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關稅戰後遺症!通用、福特汽車撤出中國市場,本土品牌能全面接管?

美國福特汽車宣布退出中國市場。圖為福特汽車位於肯塔基州的生產線。(美聯社)

在中美瑞士日內瓦關稅談判結束之後,中美兩國汽車產業也迎來了重新佈局。美國通用汽車公司通知了對華出口業務的員工與經銷商,決定停止向中國供應汽車。

通用發言人在聲明中解釋,由於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決定重組道朗格 ——這個專注於在中國市場銷售高端汽車的平臺,進而優化在華運營體系。

發言人還特意強調,通過道朗格從美國進口的汽車,在通用汽車中國市場總銷量裡占比連 0.1%都不到,並且通用汽車還通過與中國上汽集團的合資企業在中國銷售汽車,合資企業總部位於廣西柳州。

此前受高達 150%的報復性關稅的影響,美國福特汽車公司也宣佈停止向中國供應 SUV、皮卡和跑車。

上述兩家外資車企停止對中國出口,是多種因素的結果。其中一點就是貿易政策帶來的成本壓力,使其在中國銷售高端進口車的利潤減少。隨著中國車企近來紛紛開啟價格戰和業務並購的影響,外資汽車目前除德國和日本系列的車型受銷外,其餘均處於低市場環境之中。

另外,中國官方不斷擴大對國產汽車行業的支持,尤其是在近期發佈的規範政府招標採購的名單中,對國產汽車更是提出新的「政治要求」。

2024年前三季度,通用中國虧損達 3.4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24.8億元),銷量下降近 20%,市場份額降至 6.8%

中國消費市場的轉變促使外資汽車在中國銷售的策略發生變化。現在很多大陸民眾願意購買長城、比亞迪等汽車,現代和大眾也是熱門選擇之一。

這一事件也給中美汽車產業敲響警鐘。在全球化經濟的背景下,中美汽車產業是與貿易政策相聯繫的,這更加要求車企靈活地應對貿易環境變化。 (相關報導: 北京觀察》輝達上海設立AI研發中心被曝早已招兵買馬 台灣海外總部受衝擊? 更多文章

對於中國本土車企而言,這或許是自主品牌進一步發展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