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以色列在加薩的戰爭進入更激烈的新階段,該國國內反對聲音日益增長,並質疑戰爭的手法。
左翼政治人物、以色列國防軍(IDF)前副參謀長亞伊爾·戈蘭(Yair Golan)週一表示,「如果我們不回歸理性行事,以色列正一步步走向成為像當年南非一樣的賤民國家(pariah state)。」
「一個理性的國家不會向平民開戰,不會把殺害嬰兒當成嗜好,也不會以清空人口為目標。」
言論引發憤怒浪潮。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隨即回擊,稱其言論為「血腥誹謗」(blood libel)。
不過,以色列前國防部長、國防軍前參謀長亞阿隆(Moshe "Bogi" Ya'alon)週三在X上更進一步指出:「這不是『嗜好』,而是一項政府政策,其最終目的是為了維持政權,而這正把我們帶向毀滅。」
這些言論在19個月前幾乎難以想像。

當時哈瑪斯武裝人員越過邊境襲擊以色列,造成約1,200人死亡,當中大多為平民,251人被擄回加薩。
以色列對加薩展開新一輪軍事行動,另同意解除對當地長達11週的封鎖,但目前進入該地區的援助仍十分有限,加薩幾近成為廢墟。
根據以色列12頻道最新民調,61%的民眾希望結束戰爭並讓人質獲釋,僅25%支持擴大戰事並佔領加薩。
以色列政府堅稱將徹底摧毀哈瑪斯並營救剩餘人質。納坦雅胡表示,可達致「全面勝利」,並仍擁有堅實支持者。
但以色列前人質談判代表巴斯金(Gershon Baskin)指出,以色列社會中許多人正陷入「絕望、創傷,無力改變現況」的情況。
「絕大多數人質家庭都認為戰爭必須結束,必須達成協議,」他說,「只有少數人認為,應優先殲滅哈瑪斯,然後人質自然會被釋放。」
週日,約500名反戰示威者,身穿「停止加薩恐怖行動」字樣T恤,手持因以軍空襲喪生的兒童照片,從斯德洛特(Sderot)出發,試圖遊行至加薩邊境,以抗議以色列最新軍事行動。
這場行動由猶太裔與巴勒斯坦裔以色列公民組成的反戰組織「齊心同行」(Standing Together)發起,當示威者試圖封路時,組織領袖阿隆-李·格林(Alon-Lee Green)與另外八人被捕。
格林在軟禁期間向BBC表示:「我想很明顯,越來越多以色列民眾開始醒覺,越來越多人開始表態。」

組織另一名成員烏里·韋爾特曼(Uri Weltmann)認為,越來越多人相信持續戰爭「不僅傷害巴勒斯坦平民,也危及人質、士兵及所有人的性命」。
四月,數千名來自各軍種的以色列後備軍人聯署要求納坦雅胡政府停止戰鬥,轉而談判協議換回被俘人質。
然而,以色列國內也有許多人持不同觀點。
週三,在加薩邊境凱雷姆沙洛姆(Kerem Shalom),抗議援助進入加薩的哈沙維特(Gideon Hashavit)向BBC表示:「他們不是無辜的,他們選擇了恐怖組織。」
英國周二宣布對極端定居者組織實施新制裁,並暫停與以色列的貿易談判、召見其大使。英國外交大臣林德偉(David Lammy,戴維·拉米)批評加薩的軍事升級「在道德上說不過去」。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卡婭·卡拉斯 (Kaja Kallas) 表示,「絕大多數」成員支持重新審視歐盟與以色列已有25年歷史的聯合協議。該協議影響雙邊的政治與經濟關係。
週一晚,英國、法國及加拿大聯合發表聲明,嚴厲譴責以軍行動,並警告若加薩人道情況沒有改善,將採取進一步行動。 (相關報導: 虛擬貨幣大熱!後悔沒有提早上車?比特幣衝破11萬美元創歷史新高 | 更多文章 )
韋爾特曼說:「情緒正在轉變,民意開始向另一個方向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