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固態電池 文章列表
#
固態電池
約 3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汽車
BMW 與 Solid Power 合作邁新階,全固態電池實車測試展開
BMW 集團與美國電池技術公司 Solid Power 合作開發的全固態電池 (All-Solid-State Battery, ASSB) 已邁入新階段,並首次實現在實際車輛上的應用。這款裝載 ASSB 電池的 BMW i7 測試車已於德國慕尼黑地區上路測試,象徵全固態電池技術朝向量產又跨出重要一步。該技術被視為次世代電動車電池的關鍵,有望提供更高能量密度......
小七車觀點
2025-05-21 17:0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科技
汽車
支援 18 分鐘快速充電,Stellantis 的固態電池即將問世
Stellantis和Factorial宣布計劃在2026年前將固態電池應用在DodgeChargerDaytona車型當中,日前雙方宣布發展又距目標更近了一步,成功研發出能量密度為375Wh/kg的車用固態電池。
小七車觀點
2025-04-28 10:12
風生活
品味生活
科技
汽車
Stellantis與Factorial 合作的固態電池取得進展,預計2026年推出Dodge Charger Daytona原型車
固態電池被視為電動車突破瓶頸的解方,去年Stellantis與Factorial合作發展固態電池,近日則宣布有了進展,其中15%電量充至90%只需18分鐘,預計2026年將帶來DodgeChargerDaytona原型車。
Carture車勢文化
2025-04-25 17:09
風生活
科技
商業
汽車
幫助 Toyota 在 2027 年推出全固態電池電動車 日本出光興產 (Idemitsu) 將興建關鍵材料生產基地
日本第二大石油精煉商出光興產(IdemitsuKosan)今日(2/27)宣布,將在旗下的千葉煉油廠建設大型硫化鋰(Li₂S)生產設施,以供應全固態電池的關鍵材料,計畫於2027年6月完工,總投資額約213億日圓(約合新台幣46.7億元),預計年產1,000公噸的硫化鋰,足以供應50,000至60,000輛純電動車的固態電解質需求。
小七車觀點
2025-03-03 09:08
風生活
品味生活
科技
商業
汽車
消費
續航目標突破 1,000 公里,Mercedes-Benz 正式啟動固態電池路試!
Mercedes-Benz日前宣布其搭載最新固態電池(Solid-statebattery)技術的EQS測試車已於2025年2月正式開始道路測試。該款電池由MercedesAMGHighPerformancePowertrains(HPP)與美國固態電池領導企業FactorialEnergy共同開發,採用專利設計,實現更高能量密度與更輕量化的結構。這項技術不僅提升續航表現,也進一步提高電池安全性,為電動車未來發展奠定新標準。
小七車觀點
2025-02-25 12:03
風生活
品味生活
科技
汽車
Hyundai 3月發表固態電池!續航更長、重量減半,預計2030年開始量產
為降低電池成本是車廠與廠商正在努力突破的方向,而除了改變電池金屬元素外,固態電池則被視為最終解方,近日Hyundai預告將於3月推出固態電池。
Carture車勢文化
2025-02-19 10:20
風生活
科技
產業觀點
汽車
電動車電池變革在即?半固態電池發展加速,2027年市場滲透率將迎來突破!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半固態電池作為新興電池技術,結合傳統液體電解質電池與固態電池的優勢,早在2020年以前便已進入試生產階段。然而,受限於生產成本、技術成熟度與市場接受度等因素,半固態電池的普及速度不如市場預期。儘管如此,隨著各大車廠逐步增加採用半固態電池的車型,預計2027年其在全球電動車市場的滲透率將突破1%。
陳宏軒
2025-02-05 16:37
風生活
汽車
Toyota為何現在才推出Alphard 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豪華MPV?(一)
開宗明義,Toyota雖然是Hybrid動力之先驅,但二十多年過去了,T家卻沒有很積極地推動PHEV,目前大致上就主打PriusPHEV,其他就是推展豪華品牌LexusRX、NXPHEV動力,原因大致上有四個:
CARLINK鏈車網
2024-12-30 16:06
風生活
科技
產業觀點
日本
汽車
目標 2030 年前導入市售純電動車,Honda 展示首條自行研發的全固態電池示範生產線
Honda 近日於日本栃木縣佐野市的本田技術研究所HondaR&DCo.,Ltd.(Sakura)展示由該廠獨立研發的全固態電池示範生產線,目標在2020年代後半段將全固態電池應用於電動化車款,朝量產邁進。
小七車觀點
2024-11-25 14:15
風生活
