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下行的風已經使得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加焦躁不安。近日,公務員家庭出身的演員黃楊鈿甜被指戴百萬耳環,引發大陸民眾熱議。黃楊鈿甜較早在網路上展示配戴一款豪華耳環,該耳環是奢侈品牌GRAFF經典系列,官方售價約人民幣230萬元(合新台幣956萬元),黃楊鈿甜其後稱耳環是母親的物品。這樣的說法並未得到公眾認可,她的父親曾是四川雅安市公務員,近年下海經商,質疑是否存在不法行為。其父親發聲明稱,耳環不是正品,涉及的雅安災後重建、賑災貪官等傳言是謠言。
為了安撫輿論,頗有「為了這碟醋包一盤餃子」之嫌
在該事件曝光後的幾天時間裡,網路上對於該名涉事演員所指的行為只是停留在「炫富」的層次。不過,根據中國人執著的勁頭,這名女演員的身世背景、個人家庭資訊和其就讀學校的均被「開盒」,同時,中國民眾對於該演員的聲討也未停止。中國民間智庫、南大紫金傳媒智庫研究員、法學博士燕志華曾撰文指出「它往往是由年輕人的炫富引發線民關注,然後引出「二代」「三代」的撕裂性話題,再引出背後的體制內領導幹部問題,接著「陰謀論」等不信任心理滿天飛。地方和相關部門嚴肅調查,拿出通報,卻又遭遇線民的不採信」。
值得注意的是,這名女孩的父親第一時間也站出來自證清白,試圖說明自己的資金來路正確,自己不認為存在任何違規問題。不過從該父親發文的內容看,當事人一方認為這件事很快就會過去。此外,官方通報中還顯示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楊某在雅安市投資促進局及其下屬事業單位雅安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工作期間,楊某作為招商專案連絡人之一,為估算投資7億元的滎經縣雲峰山4A級景區開發專案招商,該專案最終被證實沒有招引到投資商。但在5月22日,當地又發佈消息稱「其父涉嫌違規經商辦企業、故意隱瞞違法生育二孩,被立案調查」。

該事件發生的時間點很巧妙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紀念日的前後,且涉事的這位女演員父親曾參與過雅安地區的工作,未免不引人對是否挪用賑災款項的質疑。如此以來,中國民眾對於官員的刻板映射幾乎全部顯現,這也引發了一種新的政府信任危機的產生。從雅安官方的突變口徑可以看出,這起事件的焦點遠不在於「耳環的來源」而是對於民眾認為官員所擁有如此眾多的財富的不滿。
為官不清難撫民心,為官清廉難撫輿論
從近來持續不斷的官場清洗運動可以看出,雖然北京對於官場整治的手段越來越嚴格,但是還是依舊難以矯正民眾對於中共官員的刻板映射。就像是一則寓言故事「狼來了」一樣,加上中國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現實情況,一旦某個官員出現所謂「炫富門」立刻有違清廉之風,其子女配偶也無一倖免。從這一點來看,天機耳環事件也折射出現在中國官民矛盾的矛盾越來越擴大,調和則是成為一種「無效操作」。
其實,當人們開始注意到網路上出現一個比自己的還要有錢的事件發生時,這種「仇富」心理已經從中作怪。燕志華在文章中也表示「很多地方在突發事件後易一腳踏入的誤區,就是只追求務實調查工作,卻忽視了對外發聲溝通的重要性。雅安市第一步的「安民告示」沒有做好,導致後面的正式通報為力求儘快推出,而給人以倉促之感」。
官方一方面在安撫輿論的同時,也在穩固自己的統治危機,由於經歷了太多了「鼠頭鴨脖」的事件後,民眾的對中共官員的信心已經將為最低。

中共輿情不透明,公眾變身私家偵探
這起事件還有一點非常明顯,就是所有從這位女演員身上發現的問題,全都是公眾自己一點點找出來的,而官方所發佈的資訊幾乎少的可憐。不過,這也是中國政府對內輿情工作的一大亮點,讓公眾自行闢謠已成為司空見慣的事件。
「控制輿論」是中國快速推進社會治理的法寶,也是造成輿論事件失真的根本原因。許多事件因為一些細小的變化而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也是因為本身毫無資訊公開可言。近年來,中國政府在社會化維穩路徑上所展現出的能量較幾年前相比越來越隱蔽。就這起「天價耳環」事件來說,往往都是公眾提出何種問題,官媒認為有助於維護政治穩定才去報導,而並非政府自身去尋找自己的問題。
(相關報導:
北京觀察》認罪率竟達100%!江西檢察院隨意蓋章出檔,司法制度引發輿論風暴
|
更多文章
)