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歲的咖啡師Lee Eun-jin心中有個不為人知的恐懼。她擔心父母會發現韓國各地政府為扭轉韓國出生率下降趨勢而提供的各種現金補貼和約會服務。
「他們會逼我去申請的,」她長嘆了一口氣說。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在韓國,政府資助的約會已經成為一種現象。隨著韓國生育率暴跌至平均每名女性生育0.75個孩子,僅為維持人口水準穩定所需的三分之一左右,這種活動在全國流行起來。
各地市政府推出了相親服務和其他激勵措施,以提高韓國目前在全球墊底的出生率。韓國政府延長了育嬰假,並對新婚夫婦加大了現金補貼力度。在韓國這個社會風氣保守的國家,婚姻基本上是生育孩子的唯一途徑。婚外生育的比例不到5%。
在韓國第二大城市釜山的沙下區,政府為在其活動上配對成功的單身者提供約340美元(約合新台幣1萬1304元)的約會資金。最終結婚的人將獲得約1.4萬美元(約合新台幣46萬5469元)的預付款,並享受住房補貼和更多現金補貼,以支付與懷孕相關的開銷和國際旅行費用。目前還沒有參與者領取結婚獎勵。
教會和企業也慷慨解囊。首爾的建築公司富榮集團(Booyoung Group)為員工的每次生育補貼約7.5萬美元(約合新台幣249萬4462元)。世界最大教會之一的汝矣島純福音教會(Yoido Full Gospel Church)為其成員每的每次添丁提供1380美元(約合新台幣4萬5897元)。
但對許多韓國單身者來說,步入婚姻的吸引力並不大。
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大約五分之三的韓國上班族認為不結婚沒什麼問題。許多人表示,他們覺得沒必要結婚,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是主要障礙,韓國職場文化中令人難以忍受的超長工作時間也是因素之一。女性在生育後重返崗位時還會面臨更多障礙。
通常,男性更願意參加政府的約會計畫。一些較小的郡因為女性申請人數不足,不得不取消相親活動。
據韓國國會議員Lee Yeon-hee辦公室的數據,2022年至去年8月,韓國約有42個區舉辦了相親活動,在參與活動的約4000名單身者中,只有24對喜結連理。
在一次國會聽證會上,這位議員稱,地方的這些舉措是「自我炒作」,令人尷尬。
咖啡師Lee已經習慣了父母在餐桌上嘮叨她,讓她趁早談戀愛結婚。她已經快兩年沒談戀愛了,但她更希望順其自然地墜入愛河。數千美元的獎勵並不能改變她的想法。
「我不想讓父母知道這些政府計畫,」她說,並表示這只會增加壓力。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美國市場「不可替代」,中國出口商在貿易戰陰影下如何尋找新出路 | 更多文章 )
Shin Dong-woo為了接受律師培訓而將結婚計劃推遲了多年。現在,37歲的他在首爾經營著自己的律師事務所,像這樣的穩定工作是許多韓國人心中的必要結婚條件。儘管如此,當一位朋友鼓勵他報名參加政府組織的情人節相親活動時,但一想到為了證明自己的身份、住所和工作需要準備多少文件,他還是猶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