國際
科技
即時
三星電池技術重大突破!成功研發全球首款「小型全固態電池」,2026量產應用Galaxy穿戴系列
南韓三星集團旗下子公司三星電機在今年8月成功開發出全球首款專為穿戴式裝置設計的小型全固態電池,並預計於2026上半年開始量產,標誌下一代電池技術已有重大的突破。
蘇琬淇
2024-09-24 13:06
風生活
國際
科技
汽車
Toyota 獲得日本政府批准生產及開發固態電池
Toyota日前對外宣布固態電池量產計畫已獲得日本經濟產業省批准,這項技術未來將應用在新世代電動車款當中,使得Toyota在電動車市場的投入更邁進一步。
小七車觀點
2024-09-11 15:09
風生活
科技
商業
汽車
預計 2026 年起達到年產能 9GWh Toyota 全固態電池及性能版新世代電池計畫獲得日本政府認證
Toyota近日宣布,該廠的高性能版新世代電池,以及全固態電池的研發與生產計劃,已獲得日本經濟產業省(MinistryofEconomy,TradeandIndustry,縮寫為METI)提出的「電池供應保證計劃」的認證。
小七車觀點
2024-09-09 10:18
風生活
科技
產業觀點
商業
汽車
MG再次擔任電動車領頭羊 預計明年就提供固態電池給車主使用
最新消息指出,MG計劃在2025年率先推出搭載固態電池技術的量產電動車,這將領先許多競爭對手。該技術預計會在2025年第二季度首次現身,並於年底前正式投入市場,固態電池技術被認為是未來電動車行業的革命性改變,能夠提供現有鋰電池兩倍的能量密度,不僅大幅提升電動車的續航能力,還將減少電池重量,進而提升車輛性能和生產成本。
Carture車勢文化
2024-09-05 12:23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電池新科技之戰:美國挑戰中國電動車主導地位的突破口
中國在電動車電池和綠色科技市場上佔據超強的主導地位,以至於要想改變這一局面,就需要來一場技術變革。變革可能就要發生,但中國政府對此不會大意。
Jacky Wong
2024-07-04 14: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廉價電動車「氾濫」歐洲市場 歐盟反補貼調查重點一次看
歐洲聯盟(EU)宣佈正式開展對對中國進口純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以決定是否開徵反傾銷關稅。
BBC News 中文
2023-10-06 16:00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風傳媒高峰論壇》電動車降低成本,關鍵在電池芯!台塑新智能劉慧啟:它和石化業的輕油裂解一樣重要
電池、電控與電機是電動車的3大關鍵模組,特別是電池,它影響車輛的續航力,其總成本占整車約35%,是影響電動車售價與普及的關鍵。在全球供應鏈中,目前電池芯主要由寧德時代、LG、Panasonic、比亞迪等廠商製造,台灣的產能較低,但台塑投入電池芯領域長達十年以上,是台灣重要的電池製造業者。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在風傳媒《智慧新移動》論壇中,分享電池芯的最新發展。
郭家宏
2023-07-28 12:50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電動車發展關鍵時刻?研究:最快在2030年,全固態電池車的續航力將會打平燃油車!
研調機構TrendForce發布新能源車固態電池發展分析報告預估,全固態電池新能源車有望在2030至2035年左右開始量產,屆時續航力將追平燃油車。
中央社
2023-07-12 17:11
風生活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豐田固態電池有新突破 尺寸、成本及重量皆砍半
豐田汽車(Toyota)固態電池科技有全新突破,可望將車用電池的尺寸、成本及重量砍半,預計2027年就能商業化。
MoneyDJ
2023-07-07 09:40
風生活
商業
環境
「我們不再是一家台灣公司!」固態鋰電池龍頭輝能赴法國設廠,專家提出3大看法
前一陣子綠學院專欄文章介紹過的固態電池,其本地僅存的一間固態電池公司輝能科技在法國宣布投資決定時說「我們不再是一家台灣公司」,引起國內不少議論,驚動到經濟部長親自打電話去理解,出來後釐清輝能科技說的是「我們不只是一家台灣公司」,稱媒體報導引述錯誤落差大。
綠學院
2023-05-24 01:23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商業
輝能不只在法國建廠!桃園超級工廠正式投產時間曝光
台灣固態鋰電池公司輝能科技將投資52億歐元,於法國敦克爾克建置第一座海外固態電池超級工廠。不僅如此,輝能表示,輝能在桃園市觀音區的超級工廠,預計今年下半年將正式投產。
中央社
2023-05-14 00:39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