成為美中科技戰的核心戰線之一,Google今年4月宣布一項10億美元(約新台幣324億元)計畫,將打造2條連接日本、關島和夏威夷的海底電纜。這項計畫由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及拜登共同宣布。
金牛幫幫忙
2024-08-06 13:30
新聞
國際
兩岸
美中日在太平洋角力 島國只求能「自在游泳」
為期3天的太平洋島國峰會週四(7月18日)於東京正式閉幕。本屆會議,18個南太平洋島國領袖齊聚東京,主題聚焦氣候變遷與安全保障議題。
德國之聲
2024-07-19 21:3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美中對抗加劇—美國通過2025國防授權法案的影響與啟示
近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17票贊成、199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2025財政年度的《國防授權法》(NationalDefenseAuthorizationActforFiscalYear2025),總額高達約8837億美元,其中包括多項提高軍人生活品質和加強國防實力的措施。這次法案的通過凸顯了美國在面對中國挑戰時的強硬立場,並將影響全球地緣政治格局。
宮臨冬
2024-06-21 05:30
VIP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大國博弈
蘇育平觀點:中美對抗從地表延伸到太陽系
2024年6月6日是一個無比繁忙的一天,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籌劃已久的「星艦太空船搭配超重級推進火箭(Starship+SuperheavyRocket)」第四次試射順利發射升空,火箭推進段實現重返,星艦太空船也測試重回大氣層之艦體與防熱隔離層是否安全,測試結果成功,為未來星艦火星計畫大規模發射取得綠燈。
蘇育平
2024-06-10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台海衝突對全球有嚴重後果 新加坡副總理籲美中對話
新加坡副總理顏金勇24日出席在東京的第29屆日本經濟新聞論壇「亞洲的未來」發表演說。他說,「台灣海峽的任何衝突都會對涉入各方及全世界造成嚴重後果」,並呼籲美國和中國展開對話。
中央社
2024-05-24 20:0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歐洲無法在美中台衝突置身事外 荷蘭專家建議做這3件事
面對潛在的台海衝突及美國和中國競爭加劇,歐洲目前採取和美國捍衛國際法規,同時試著與中國保有互利關係。不過荷蘭智庫「海牙策略研究中心」專家撰文強調,當美國注意力轉向太平洋,歐洲的脆弱和對美國的依賴將顯露無遺,因此歐洲必須準備協助嚇阻中國、強化區域韌性和分擔美國壓力。
簡恒宇
2024-04-13 11: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弘安觀點:美國武裝「堡壘臺灣」 成「中美對抗」灘頭堡
兩岸經過70餘年的隔絕,但在過去的十年中,臺灣海峽的軍事平衡已經大幅倒向對中國有利的方向。隨著近年來中美關係的變化,美國對台政策也發生較大變化,更加突出政治化和安全化,導致中美在臺灣問題上的矛盾明顯加劇。美方不斷地對台加添加柴火,中方也在逐步拉高對台各種軍事施壓的態勢,「中國是否有統一時間表」成為美國朝野熱議的話題。
弘安
2023-12-13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把更多資源投入應對等量對手衝突 美國計畫裁減特戰部隊規模
美國當前兵員招募不易,加上戰略將從中東反恐作戰轉型為應對中國威脅,五角大廈計劃裁減陸軍特戰部隊規模,把更多資源投入與等量對手衝突時所需的常規部隊。
中央社
2023-10-06 18: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武裝台灣」是假戲,和一樁本小利大的賣台生意
俄烏衝突,美國沒出兵,不代表台海衝突,美國就不會出兵,這是綠營近年來最醒目的論點之一。名滿江湖的國民黨員趙春山近日也做一樣的表態,他認為第一島鏈對美國太重要,所以不能斷定美國不會出兵介入台海戰爭。
雁默
2023-09-13 06:0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