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破11萬美元,長債危機還是轉機?謝金河提台灣美債ETF慘況:有人會出事

2025-05-23 13:24
美國20年期國債拍賣結果不利。示意圖。(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三大信用評等機構之一的穆迪(Moody‘s Ratings)日前將美國信用評級從最高級別下調至AA1,美國財政部近日再傳標售160億美元20年期國債不利,各方關注。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23)日在臉書指出,美國標售20年期160億美元的國債,創下5.047%的紀錄,是2023年以來首度逾5%的現象,令市場感到憂心。「大債時代,家家有難念的經!」

謝金河表示,市場上對長債看法悲觀之際,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再推減稅方案,預計未來會再增加3到6兆美元債務,這讓美債10年期殖利率升破4.5%,20、30年期的長天期公債殖利率都衝破5%;甚至這兩天日本標售的40年期公債接手也疲弱,殖利率創下18年新高。他分析,川普想用關稅解決美國大債問題、利用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帶領DOGE(效率部)縮減支出,力召全世界投資美國,但這些效益並非短期可見,關稅稅率愈喊愈高,最後一定碰壁;馬斯克也要回歸企業了,而全世界投資美國沒有3、5年看不到成果。

謝金河認為,比較可能的是,川普要營造「科技美元」,讓美國科技七雄投資且多繳稅,然而川普卻又想減稅,這恐讓美股,美元,美債形成三殺,是川普最不願見到的事,所幸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自4月起持續扮演踩煞車的角色。他進一步說,美國大債並非今天才發生的,此次對等關税完全曝露了美國的弱點,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說「潮水退潮才能發現誰沒有穿褲子」,川普要努力讓潮水滿潮,在漲潮中順勢解決美國問題。

謝金河對比,日本同樣是大債國家,但逐漸走向正常;反觀中國也在大債中掙扎,10年債1.67%和日本逐漸邁向交叉,30年債持續跌到1.89%,和日本長債殖利率愈拉愈大,這個通縮景象正在加劇。他總結,川普掀開長債的大問題,也衝擊到全球長債市場,台灣的富邦、元大、國泰20年期ETF都跌得很慘,這些年如果再加大槓桿,疊券疊得太兇,可能有人會出事;但另一方面,長債的危機也帶來穩定幣的機會,比特幣跑到11萬美元以上,這又是一個新時代。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