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海峽上空陰影籠罩 中研院院士吳玉山:台灣為何還缺乏一場國安公開辯論?

中研院院士吳玉山17日出席「川普與習近平的全球秩序之爭」座談。(顏麟宇攝)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展開第二次任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互不相讓,讓外界非常擔憂在美中衝突的情況下,可能會危及台灣的自由與安全。對此,中央研究院院士、台大政治系教授吳玉山在台灣「長風基金會」舉辦的「「川普與習近平的全球秩序之爭」座談會上指出,台灣朝野和社會各界,應該舉辦論壇來討論台灣的國安與自由問題。

「長風基金會」週六下午特別邀請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管理學院「李成智(S.T. Lee)美國-亞洲關係」講座教授、英國歷史學家米德(Rana Mitter)來台演講,並邀請吳玉山與米德對談美中衝突與台灣的角色。而對米德解析川普政府的動態與思想,國內學者也特別談及了中共的現況,以及台灣社會各界應如何對應的問題,內容相當精彩。

美中衝突的根源

吳玉山在回應米德的演講中,分別國家關係的角度,來闡述中美兩個國家衝突的代價,以及台灣各界如何看待這兩個國家的領導人,並試著設想在這兩種領導類型下,無論是中美、還是台海之間,未來究竟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

吳玉山指出,20世紀對台灣所經歷的一切產生如此深遠影響,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中國成功的經濟改革。2014年,中國在購買力平價(PPP)方面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隨後的2016年,川普第一次出任美國總統,而川普想要讓美國再次偉大。

2025年4月23日,比亞迪海獅06 DM-i車型在上海車展亮相。(美聯社)
中研院院士吳玉山指出,20世紀對台灣有深遠影響,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中國成功的經濟改革。(美聯社)

由於過去的理論認為,當世界上的新興大國挑戰現有大國時,兩造之間就會發生衝突,兩國甚至有可能爆發戰爭。因此,如果遵循理論的理論,如果遵循清晰的這個趨勢,「你會說它(理論)完全正確,因為我們已經見證了理論所預測的內容」。

從國際關係理論和歷史研究中來看,吳玉山解讀,中國與美國兩個大國,若將對方視為是主要的對手,將是毫無疑問的。但目前各界還不能確定的是:中美兩國目前的這種衝突,是否會真的導致戰爭,還是可以滿足於「亞戰爭」等級的對抗。而對於未來中美關係的走向,「我認為這要由兩國的發展階段和各自的領導人決定」。

「如果美國和中國是世界上占主導地位的硬實力國家,儘管他們的軟實力可能較弱,但他們仍然可以掌握很多形式,構成自己的集團,相互借鑒」,吳玉山說。

在中國的部分,吳玉山認為,今天在中國看到的情況,首先是外界認識到了中國的政治權力集中,習近平把自己的歷史地位提高到了一個相當的水平,「他奪取了總理的權力,尤其是經濟方面的權力」。現在,黨領導著許多國家職能。

2025年3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全國兩會(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開幕式上對話。(美聯社)
中研院院士吳玉山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把自己的歷史地位提高到了一個相當的水平,「他奪取了總理的權力,尤其是經濟方面的權力」。(美聯社)

吳玉山表示,中國目前正在有計劃地消除西方對中國的影響力,他也舉自己一位在陝西教書的學生說法,「城裡的每一位老師都收到了黨的指示,學校的紀律非常嚴格,但基本上告訴他們,你們應該反對學生慶祝西方節日,也就是聖誕節,這就是今天在中國的文化氛圍」。

此外,吳玉山認為,以目前中共的最新的政治面貌,「台灣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方」。

應公開討論國安與自由問題

在與米德座談時,吳玉山指出,我們與中國不同,因為我們有民主制度,但對岸追求的是危險的專制制度。所以兩岸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我們擁有他們所沒有的自由和權利,這是我們最大的吸引力,我們的軟實力」。

面對中共軍演製造台海緊張,國軍秉持「不升高衝突、不引發爭端」原則,時刻捍衛國家安全。圖為35快砲。(取自軍聞社)
吳玉山指出,台灣正面臨來自海峽對面日益增長的威脅,包括飛彈、飛機和航空母艦。(取自軍聞社)

吳玉山在與米德的對談中也指出,台灣正面臨來自海峽對面日益增長的威脅,包括飛彈、飛機和航空母艦,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因此,許多人意識到了國家安全的迫切性,政府也採取行動保護國家安全。但同時,政府對民眾的自由的限制,也已經遠遠超出了一些人所能承受的限度。因此在台灣社會上有很多的爭論,「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權衡」。

對此,吳玉山強調,「成熟的做法是政府、社會和反對派之間,有一個開放的論壇來討論」。因為台灣有解放軍的飛機在島嶼附近的上空盤旋、導彈也從頭頂飛過,在這個特定時刻,台灣該採取哪些行動,但「(台灣社會)普遍缺乏這種非常誠實的、公開的口頭討論」。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